新时期高校安保工作再认识
作者: 詹 曜 贺晓飞摘要:新时期,作为高校安保工作者,我们要扩展自己的视野,从过去的“小安全”过渡到“大安全观”上。高校安全保卫是这个大安全的重要组织力量,它核心观念主要是指“目标、理念、职能”三项,安全保卫的核心目标是“创建平安校园”;理念应该是“温暖服务,严厉打击”:职能应该是“教育、检查、处理”
关键词:安全保卫;目标;理念;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40-001
高校安全保卫机构历史悠久,这支队伍为了师生的安全与学校的稳定日夜奔忙,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新时期作为高校安保工作者,我们应转变思路,安保工作不再是过去狭窄的看家护院,而是转向了全方位的“大安全观”。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大安全观”体系,提出了“生命至上”的安全观,以“防群死群伤”为核心。安保是高校安全管理唯一的独立部门,在其表面工作的背后,实际上深藏着一个看不见的灵魂,这个灵魂的正确性决定了安全保卫的价值与成败,这就是目标、理念和职能,安全保卫部门无论在成立之初还是在运行过程之中,都始终经受着这个灵魂的牵制。对这些内容思考明确,定位准确,安全保卫工作的运行就会顺畅,就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否则,越运行遇到的问题就会越多,路也就会越走越窄。
一、安全保卫的工作目标
高等学校安全保卫的位置比较特殊,它是专负责校园师生安全的准“公安”机构,之所以说是公安机构,是因为它自身没有执法权,同时还要负责校内的安全工作。安全保卫的工作,首先要划定域,就是校园,凡是校园以外的安全工作都不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相反,如果到校园以外去执行安全保卫工作,反倒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次要明确工作性质,高校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总体目标的,而高校的安全保卫则起一种安全保障作用,就是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平安。所以,高校安全保卫的目标应是创建平安校园。究竟什么样的校园称得上是平安校园,各校都有自己的认识,高校如果具备“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全的治安环境、严明的法治环境、温暖的人文环境”这四种环境,就可以称得上是平安校园。其中,政治稳定就是在校内少出或不出政治运动,治安安全是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环境温暖是指在进行安全服务时。要使人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这样高校内的治安状况控制良好,法治严明,使安全工作要求一时很难达到,但只要坚持不懈,从思想认识上、制度保障上、执行力度上长期坚持,自然会逐渐地接近这个目标,广大师生的满意度也会逐渐上升。
二、安全保卫的工作理念
工作理念是一个集体的共同准则和意志,深入人心的工作理念可以随时指导一个工作人员的行动,因此,建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显得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校园安定受到不法分子的严重侵扰,因此,那时的工作理念是以“打击”为核心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不法侵害逐渐减少,学生内部的打架斗殴事件明显下降,保卫处的打击任务减轻,而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服务则上升为主要工作,所以,此后的高等院校纷纷确立的以“服务”为核心的安全保卫理念。适应了这一社会转型的需要。虽然高校以“服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是毋庸置疑的,但光是服务并不足以保证校园安全,所以,“打击”也是不可缺少的。根据这种理解,提出了“温暖服务,严厉打击”的工作理念,在向广大师生员工服务时强调“温暖”,面向犯罪分子的打击则强调“严厉”。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这种工作理念已经深入到广大干部心中,变成了他们工作中的基本信条,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师生们感到十分满意,而有不良行为的人则始终怀有一种恐惧。
三、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能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安全保卫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工作职能的认识,有人提出安全保卫的另外四大职能,即“检查、监督、整改、处理”,这其中的“检查”与“处理”明显是保卫处的职能,应该保留。检查、监督、整改是同一个系列,保卫处要进行安全检查,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随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这一系列工作可以用一个“检查”来高度概括;“处理”也明显是保卫处的职能,各高等院校成立校园110,正是为及时处置而设,扑救初期火灾,控制不法分子,保护师生员工,向上移交刑事、治安案件,帮助公安机关破获校园案件等等。这样,对新老两种职能的抽取与组合,得出我们安全保卫的三大职能,就是“教育、检查、处理”。这个职能明确以后,再出现安全事故就不能仅仅追究保卫处的责任了,而应该区分出是检查责任还是管理责任,是检查责任追究保卫处的责任,是管理责任追究各具体管理部门的责任。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仅因校、因人而异,也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随着国际、国家大安全重点的转移,安全保卫的工作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首先要研讨一种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目标、理念与职能,然后动用强大的宣传工具,通过标牌、广播、网络、会议、安全教育课等形式,使领导层、执行层、受益层(师生员工)都能够理解并支持这些内容,形成全员管安全,共同抓安全。自觉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如此,安全保卫的担子就被全校师生共同分担,安全管理的质量自然也就会逐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