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击剑游戏,丰富体育课堂
作者: 吴丹凤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使命。在此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击剑游戏这种新颖的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中。通过高效的课堂互动,学生可以感受击剑运动的魅力,提升运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击剑游戏的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击剑游戏 小学体育 教学设计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经常被简化为知识点的传递及运动技巧的输出。然而,在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自然兴趣点及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引入生动、有趣的击剑游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加强理论认知,设计击剑游戏
(一)紧扣“新课标”内容,设计击剑游戏
设计击剑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击剑游戏的作用,教师要紧扣新课程标准,设计击剑游戏目标:第一,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第二,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重要前提;第三,以深化学生对击剑运动的了解为主要内容。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知晓击剑,甚至观看过击剑比赛,但他们对击剑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基于此,教师组织了一场有关击剑运动知识的竞赛。考虑到竞赛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了解有关击剑运动的知识。在课程讲解阶段,首先,将学生有序地划分为6个小组,根据要求,本次竞赛共分为6轮,其中,每轮均包含3道分数不一的抢答题。在后续的答题阶段,每个小组都需要选出一名代表答题,考虑到竞赛的公平性,每轮的答题人不能重复。在竞争意识的驱使下,每个学生都能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尽可能地参与抢答,在竞赛中了解击剑运动的起源,以及我国击剑运动的发展等。
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击剑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主要目标。然而,小学生的运动能力有限,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及小学体育教学内涵的击剑游戏,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过程中,新课程标准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南,可以为击剑游戏的设计提供方向指引。
(二)紧扣教学需求,设计击剑游戏
击剑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击剑运动的特点,服务于教学需求。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直接输出大量的理论知识,无疑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时,生动、有趣的击剑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
击剑运动是一种极具对抗性的运动,因此,教师在设计击剑游戏时,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抓住机会取胜”的能力。当学生掌握击剑的基本姿势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刺气球”的游戏。根据游戏要求,学生首先被划分为6个小组。接下来,各小组成员轮流完成刺破1个气球、3个气球、5个气球、8个气球、14个气球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计数员,要记录各组的完成时间,确认气球是否被扎破。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因而他们在参与游戏时可能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因始终无法刺破气球而放弃,也有的学生会因同小组的成员发挥失常而苛责该成员。基于形形色色的问题,教师要在总结中予以纠正,并强调击剑运动的精神。
虽然击剑游戏是一种游戏,但其本质上仍服务于击剑课程,服务于体育教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击剑游戏中蕴含的人文要素,让学生既能在技巧性的游戏中加深对击剑运动的理解,又能培育击剑精神,并将其应用到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
(三)紧扣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击剑游戏
一般来说,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不同的,受诸多要素的影响,他们对击剑运动的探索欲也是不同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击剑游戏的作用,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将其划分为基础组、中等组、提高组。其中,提高组的学生均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并对击剑运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而中等组与基础组的学生或身体素质较弱,或心理素质较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击剑游戏,让学生感受击剑运动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例如,为了检验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可以设计“抓直尺”这一游戏。根据游戏规则,学生两人为一组互相测试。在此过程中,一个学生在指定高度处松开捏住的直尺,另一个学生迅速抓住直尺。基于这样的游戏,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反应能力,还能围绕学生的游戏数据,将其划分为基础组、中等组、提高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目的并非“区别对待”,而是为不同学情、不同基础的学生搭配不同的讲授方法、教学进度。同时,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学生经常会对不熟悉的课程内容产生畏难情绪。因此,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教师既要优化课程讲解形式,又要从游戏设计方面创新,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运用击剑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利用击剑游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击剑运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学生不仅能积累诸多的理论知识,还能增加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感。一般来说,单纯的知识输出是枯燥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丰富的击剑游戏,让学生在提升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与弓步速度,教师设计了一个接力游戏。基于游戏规则,学生需要将往返跑与隔空抓硬币相结合。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划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学生开展游戏,另一组学生担任计时员和裁判员。游戏内容为:“当裁判员在指定的高度放下硬币之后,我们要先弓步然后拿硬币。”针对这一要求,第一组成员要先拿到硬币,然后在完成往返跑后重新“弓步拿硬币”。通过3轮往返跑与“弓步拿硬币”的结合,第二组成员记录下第一组成员的成绩。当所有第一组成员结束挑战后,第一组与第二组互换位置。当所有学生完成游戏挑战后,教师可以公布此次计时游戏的前五名,并请优胜者进行经验分享,从而深化学生对击剑运动的理解。
