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学习情境创设方法摭谈
作者: 徐晓菲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因其文言与白话句法语意的差异,内容情感与现实生活的迥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消除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形成真正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基于文本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学情,通过不同的方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一、情景还原法
学习情境是让学生有一个真切的学习环境,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师创设文言文的学习情境,还原真实的情景,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文言文表达的内容,深刻体会文中寄予的思想情感。文言文中的景物描写言简义丰,语言精练,学生仅仅依靠词句分析是难以精准把握其特点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还原文言文描写的真实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的身心融入文言文描述的情境之中,感悟作品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聆听作品内在的声音。
比如,教学八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是景物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山中朝暮之景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欧阳修深入细致地观察到景色的点滴变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不同的景象,呈现不一样的情境——先是两幅朝暮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是四季不同的景色风光,一幅画面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特点,最后抒发作者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如果教师给学生讲解句式,分析词句运用之妙,学生无法体会作者此时内心“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心情。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搭建文章思想感悟的支架,即还原真实的琅琊山四季情景,播放醉翁亭周遭的四季风光视频,引导学生随着视频中的音画场景,一边赏析画面,一边品味语言,再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回味见到过的相似场景,谈谈身处这样的情境之中的感受,学生的身心很快融入文本描绘的情境之中。
教师以情景还原创设学习情境,非常适合教学文中有大量情景描写的文本。比如,《岳阳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
二、氛围营造法
创设文言文学习情境,要注意历史的场景与现实情境的关联。教师创设文言文学习情境,务必联系文言文涉及的历史发展线索和时代变化的规律,并能很好地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打破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壁垒。
比如,教学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文中的陈胜少时垄上谈话的历史情境,与今天相隔久远。教师不妨营造历史氛围,引导学生来一次时空穿越,让学生置身当时的情境中,增强学习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编课本剧,演绎课文中的故事。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配角色,扮演具体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为了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师在人物台词的设计上,要求学生将文言转换成自己生活中使用的现代汉语。比如,“苟富贵,勿相忘”,学生可以将其改成口语表达。在营造气氛方面,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注意细节的呈现,比如,在道具的使用方面,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表演的道具——锄头、扁担、刀剑、旗帜、鱼篓,按照课文内容、表演剧情,摆放这些道具。情境表演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了课本描述的情境,学生的身心也沉浸在文言学习情境之中。
教师营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非常适合教学叙事性很强的文章,如《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等。
三、故事讲述法
故事讲述法,即借助故事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言文中的故事大都生动有趣,而且在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故事近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爱好,把文言文中的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创编成有趣的小故事,在故事中融进课文内容,拓展文言文的学习情境。
比如,教学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诸葛亮在情真意切的言辞之中反复告诫孩子必须重视品德的养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诸葛亮的系列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展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题思想——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在故事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具体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比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的《与朱元思书》,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文章的作者是吴均,他一边展示富春江美景,一边劝勉朋友放下功名利禄之心。如果你就是吴均,你该怎样结合江上美景来劝说朋友呢?这样的问题不仅将学生引入了课文情境,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写作意图与方法的理解。
教师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创设学习情境,非常适合教学叙述人物活动经历的文言文。
四、课文类比法
教师以课文类比法,创设文言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一方面将学过的文言知识进行梳理积累,加深对古代文化的集中了解;另一方面学以致用,用古人的智慧修养身心。教师可以借助任务群开展教学活动,将同类文言文课文组合起来,引领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一组文言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一篇文章的学习方法为模板,学习其他几篇文章,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也可以将这个单元的文言文组建成学习任务群,依据大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系列的学习任务,在任务情境之中深入感受文言文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人文情怀。
教师以课文类比创设学习情境,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内容,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一个方法与一篇文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兼顾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需求,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五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