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团队分层教学探究
作者: 张明梁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团队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优势,又能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团队分层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隐患。本文从团队分层教学的优势和问题入手,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切入点,探究了团队分层教学的策略,力图帮助教师将团队分层教学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 团队分层教学 实践探究
团队分层教学就是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层次、学习方式、个性发展,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团队,让学生团队协作、分层探讨、交流互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是团队分层教学的外部形式,分层学习是团队分层教学的内在内容,是充分利用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来带动整个团队提升的重要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团队分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团队分层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一般而言,一堂课的时间在四十分钟左右,但是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二十分钟左右。因此,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开小差、打瞌睡等,这种情况无法避免。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纪律意识薄弱,教学效果受到极大影响。但是在团队分层教学中,学生需要全身心投入团队合作和分层学习中,他们监督和被监督的对象都是自己,需要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团队配合,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掌握做题技巧,而没有深入认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但是新高考出题新颖、灵活性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无法帮助学生顺利解题。因此,教学不能固定模式,而要多管齐下、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团队分层教学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节奏和发展方向,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契机,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视角调整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有效发挥团队分层教学的价值。
(三)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提升
由于知识储备、认知水平、领悟能力等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深浅不一,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统一的教学内容难以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的突破,影响学生的发展上限;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而言,统一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难度,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团队分层教学具有分层性、合作性、差异性的特点,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提升。
二、团队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临时、随意分组,课堂秩序杂乱无章
在团队分层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临时起意,随意分组,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会就近将前后左右的学生进行临时分组,而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考虑小组成员能否友好相处,这些都是导致课堂团队分层教学效率低下的因素。另外,在将小组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真实的分析,导致小组成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与讨论时,就会产生沟通不对称、效率不高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感到讨论没有意义,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跟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整个活动收效甚微,失去团队分层教学的意义。
(二)分层讨论缺乏组织性,评价机制缺失
在团队分层教学中,分层讨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由于很多教师缺乏正确的理念指导,没有在班级中制定科学的规则与纪律,导致团队分层教学中的讨论与活动缺乏组织性,也缺失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团体小组成员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各抒己见,缺乏统一的、有组织的讨论,杂乱无章,不知所云。此外,由于缺失必要的评价机制,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导致陈述者和倾听者未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各自忙自己的事情,讨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团队分层教学收效甚微。
三、高中数学团队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确立团队共同目标
在团队分层教学中,首先,教师在分组以后,需要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让每个团队确立自己的团队共同目标,对实现目标的优胜团队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这能有效提升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将具体任务分发给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营造独特的团队合作氛围,激发团队每个成员的潜能,促使成员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努力实现团队共同目标。
(二)分层任务落实到个人,建立有序的活动规则
高中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和思维,能独立思考,但是不加以规范,思想也容易跑偏。因此,在团队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一套灵活而有序的团队成员活动规则,让团队成员自觉遵循,将分层任务有序落实到个人。比如,在小组中,组长应由性格活泼开朗、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负责团队的任务分工和统筹调度;副组长的任务是协助组长处理相关事务,并在组长有所忽略的地方给予补充和完善;评价员应由观察力强、客观、公正的学生担任,负责对本组成员的表现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信息收集员应由反应敏捷、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担任,任务是将团队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收集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团队组长和成员。
(三)因材施教,优化分层练习设计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综合性,学生从理解、分析、消化、吸收到完全掌握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在团队合作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分层数学作业,把握数学作业的难度分层,不能难易混搭,甚至本末倒置,先难后易。不合理的分层作业会导致学生找不到方向,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因此,在设计课后练习时,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练习中逐步提升,打好基础,从而增强解题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团队分层教学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团队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卿.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2):152-154.
[2]高映俊.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3):50-52.
[3]徐国彪.高中数学分层式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J].科幻画报,2022(10):101-102.
[4]庄云.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4):26-27.◆(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