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行人
作者: 马紫萱我不知道时间是怎样偷偷溜走的,或许是依附在转动的时针上,或许是在每天不知疲倦的忙碌中。我从未仔细留意过,因为我曾经并不相信时间的匆匆。日复一日的行程压得我难以喘息,生命在每一次的擦肩而过中流逝,于是我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望向那栋每天必经的大楼。
至公楼,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厚重感和庄重感,《后汉书·荀彧传》有言:“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它不仅是兰州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还是清代甘肃贡院历史和文化的赓续。提及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最美的风景,无疑是从昆仑堂正大门向东望去的至公楼。至公楼的整体是欧式风格,正中主体为圆柱体建筑,两侧以红顶向南北延伸,形成庄重而优雅的视觉效果。柱体上方保留了旧式钟塔,塔针似与天比高,塔身四周分别刻有太阳神鸟、月兔、北斗七星和云纹,看晨起暮落,听岁月笙歌。
但至公楼的美,不只是因为自身建筑风格雄浑宽广,更因为它背后有连绵不绝的山脉,以及一望无际的天空相衬。昆仑堂与至公楼相隔五六百米,中间没有楼宇建筑的阻挡,绿树成荫,花草丛生,与至公楼本身的庄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却相得益彰。广场两侧的龙爪槐、樱花树、柳树、松柏……由近及远,成为天然的相框。
秋天,天气微微转凉。柳树和小草开始枯黄,就连常青的松树都暗沉了几分。远处山脉的沟壑清晰可见,云山相拥,自下而上,由灰及白,难免使人联想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但所幸,天空依旧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蔚蓝色,至公楼上的灯塔仿佛矗立在山顶。一阵温柔的风袭来,舒展开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灯塔正上方。
雪中的至公楼别有韵味。天空灰蒙蒙的,雾霭氤氲。草坪间的小路被盖上厚厚的白雪,学生穿着厚重的衣服,踩着积雪,留下一串串脚印。只有光秃秃的枝丫陪至公楼一起忍受寒冷与孤独,遥望灯塔。至公楼正俯瞰着这片银白的世界。
或许,春在悄然无声间率先拿起了画笔,小心翼翼地开始装饰那干枯的树枝,将冬日的阴郁轻轻抹去。的确,至公楼已经睡得足够久了。唤醒它的,是校园中画卷一般的渐变春色,草木簇簇,彼此依偎,宛若精灵恣意跳动。随后,春又描绘出缱绻的云朵,碧空透着挼蓝,背后还藏着缕缕金色,好似春天的纱裙轻盈地飘荡在天空中。春轻推笔腹,绿意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来。此时,钟塔上的时钟响起,传来整时刻的悠扬钟声。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坐落在山脚之下,夏日炎炎,这里却格外清凉,至公楼藏匿在清风中,丹雘的砖瓦衬着舒卷的云,仿佛涂抹上一层金黄色的光辉,似乎把穹顶举得更高,使得至公楼在骄阳下格外明艳。我站在平台,看向无尽的远方,天高路远,霞光从指缝间穿过,薄云尽散,暖阳拂过心头,带来阵阵欢喜。
又是一个新生的夏天,蜜蜂匍匐在路边的小雏菊上。我,一个远道而来的旅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早已数不清漫步在至公楼前的次数。至公楼的四季陪伴着我的岁月,我来自带着期待的夏天,也将带着回忆告别夏天,奔向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作者系天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