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低年级写话“四味”

作者: 阮悦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是2022年版课标对低年级写话要求之一,强调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和个性化的感悟体验。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既要激发学生参与写话的热情,珍视童真童趣,又要用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写话中的语言质量。笔者尝试从范文仿写、观察细写、绘本想象、实践创作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写话,着力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有话能写、有话会写、有话写好。

一、范文仿写——文本味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其中的课文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辞藻丰富,语言优美,是值得学生借鉴模仿的范文。因此,在学习中可以随文仿写,凸显写话的文本味。为此,在低年级课堂上要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发力点,抓住文中精美词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体会内涵,让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领会文本语言的魅力。一年级的学生刚入门,词汇量有限,很多词语还不会写,采用听、说、读、背、画的方式关注文本中新鲜的词语并进行积累是最佳的方式。

1.积累。课中当堂练习,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摘录,还可以和大家分享感受,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摘录这个词语、这句话。带着感情的积累与机械地背诵课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积累之后,还要让学生多读摘录的重点词,建立语言关联,学会运用。语言从积累到应用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言语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仿说。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可以以仿说为主进行训练,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四季》一课就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 _____,他对_____说:‘我是_____’”练习说话。《青蛙写诗》也可以让学生仿写《喜鹊写诗》:起风啦,树叶淅沥沥,沙啦啦。喜鹊说:“我要写诗啦!”柳叶飞下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天空中的小气球笑着说:“我能当个小句号。”大地上的小蚂蚁说:“我们可以连成省略号。”喜鹊的诗写成:“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在趣味盎然的仿说中学生把握语言范式,学会迁移运用。

3.写画。低年级学生还可以用“写+画”的形式练习写话,先写再画,或者先画后写,写画结合。可借助文本句式进行“写画”。如《四个太阳》:“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画太阳吧:我画了一个

太阳,送给_____,阳光_____。”学生兴致盎然,想象独特。写、画结合,相得益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

二、观察细写——童真味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必由之路,是写作的起点。观察是通过眼、耳、鼻、口、手等感官去接触对象,并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的直觉过程。观察越仔细,越深入,形成的表象就越明晰,储存的记忆也就越牢靠。由此可见,在低年级观察对写话显得尤为重要。

1.静物观察。静物观察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按照一定的顺序,调动看、听、闻、摸等手段观察,把获得的信息和直观的感受或联想具体写出来。如《我爱吃的水果》教学中,先将水果装入袋中,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猜是什么水果,谈初步感受。再观察外形,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说水果:西瓜穿着一件       的衣服;圆圆的西瓜像       ;切开西瓜闻一闻,闻到       ;瓜瓤的颜色       ,尝一尝       。提醒学生用上魔力宝宝“像”字来说句子。还可以出示教师的下水文,让学生模仿再创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水果名片。

2.人物观察。观察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显著特点,这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可以和游戏结合,在游戏中观察人物的不同表现,抓细节进行观察。如,让学生观察吃东西的画面,就要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表情变化。这样演、写结合,关注细节,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动词的体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

3.动物观察。观察动物是学生习作最为喜欢的形式之一。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饲养小宠物。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小宠物每天的生活习性、喜好,并选择观察中的趣事来写。这样的饲养日记串联在一起就是很好的系列习作。

三、绘本想象——创新味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绘本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创作写话,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自主地说话、写话,富有童真、童趣,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表达。

1.选读绘本,读写创作。教师可选择优秀的绘本作为范文,与学生边读边创作,注重用上文中的句式来仿写。如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并模仿文中小动物的对话句式来说话:小猪还想变成谁?会遇见谁?说了什么?请大家用绘本中的句式进行说话:“我是 _____ 。”“你不是_____,你是 _____。”在学习绘本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新的思维创作,他们往往会脑洞大开,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想说、会说、乐写。

2.选画绘本,读画创作。基于学生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绘本,让学生边读、边说、边画,不失为提高读写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在阅读《彩虹色的花》绘本故事时,就可以让学生动笔想象并画一画:“还有谁遇见了彩虹色的花,他需要哪些帮助?结果怎么样呢?”学生可以先画后写,采用配画的形式创作绘本。这样有创意的童话体表达,让学生体会到了当一名小小绘本创作家的乐趣,尝到了创作的甜头。

四、实践创作——乡土味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儿童越接近思想和语言的源头——越接近周围世界,他们的言语就越丰富生动。”在人类创造各种精神产品的过程中,心灵活动是其精神劳动的集中表现,所用的精神产品都是经过心灵活动才被创造出来的。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写话训练也是提升写话水平的妙招之一。

1.在劳动中写话。教师可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劳动课程对学生进行写话指导。在学校里开辟一小片菜地,这里就是学生幸福劳作的乐土。买些菜种子,把学生带到试验田,锄地、浇水、撒种,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以写话的形式记录下来,分享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这样经过实践体验写出来的语言原汁原味、生动有趣。

2.在研学中写话。结合家乡的特点,借春游的契机,笔者带着学生到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廉村研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游古堡、走古官道、观古码头、参观古民居等,欣赏民俗文物,感受历史传统文化。当然,低年级学生还小,可以让他们记录下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简单说话即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近自然,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3.在探究中写话。关注传统民间手工艺、家乡特产制作等,在探究中写话。福安的光饼、油扇、糖画、茶叶都是很好的题材,可以让学生参与采茶、制作油扇,观看光饼的制作过程等,在观察探究中说话写话。每个学段探究的重点都有所不同,可以持续地进行观察、跟踪,感受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给写话带来灵感。

只有做真事、吐真言、写真情,低年级写话才能富有真味,才能多姿多彩。

【注:本文系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21-055)的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