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本分析与理解的有效途径

作者: 纪淑霞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否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把握学习目标,能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精准地突破课文重难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与知识储备,所以在文本分析与理解方面势必也会呈现不同的效率。有的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课文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有的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文本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在文本的理解方面会出现偏差。这样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高效率地引导学生准确地分析与理解文本呢?笔者试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的课堂教学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带着想象中的美好憧憬走进课堂

《祖父的园子》一文的语言极富诗意,作者在文字中深情地表达出对祖父园子的真挚感情。在作者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漂亮且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卷。在作者童年的这幅画卷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和云朵的影子。作者重点描写了自己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看似劳作实为嬉闹的情景。尤其让作者感到快乐的,不仅仅是祖父园子里的瓜果、蔬菜、蜻蜓、小鸟,还有慈爱的祖父给了作者童年时光自由的心灵。祖父允许作者随便玩闹,对作者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的爱放飞了作者童年的天性,在祖父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作者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与理解文本,走近作者在祖父园子中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时光的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在上课前,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见到过哪些园子,这些园子里又有哪些特别之处。有的学生说自己家里有一个菜园,大人们在里边种植了很多蔬菜,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蔬菜,等到蔬菜长大以后可以摘来炒菜;有的学生说自己见到过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种着各种不同的花朵,有长成树木的栀子花、梅花,也有刚过膝盖高度的郁金香,还有种在花盆里的名贵兰花……接下来,教师问学生:“在你知道的这些园子里,都是谁去种园子里的各种蔬菜、花草呢?”有的学生说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的学生说自己看到公园里的工人师傅在园子里浇水、除草、修剪树枝。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定位本课的学习主题:园子、园子的主人、园子里的快乐时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这些是大家知道的或是见到过的园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描写的园子是怎样的呢?在这个园子里又有哪些别样的风景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萧红写的《祖父的园子》。

在这个导学环节,教师摒弃了先前的一些诸如出示花园菜地的图片、播放园林风景的视频等方式,以提问的方式十分精准地帮助学生找到了课堂学习的主题——园子、园子的主人、在园子里的快乐时光。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产生了向往之情。

二、通过直观的画面理解抽象的文字

文字描写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抽象的文字描写,就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能够将抽象的文字想象成具体的画面。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在《祖父的园子》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话说一说自己读完这篇课文后对祖父的园子的印象和感受。初读课文后,有的学生说祖父的园子非常美,种了很多的植物,有树、花、菜;有的学生说祖父的园子里除了有多种植物,还有很多的动物,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有的学生说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干农活”,但是分不清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在学生说完自己的初读印象后,教师询问学生:“同学们,我读完课文以后,仿佛有很多关于作者祖父园子的画面浮现在眼前。你们有同样的感受吗?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感受,或者感受还不够强烈,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能不能产生和我一样的感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带着教师具有指向性的要求再次阅读课文。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提问:“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几幅图画?”有的学生说5幅图画,也有的学生说6幅图画。教师并没有具体地追问作者在课文中究竟描写了几幅图画,而是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具体内容。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用自己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场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抓住关键词语赏析文本

学生从整体的视角学习课文之后,还需要从具体的细节分析课文。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在细节描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运用关键词语,不仅能够准确地描写客观对象,还能够增加描写对象的灵动感,使文本的细节更加生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赏析文本的细节,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在《祖父的园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自己想到的每幅图画的具体内容,有什么秘诀呢?”一个学生说:“找到关键词,找一找这段文字中提到了园子中哪个具体的地点,描写了哪件具体的事情。”另一个学生说:“找出段落中的精彩语句。”教师接着提问:“你们在课文中读到了哪些精彩的语句呢?”一个学生说:“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教师追问:“在这段描写中,哪个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学生答道:“溜!”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还能在课文中找到类似的词语吗?”一个学生回答:“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的‘钩’;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的‘抛’;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的‘扬’。”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深入体会关键词语在细节描写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想象中的美好憧憬走进课堂,通过直观的画面理解抽象的文字,抓住关键词语赏析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德馨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