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的点灯人

作者: 胡征和

在白俄罗斯的一条街道上,街道的路灯不是电灯,而是燃油灯,并且有专门的点灯人晚上点灯,早晨熄灯。这俨然成了一道世间珍稀的风景,吸引着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这条街道是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苏维埃小镇的步行街。现在的点灯人被称为“治疗休克”先生,他至今已有15年的点灯史了。

每天傍晚,“治疗休克”先生来到步行街临街楼的小院子里,院子里有一个小房子。这是政府提供的更衣室和技术室,里面存放着点灯人穿戴的制服和帽子,以及他点灯所需要的梯子、打火机等工具。在一年里,点灯时间是根据日落时间计算的,一般1周多改变1次点灯时间。工作人员会提前在步行街街头的时钟上调好点灯的时间,以告知前来看点灯仪式的游客。每天,“治疗休克”先生会提前30分钟左右到更衣室,在更衣室里换好衣帽,检查打火机是否好用,再拿上梯子,打开播放街头音乐的控制键。在离点灯还有5分钟时,“治疗休克”先生便精神抖擞地跨出小房子,往街上走。

“治疗休克”先生的制服是当地政府在认真查阅档案后,按照历史上的点灯人制服制作的。当“治疗休克”先生出现在街头时,等候已久的游客立刻欢呼起来,纷纷向“治疗休克”先生围拢。当来到第一个路灯柱前时,“治疗休克”先生熟练地挂靠好梯子爬上去,打开玻璃灯箱。玻璃灯箱里面放置的是一盏古老的煤油灯,“治疗休克”先生需要揭开薄薄的如宝葫芦状的灯罩,用打火机点燃灯芯,再罩上灯罩,关好灯箱。当一盏灯的点灯仪式结束后,游客报以热烈的掌声。“治疗休克”先生下来,扛起梯子,走向下一盏灯。

这条步行街一共17盏灯需要被点亮。“治疗休克”先生每点亮一盏灯,走下梯子后,都会有游客过来要求合影。“治疗休克”先生有求必应,笑迎八方来客。排队合影的游客非常多,且他们最重要的是要触摸“治疗休克”先生制服上右边的第二粒扣子许愿,以祈求一年的好运。最高峰时,短短的步行街上聚集了2 000名游客。为了不误点灯时间,“治疗休克”先生只好在点完全部的灯后来到和游客合影的标志性地点——街头时钟处,专门与游客合影,让游客触摸扣子。

“治疗休克”先生乐意与人聊天,他说自己名叫维克多·彼德罗维奇·基里休克,已经67岁了,现在大家都叫他“治疗休克”先生。因为有人觉得他的职业像童话故事一般浪漫,每天点灯照亮一座城市,虽然不及电灯亮,但那光能照进人的心里,能治愈人的“休克”情绪,让人对生活充满暖意。“治疗休克”先生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上心了。他说他喜欢这份工作,从不感到单调与枯燥,更没想到他的举手之劳竟能给人解压、解忧。得知有的游客一年或两年后抱着孩子来看他,说当初就是摸着他的扣子许下得子的心愿后,结果真的得偿所愿了,“治疗休克”先生更是高兴不已。“治疗休克”先生说:“我之前是电工,负责城市照明。在古代,人们相信带来光明的人可以给人带来好运,所以都来摸我的扣子许愿。我永远乐于满足游客的愿望,只要需要,他们可以尽情触摸我的扣子。”

苏维埃小镇步行街上的点灯仪式增添了城市的烟火气与历史感,它就像是在静数一颗星星又一颗星星的闪烁,古朴而浪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