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路痴”还是“活地图”

作者: 张智慧

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自己是“路痴”,出门全靠导航;还有的人方向感很好,像是“活地图”,跟着他走准没错。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一个人的导航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环境养成的呢?

为了论证导航能力与先天因素、后天环境之间的关系,2020年,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玛格丽塔·马兰奇尼和她的同事,通过多方对比观察2 600多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在虚拟环境中的导航表现,得出结论:虽然导航能力存在一定的先天因素影响,但影响不大,一个人在后天环境中获得的经验才是影响其导航能力的关键因素。

2016年5月,为了评估人们的导航能力,由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法国里昂大学和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与电信公司T-Mobile合作开发了一款游戏《海上英雄探险记》,共有38个国家近400万个受试者提供基础数据后参与了这项实验。在游戏中,玩家凭借自己的方向感和记忆,乘船寻找下一列检查点,完成一系列关卡后,还要向原点发射一颗信号弹。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测试玩家从视线范围内到视线范围外的寻路能力。

2022年,该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在路况复杂地区(不规则路况)长大的人,导航能力要高于在城市环境(网格状街道分布的区域)长大的人。这项研究结果说明,导航能力主要源于个人经历。

关于导航能力与文化因素、经验之间的关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人类学家海伦·伊丽莎白·戴维斯和同事在玻利维亚亚马孙河流域传统土著社区提斯曼做过相应的研究,他们召集了305个提斯曼成年人进行调查。他们事先在受试者身上安装好卫星定位系统,然后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通过3天的观察,戴维斯发现,在从视线范围内到视线范围外的寻路能力上,男性和女性同样擅长,并无差异。戴维斯还表示,因为提斯曼人鼓励儿童进行森林探索活动,所以即便是儿童,也能出色地完成这项导航任务。

有科学家认为,导航能力与性格也有一定关系。美国西北大学的认知科学家戴维·乌塔尔认为:“要擅长导航,你必须愿意探索。”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认知心理学家玛丽·赫加蒂指出,喜欢户外运动(骑行、徒步等)和喜欢玩电子游戏的人的方向感会更好,因为很多游戏会让玩家找地图,探索未知空间。

关于导航能力的培养,利用地标追踪路线是比较简单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地理学家兼心理学家丹·蒙泰洛表示,在特定的路线上,大多数人多走几次就能完成利用地标追踪路线的任务。大约20年前,蒙泰洛的学生石川彻做过一个实验,在圣塔芭芭拉的一个高档住宅区内,石川彻带着24个志愿者沿着两条他们不曾走过的曲折路线开车前进,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坚持了10周。后来,几乎所有人对沿路地标的顺序和大致距离的估算都很准确。这是不是跟我们每次到一个新地方,刚开始不熟悉,多走几次就熟悉了是一样的道理呢?

所以,聪明如你,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导航能力了吧!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方法我都不喜欢,怎么办啊?当今社会科技发达,只要你确保出门时带好手机,打开导航系统跟着走就可以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