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君”吴运杰:用地图标注古迹
作者: 谢七七
“找到了我家附近的古塔!”“看到了我家附近的陈子昂读书台!”“是跨越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一张密密麻麻布满红绿标记的“全国文物古迹地图”,引得网友纷纷滑动鼠标,放大画面,争相寻找自己家乡的古塔、古寺、亭桥、院落……
这张记录了全国近万处古迹地点的网红地图,由“90后”文物爱好者吴运杰亲手制作。吴运杰是湖北鄂州人,从小就对历史文物感兴趣。2015年,正读大三的他发现一张屋顶掉落、土墙坍塌的古建筑照片,痛心之下,决定将自己的社交账号改名“遗产君”,专门用来宣传保护文物古迹。
此后两年,吴运杰每天都会搜集整理各类古建筑资料和博物馆藏品,在社交平台上讲解,逐渐积累了一批“粉丝”。节假日,他东奔西跑,摸索着拍摄古迹。起初,他拍出来的照片要么漆黑,要么虚焦,于是他买来摄影书一本本啃,向各类摄影博主偷师,才算入了门。2018年,他拍摄的照片《明代皇后凤冠》被2.5万人转发。这让他意识到:人们越来越关心国家的历史文化了。
吴运杰的脚步再也无法停下来,他更加频繁地进出不同的博物馆,寻访古建筑。可是,他想去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为了让探寻之旅更有计划性,他决定先在地图软件上标记出目标地点。为此,他收集了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资料,从位置、照片、开放时间到艺术价值,逐一筛选后再将数据上传到地图软件,着手制作全国文物古迹地图。大量散落在乡间的寺庙、民居、桥梁、楼阁等,也被他手工标注了出来。
带着全国文物古迹地图,背着相机,吴运杰又踏上了新的旅途。2019年6月,他独自一人重走古代丝绸之路新疆区域的南段。他对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座神秘庄园充满好奇,可是问了很多人,也没人知道“吐尔迪·阿吉庄园”。正当他失望时,突然想到,当地人不知道庄园的汉语名字,或许知道维吾尔语的名字呢!他赶紧在网上找到翻译后的庄园名字,终于有位司机说认识这个庄园,可以带他过去。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吴运杰终于来到这座保存近百年的庄园。吴运杰看着这座与其他地区古建筑风格迥异的庄园,深深被其精美的雕刻、生动的绘画震撼了。他赶紧用相机拍摄下来,与网友分享这罕见的艺术珍品。
每到一地,吴运杰都会跑完当地所有博物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曾在洛阳定鼎门遗址附近的晚唐时期土层中,拍下一串串古人的足迹和车辙印;曾在浙江义乌一处老宅里,为120多万颗玻璃珠串成的大珠灯定格;曾偶然踏访到自己偶像徐霞客的故居……跑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地图上标记的地点越来越密集,他自豪地说:“大家觉得我做的事很有意义,相当于我带着他们到全国各地去看历史古迹。”
其实,访古行程充满了苦和累。有些文物信息公布并不全面,还有许多乡间古迹查不到具体位置。吴运杰经常早上八点出发,晚上十点才返回住处,再继续整理资料撰稿。他还买了许多文博类书籍,查阅大量论文,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所有的文物资料经过考证后,他才会分享出去。
有时到了地方,吴运杰才发现要寻找的古迹已然不在。野外一个亭子或者一座桥,很可能在一场暴雨中就被毁掉了。每次在地图上标记“已消失”,都令他心情沉重,因此每次外出访古,他都要跟时间赛跑,记录下文物古迹的历史、现状。“哪怕将来需要复原,至少我们留下了资料。”他觉得自己肩上有种使命感。
在山西临汾拍摄一座明代楼阁时,吴运杰惊讶地发现,与网上破败的濒危建筑不同,这座楼阁修复得既漂亮又精致。原来,村里有位老奶奶想用省下治病的钱来修复楼阁,她的儿子遵守了她的遗愿,附近村民也纷纷出钱出力,共同修复了这座楼阁。吴运杰的眼眶湿润了,在保护文物古迹的路上,他不再是独行侠。
到2023年底,吴运杰的足迹已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参观文物点超2 000余处,还有越来越多的文物爱好者和他同行。“全国文物古迹地图”收录了近万处历史古迹,可他说:“与全国共登记的7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相比,这仍是沧海一粟。我还要继续完善这份地图,我想去更多地方,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物,热爱文物,在文物古迹中认识中国,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