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0

■ 策 划/雷开云 主持人/徐承芸

2024年9月,新修订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全国一年级中推广使用。

教材的修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体现了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果。针对教材修订工作,党中央做出了以下三大部署:一是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求,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二是体现2022年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设计、新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育人蓝图”转化为“育人施工图”;三是体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要求,严守教材质量生命线,让学生从小扣好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国情怀。

温儒敏教授在“新教材”培训会上谈到教材的变化时指出,“新教材”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选文继续保持经典性强、适教利学、文质兼美等特点,充实了革命文化选篇,增加了多篇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文,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单元、栏目做了微调,导语页中关于人文主题、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描述更明确,教学梯度更清晰,教材内容更加关注分项训练和综合学习的关系;三是更加关注幼小衔接,汉语拼音单元由之前的2个单元拆分为3个单元,一年级上册的识字量由之前的300个字降至280个字,适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四是古诗词注释更准确。温教授勉励广大语文教师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抓住“多读书”这个牛鼻子,注重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二是脚踏实地用好“新教材”,不搞形式主义;三是切实做好“以一带三”的工作,即语言文字运用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自信的培养都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

本专题共5篇文章,分别从学习习惯培养、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教学等方面展开,以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教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