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班常规管理

作者: 孙文华

摘要: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

关键词:常规管理 转变观念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12-077-01

我班幼儿活泼、好动,他们性格开朗、爱说、爱跳。使班级充满了无限生气,但给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因此。一开学。我就加强了对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的培养。下面谈谈我在常规教育中的几点做法

一、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我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如我在解决班级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讨论。

二、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经常性地进行行为练习

良好的常规习惯是靠练习而形成的,例如在盥洗常规中,我要求幼儿按顺序认真地把手洗干净,使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依次盥洗,不大声吵闹,不玩水,随手关水龙头。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老师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幼儿都能遵守,可他们只是躲避老师的一双眼睛,老师不看他们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有幼儿洗手时故意捏住水龙头,水喷出来洒在小朋友身上他们还很开心,但老师又不可能一直在他们旁边,于是总是有小朋友捣乱,我就请能力强,自控能力好的幼儿来担任小小监督员,监督小朋友的行为。还有小朋友故意擦手时不用自己的毛巾。甚至有小朋友擦手时用好几块毛巾擦手,毛巾掉到地上也只当没有看见,我就通过让小朋友进行讨论,假如你的毛巾被别人弄到地上不捡起来,你的心中会怎样?通过让他们设身处地地讨论。幼儿都说自己心中会难受,会不高兴。从而使幼儿内化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不正确做法。在饭后漱口时,我发现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有的幼儿会接一杯子的开水,但只是用几口,我就跟他们讲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知道水的用处很大,不能白白浪费掉,我还做了一个小实验给幼儿看,将水龙头只开一滴一滴的水,一节课下来。小朋友发现水早已经满了,通过实践,让幼儿从节约很不起眼的几滴水开始,当幼儿水龙头没有关紧时,我就及时提醒,逐步增强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幼儿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

三、共同协商。在解决常规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常规管理模式

在现代课程的运作中,大班孩子已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有时他们会逆反于我们的严格管理,甚至在一天天的磨练中,有些孩子无论教师如何提醒。甚至多次喊叫也无动于衷,或无所谓。或装听不见。面临如此的常规,我反思:随着孩子不断的成长。他们独立、自主能力的加强。教师是否需要为孩子创设环境,让孩子也参与班级的常规管理。在一次偶然的吃早点中,我找到了突破口。那天甜甜悄悄地对我说:“孙老师,我早上吃了面,现在还很饱,吃不下饼干和牛奶,只想喝点水。可不可以?”这时,我意识到幼儿园每天的早点,教师都是要求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根本没有考虑孩子在家的早餐情况,没考虑孩子对这份早点的需要与否。于是,我准备更新班级常规,将孩子纳入常规管理之中,创造新的班级常规管理模式。

孩子们吃完点心了,我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我们班级的日常工作做得最好?想想哪些事情大家可以做。老师不能管,哪些事情不能做,大家都要管?”起先,小朋友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连忙请甜甜说了刚才发生的吃早点的事情。接着我又解释:“大班的孩子已经是哥哥姐姐了,有些事情也应该像甜甜一样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必都是老师说了算。只要做到你满意。老师满意,就都可以提出你想改的方法。”这下。小朋友可来劲了。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高声畅谈,他们不仅考虑到了许多常规,而且还能认真的吸纳老师和同伴的建议。“有的小朋友喜欢叫,喜欢打人,让我们的教室很乱。还影响其他小朋友。这不好,应该管一管。”燕燕说:“还有的小朋友洗手不擦肥皂。也不好,也要管。”在孩子们集体的参与、解决中,连班中最顽皮的佳伟和洋洋也都接纳了同伴的建议。

四、将评比大奖花落实到具体化

本学期我一改以前的做法,从以前的要求面面俱到到现在的每星期只定一条规则,每星期公布一条要求,告诉幼儿这星期大奖花要找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只要你在这个星期符合以上的一条就可以得到小红花,然后我将具体要求贴在家长园地上,让家长也一起来督促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发现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了,礼貌习惯越来越好了,当有个别小朋友不遵守规则时,旁边的小朋友就会提醒他,所以获得大奖花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

经过有意识地培养,我班的小朋友的午睡常规。进餐常规,盥洗习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方面有了提高,班级常规也有进步了,大部分孩子有遵守常规的自觉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