身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击剑游戏时,既要将击剑要素融入其中,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锻炼学生的体能。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逐渐增强,不断调整游戏的内容和难度,推动学生持续增强体能。
(二)利用击剑游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要想赢得击剑比赛,不仅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形成相应的心理战术。因此,在设计击剑游戏时,教师不仅要融入击剑要素,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战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游戏为媒介,鼓励学生展现自我,让学生借助游戏,形成一种临危不乱的心态。只有稳住心态才能赢得比赛,在游戏中拔得头筹。当学生产生心态问题时,教师也要以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形成直面挑战的勇气。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解击剑运动的基本知识点之后,可以设计一个“守护萝卜”的小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被有序地划分为4个人数相等的大组。其中,每一个大组有3个“萝卜”。本次游戏共计2轮,第1轮为4个大组间的两两对抗,当角逐出各自的胜者之后,优胜队之间展开第2轮对抗。根据游戏规则,每一个守护“萝卜”的成员都要手持指定长度的软剑,当两个小组进行对抗时,只要有成员被软剑刺中就会被淘汰。当所有守护“萝卜”的成员被淘汰后,该组的“萝卜”将全部被抢走,并宣告“守护失败”。从具体的实施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小组都会有意识地制定战术,如“要如何快速刺中其他小组的成员?”“要如何躲避其他小组的攻击?”通过大量的商讨,学生不仅能感受击剑的魅力,还能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设计击剑游戏时,教师可以优化组织形式,并积极采用团队战的形式,通过高效的生生互动,深化学生对击剑运动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击剑游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结合比赛内容,进行比赛复盘
击剑游戏服务于击剑比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击剑游戏,让学生熟悉击剑比赛的规则。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积累的专业知识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常规的击剑比赛时,既要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又要围绕课程的内容,适当调整比赛的规则与内容。当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展开复盘,促使学生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讲授多种步法后,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击剑节奏。有关击剑节奏的训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利用步法的快或慢,形成自己的节奏;二是利用步法的快或慢,打乱对手的节奏。针对上述两个训练目标,教师还原比赛场景,并设计了一个比赛,本次比赛为1轮,只要有一方被击中则比赛结束。接下来,学生两两为一组展开训练。当比赛结束后,教师统计优胜者,并随机挑选一组的比赛进行复盘。由于学生刚学习了步法,因此,教师要着重点评学生步法的使用,并强调规则的重要性。这种比赛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能磨励学生的心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重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方法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将目光集中于学生的缺点,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对体育丧失自信心,还会将其视为一项“苦差事”。对此,在击剑游戏中,教师既要重视击剑游戏的内容,又要重视击剑游戏中的引导与评价。在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从评价内容来看,无论是击剑游戏的结果还是过程都值得关注;第二,从评价方法来看,教师应秉持肯定、鼓励的态度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击剑运动的规则,教师设计了一个“谁是最佳解说员”的游戏。根据游戏规则,教师将播放一则没有解说的击剑比赛视频。接下来,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讨解说之法。在后续的成果展示阶段,教师随机邀请一个小组中的两名成员参与解说。接下来,教师将点评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互评。比如,有的学生指出,比赛为花剑比赛,但是解说员在解说的过程中认为该比赛是重剑比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之后,他们将积极探索击剑游戏,分析其中的专业知识点,深化对击剑运动的理解。
总之,击剑运动是小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单纯的击剑知识输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探索欲。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击剑课程的作用,凸显体育学科的特点,教师应重构教学理念,并设计丰富的击剑游戏。基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击剑游戏,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需求设计适当的击剑游戏,加深学生对击剑技巧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韩雪峰.击剑游戏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探索[J].教师,2020,(4):96-97.
[2]杨起帆.体育游戏功能的多维性探索:基于“小学体育兴趣化”视角[J].新体育,2023,(14):107-109.
[3]张秋萍.探讨“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J].体育世界,2023,(7):144-146.
[4]耿美丽.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影响与融合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3,(21):79-81.
[5]张羽.趣味游戏魅力体育: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小学生(上旬刊),2023,(9):154-156.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高新区丹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