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头,长不高

作者: 邱慧伶

小时候,我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语“摸摸头,长不高”,是说如果小孩子的头被摸,以后就长不了大个子。后来,我才知道这句俗语其实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在植物界,“摸摸头,长不高”并不是谣言,而且十分灵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发现,触摸、弯折和摇晃植物,植物会长得不如之前。但那时候,人们不明白究竟是意外还是植物真有特别的生长机制。1960年,美国植物学家弗兰克·萨利斯伯里在研究苍耳开花的关键因素时,意外发现被测量的苍耳叶片的长势十分糟糕,明明自己已经精心照顾,但苍耳叶片还是逐渐枯黄、凋零。而同一批买的其他苍耳反倒长得很茂盛,枝丫努力向上生长。

弗兰克的发现引发植物生理学家马克·贾菲的思考:触碰会导致植物停滞生长吗?苍耳是个例,还是所有植物都是如此呢?

马克一次次给植物施展“摸摸头”魔法。“摸摸”花苞,花苞不幸地萎蔫,没法开出美丽的花朵;“摸摸”刚长出来的果实,果实不能成熟;“摸摸”挺直的茎秆,茎秆也弯了腰。虽然魔法不是百分百灵验,但大多数时候,植物都抵不过“摸摸”。马克确认,被触碰过的植物更容易出现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的情况,并提出了“接触形态建成”的概念。

为什么摸几下,植物就长不好呢?生物化学家珍妮特·布拉姆通过对拟南芥的实验,找到了答案。植物生长离不开钙调蛋白,如果触摸植物,就会影响钙调蛋白的合成。这就像是植物在生长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就会“避而远之”,不再往前冲刺。

这种被触碰就长不高的机制其实是植物的自我保护,如果明知道有危险,还要迎难而上,必然会危及生命。有时候,“退缩”也是一种大智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