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不移凌云志 一星萤火照古今

作者: 侯曙光

【教材解读】

《囊萤夜读》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共有两句话,33个字,语言高度概括,事例新奇生动。第一句话仅用了8个字就总结了车胤谦逊有礼、勤学不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的特点。第二句话用具体事例说明车胤是如何勤学不倦的。文中有两个地方学生朗读时容易出错:“胤/恭勤不倦”容易错读成“胤恭/勤不倦”;长句子“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中的“盛(chéng)”“数(shù)”两个多音字的发音容易读错。课后习题“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胤恭勤不倦(疲倦)。家贫不常得油(    )”,给学生介绍了用组词法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中有些字古今义变化不是很大,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意思,如“名(名字)”“返(返回)”“倦(疲倦)”“勤(勤奋)”“贫(贫穷)”等,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胤”字,通过朗读会认“恭”“勤”“焉”3个字;识记“囊”“萤”等生字,能规范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组词等方法,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了解课文用具体事例凸显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4.拓展阅读《孙康映雪》《凿壁偷光》两篇文言文,进一步感

受勤奋好学是优秀的人共同的

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出主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映月读书》的故事。南北朝时,南朝齐有一位名叫江泌的读书人,家里非常贫穷。他白天给人家斫削木鞋底养家糊口,由于无钱买油点灯,晚上就在月光下读书。夜深月移,他就爬上屋顶读书,有时困乏了从房顶跌落下来,他就再爬上屋顶继续看书。年长日久,他的学问大有长进,成为了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同学们,你们想对江泌说些什么?

2.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则古人勤奋读书的文言文小故事。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囊萤夜读》,注意“囊”的写法,横画比较多,写紧凑点字就好看。

3.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①的内容,说说课题的意思。

(生交流:用白丝做的小袋子装萤火虫,晚上用来照亮读书。)

4.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后就

能知道车胤是如何刻苦读书的。

二、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评价,指向字音的正确性。重点指导“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中的多音字“盛”“数”的读音。

2.同学们,读好文言文的停顿,文章的意思大概就能理解了。听老师朗读课文,你们用斜线在课文中标注停顿的地方。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生练习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停顿。)

3.小结:朗读文言文,有标点的地方要读出停顿,特殊句子和长句子要根据意思读出停顿,语气助词“焉”读音要长一点,这样就有了古人的味道了。

4.同学们,课文只有33个字,

两句话。我们试着用3分钟把课文背诵下来吧。

(同桌相互检查,并在书上标星。评价标准:背诵正确、流利得三颗星;背诵正确但不流利得两颗星;背诵有掉字、错字、不完整得一颗星。)

三、多种方法,读懂内容

1.借助注释,运用组词等方法明白句子的意思。

(1)同学们,看注释是理解文言文很重要的方法。如“胤”就是车胤,古人写文章只称呼人的字或号,表示尊敬。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还有一种方法——组词法。同学们,看“勤”和“倦”分别可以组什么词?(生交流:勤奋、勤学;疲倦、困倦。)

(2)运用这两种方法说说“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的意思。(生交流:车胤谦逊有礼,勤奋学习不知疲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的意思。(生交流)

同学们,这句话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

(生交流:这句话是详细描写车胤是如何囊萤夜读的。)

“练囊”和“囊萤夜读”中两个“囊”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生交流:“练囊”的“囊”指布袋,是名词;“囊萤夜读”的“囊”指用袋子装的意思,是动词。)

(4)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秋天的晚上,车胤想看书,可是没有油灯照明,他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做呢?

冬天的晚上呢?他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做呢?

2.同桌相互讨论车胤是个怎

样的人。(生交流:车胤是个勤奋好学的人,爱读书不知疲倦的人,是个学识渊博、通晓事理的人……)

3.如果你是车胤的亲戚朋友、

邻居,会怎样夸车胤?

(生交流:我想这样夸车胤……)

4.同学们,请用5分钟时间把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词记下来,一会儿进行听写。

(听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贫穷”“以夜继日”“焉”。评价标准:全部正确、端正、整齐,得五颗星;有1个错字或漏写1个字,得四颗星;有2个错字或漏写2个字,得三颗星;有3个错字或漏写3个字,得二颗星;有4个错字或漏写4个字,得一颗星。在错字旁边写一遍正确的字。)

四、梳理结构,体会写法

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第一句话“恭勤不倦,博学多通”概括了车胤的哪几种品质?

(生交流:谦虚、勤奋学习、不知疲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等。)

(2)第二句话主要说明车胤的哪种品质?

(生交流:勤奋学习、不知

疲倦。)

(3)我们不要具体事例可以吗?

(生交流:没有具体事例,文

章就没有说服力。)

(4)“概括+具体事例”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交流:用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车胤刻苦读书的优秀品质就栩栩如生,真实感人。)

2.唐朝宰相房玄龄等人给晋人车胤写传记时,只用了“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八个字就高度总结了车胤的多种品质。课文节选了一部分,只列举了“勤学不倦”一个例子。假如让你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车胤优秀的品质,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举例?

(生交流:可以从谦逊、学识渊博、通晓事理等方面来举例子。)

五、拓展阅读,感受品质

1.同学们,除了车胤以外,我国古代还有很多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克服种种困难刻苦读书。老师给你们分享两篇文言文小故事,请你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出示)

《孙康映雪》: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艺文类聚》

《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西京杂记》

(1)简要介绍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孙康、匡衡、车胤三个人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交流:家境贫穷,创造读书条件,刻苦读书。)

2.同学们,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无论生活环境多么艰苦,他们都会想办法战胜困难,持之以恒地勤学苦读,最终都学有所成。

车胤捕捉的萤火虫发出的光虽然微弱,但足以照亮他勤奋学习的路。这道光穿越千年,给无数个像车胤一样有理想、爱读书的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老师读了这篇课文后,写了一首诗表达了感受。

秋草池塘暗丛生/月黑露冷自飞行/贫贱不移凌云志/一星萤火照古今。

六、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把《囊萤夜读》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3.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预学下一篇文言文《铁杵成针》。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