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式”作业设计举隅

作者: 袁晓健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重要媒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内容单一、机械抄写、数量繁多的课后作业已经成为常态。在教学中,学生由于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新知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让每一个学生都去完成相同的作业,这就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长短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套餐式”作业模式应运而生,能够贴合学生的个体需要,从总体上控制作业的数量,让学生自主选择,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本文结合四年级上册内容,谈谈“套餐式”作业设计的多种形式。

一、设计闯关套餐,激发作业兴趣

《暮江吟》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白居易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边傍晚以及入夜后的美景。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既不能熟练背诵古诗,也不能准确理解古诗;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够基本背诵古诗,但不能流利地叙述古诗的主要意思与思想情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古诗的主旨大意与思想情感。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如果再布置同一内容的作业,有些学生就会觉得难度太大,有些学生就会觉得太浅显,难于达成巩固和提高的目的。教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竞争心设计闯关形式的套餐作业,能有效调动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第一关:聪明岛达人。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日暮(mǔ   mù)   吟诵(yín  rén)   瑟瑟(sè   bì)

2.辨字组词。

幕(   )   吟(   )   似(    )

暮(   )   拎(   )   拟(    )

3.朗读《暮江吟》,抄写并默写古诗。

第二关:聪明岛牛人。

1.《暮江吟》中的比喻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______,一幅是_______。

3.理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象。

第三关:聪明岛超人。

1.画一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情景。

2.仿照《暮江吟》的写法,写一首小诗描写一处景物。

这里的闯关作业从基础知识开始,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第一关的时候能轻松完成第1、2小题,有了很多满足感,也愿意花一点时间去完成第3小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联系课堂所学知识,能轻松过第二关;第三关稍有难度,但是喜欢绘画、写作的学生都乐意去做,闯过第三关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二、设计游玩套餐,满足童真童趣

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游玩套餐”作业就是利用他们好玩的天性,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玩中完成作业,学玩相融,乐此不疲。《观潮》一课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西去的场面,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大潮奔涌的视频,学生都感受到了大潮奇特壮观的特点,再结合景点设计“钱塘江游玩套餐”作业,能使整个作业过程充满趣味。

套餐一:朗诵景点。

八月十八观潮日,大家要去浙江海宁市的盐官镇观看钱塘江大潮。游玩就得先熟悉景点。请你选择课文中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套餐二:介绍景点。

想要去钱塘江游玩,就要说服爸爸妈妈。请你做一回小导游详细介绍钱塘江大潮,如果爸爸妈妈被你的讲解吸引了,就会梦想成真,全家人一起出行。

套餐三:描写景点。

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选取一处场所写一写,要求写出这处场所的特征。

这三份套餐作业以说和写的形式为主,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套餐一,并高质量地去完成。敢于挑战的学生会选择套餐二,学做小导游,介绍景点有模有样。少数学生会选择套餐三。在学生完成作业以后,让学生拍摄朗诵视频、小导游解说视频、习作片段图片发送到班级微信群里,师生以及家长共同点评,在童真童趣中学生都兴奋完成自己所选的套餐作业。

三、设计寻宝套餐,调动好奇

心理

小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寻宝套餐”作业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在好奇中积极探索,不知不觉完成难度递增的套餐作业。《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月光下散步的场景,在教学时就可以设计成寻宝套餐作业。

套餐一:寻宝准备。

1.流利朗读全文,找到“宝

藏图”。

2.读一读印在宝物上的生字新词,把课后的生字认真书写到宝物下面的田字格里,完成练习后可以得到“金钥匙”。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风俗(sú gǔ) 稻穗(huì suì)

(2)看拼音写汉字。

pú tɑo    tiào yuè

(        )   (        )

zhuāng jiɑ    qiān shǒu

(            )    (          )

(3)仿写词语。

闪烁——闪闪烁烁

(    )——(          )

(    )——(          )

套餐二:发现宝贝。

熟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后点燃“寻宝灯”,进入知识的宝库。

1.我会填。

秋虫(      )着,夜鸟(     )着翅膀,鱼儿(    )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2.填一填。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shuò)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阿妈在月亮下散步的幸福和温馨。

套餐三:挖到宝贝。

读一读课文,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写在“挖宝棍”上,并模仿第6自然段,写一写印象中的某个月下情景吧。

作业中既没有机械重复的抄写,也没有枯燥单调的知识记忆,适合每一位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果子”,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最想完成的套餐作业,因而充满了人文关怀,更能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四、设计分层套餐,提高作业质量

教材中的课文类型众多,布置的作业形式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研读教材,分析课文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相应的作业套餐。《西门豹治邺》一课主要写了战国时期西门豹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学习目标设置为: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根据课堂学习情况,教师设计了以下三套作业供学生自由选择。

套餐一:

1.认读课文后面蓝色通道里的生字,书写田字格的生字,抄写书后词语表中的生词。

2.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写到摘抄本上。

3.浏览全文,完成课后题1。

套餐二:

1.从课文第10~14自然段中勾画出描述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试着写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2.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幅思维导图,并简要复述课文。

套餐三:

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内容,思考这样的写法和课文有什么不同。

2.试着把课文改编成剧本,

并和同学一起演一演。

这三套作业呈现出明显的梯度: 套餐一以积累性的识记作业为主,适合后进生完成;套餐二以拓展性的提高作业为主,适合中等生完成;套餐三以创造性的探究作业为主,适合学优生完成。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发挥作业的教育功能,力求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总而言之,课后作业联结着课堂之内的探究学习与课堂之外的巩固、拓展、延伸。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勇于探索,利用多种途径创新作业形式,让“套餐式作业”成为学生的期待,让学生的课外生活因多样化的套餐作业而变得更加精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