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语块教学法对英语读后续写水平的提升策略探究

作者: 衡方方

作者简介:衡方方(1986~),女,汉族,江苏邳州人,江苏省徐州市矿大实验学校,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中比较新颖的题型,考查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然而,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读后续写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语言表达单一、情节衔接不畅、思维逻辑欠佳等。文章以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1中的“comfort food”为例,论述思维导图语块教学法如何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语块教学法;读后续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1-0115-04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之一,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属于必考科目之一。伴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深入,读后续写作为其中一类题型,通常是以作文形式出现。作文续写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文章信息完整,需要学生提炼出文章要点的同时又能够给续写留出余地,使文章情节有起伏、逻辑清晰等,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传统写作方法(固定的英语句式)已无法满足读后续写的标准。因此,亟须探索一种有效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

一、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现状分析

(一)词汇量不足

在高考中,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题型注重考查学生词汇量、生词判断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词汇量积累不足,极易出现“上下文不连贯”“题目看不懂”和“语义理解错误”等情况。从而导致在续写环节无法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原文的含义,进而影响到续写的质量。

(二)语法错误

由于英语这门学科所涉及的语法规则和固定句子搭配较多,如何在众多的语法规则和固定搭配中找出适用的句型成了读后续写中的一个难题。如果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掌握不熟练,将导致在续写过程中出现语法和句型使用错误,进而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性不强,影响阅读效果。

(三)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

学生在读后续写过程中,如果对整个故事情节缺乏把控,将导致续写部分与原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甚至出现跑题的情况,从而使文章连贯性不强。

(四)表达方式单一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部分学生会以背固定句式作为作文写作的方法,如“One of the tallest iron towers”“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和“Whats far more important is that...”等。如果学生在读后写作过程中,事先所准备的句式用不上或强塞不符合要求的句式,会导致表达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段,使得文章吸引力不足。

(五)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受所处地理环境、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国家在餐桌礼仪、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如果对原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将导致在续写时无法充分地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如英国的餐桌礼仪中,不要称下午茶为“high tea”,而是“afternoon tea”或“teatime”。

二、 思维导图语块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能够将复杂的信息和想法以结构化、层次分明的方式呈现出来。它通过树状结构、节点、关键词等元素,将提炼出来的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关联,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等,从而在写作中更好地进行构思和表达。

(二)语块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语块教学法强调将语言学习聚焦于固定短语、常用表达和句型的学习,如“in the long run”“on offer”“be curious about”等,而非单个词汇或孤立的句子。这种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预制语块,学生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三)思维导图与语块教学法的结合

思维导图和语块教学法在理论上可以相互促进。将语块教学法融入思维导图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表达方式和结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和关键信息,再通过语块学习的方式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最后再将这些表达方式和句型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 思维导图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一)阅读理解

在读后续写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阅读材料为选择性必修一Unit 1(译林高中英语2020版)的Reading部分文章,主题为“治愈系食物”。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阅读理解任务:

任务一:梳理文章大意

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了解治愈系食物的定义和特点。在阅读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结果,从而借助问题去梳理文章脉络。问题如下所示:

— What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will talk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 What foods can have an impact on your feelings?

任务二:提取关键信息

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将其分类,如你吃到什么食物让你感受到开心、怀念、思乡等情绪。

任务三:分析文章结构

在阅读前,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组织论据和阐述观点的。如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说了什么?并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任务四:理解作者观点

在读后续写中,理解作者观点是写作关键。只有学生彻底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才能在后续的写作中牢牢把控文章核心思想,不易偏题。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食物能改变心情的态度和观点。在文章中,作者认为治愈系食物具有改变人的心情的作用,能帮助人回忆起所爱之人、所爱之物、所爱之地的快乐往事。因此,学生理应把控作者的核心思想观点——治愈系食物能帮助人消解不良情绪,从而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

任务五:思考启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思考对学生而言,哪些是治愈系食物,即便没有,也要学会改善情绪的方法。在完成阅读理解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和观点。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为接下来的读后续写做好准备。

(二)预制语块准备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对思维导图语块教学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并准备好相应的预制语块。对“comfort food”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预制语块:

1. 食物简介语块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食物、节日相关的语块,如“Eating moon cakes 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Eating Zongzi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Eating rice dumplings on the Lantern Festival”等,将节日与食物相关联,通过食用治愈系食物,达到表达情绪的作用,如中秋节吃月饼,一方面是表达团圆,另一方面是表达思乡之情,都可以消解不良情绪。因此,这些语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做好准备。

2. 因果关系语块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表达因果关系的语块,如“cause”“because”“so”等,这些语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对比和比较语块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表达对比和比较的语块,如“More serious than...”“More important than...”“Compared to...”等,这些语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观点。

4. 描述性语块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描述性语块,如“Be aware of the dangers contained within it”“It is a very important tool”“It can dissolve negative emotions”等,这些语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治愈系食物(尤其是含高卡路里的食物)有两面性,不要过犹不及。

5. 解决方案语块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表达解决方案的语块,如“Measures should be taken”“To control the balance point within it”“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等,这些语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准备这些预制语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思维导图制作和写作做好准备。

(三)思维导图与语块结合

在完成语块学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和所学语块,进行读后续写练习。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情节发展,尝试用所学语块丰富故事内容,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提高读后续写水平。以下是学生所续写的文章:

Paragraph 1: What kind of food in your mind can bring you a joyful feeling, and are there any stories to tell? For example,  When I was a child, my favorite thing to eat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was a milk candy. Because it was specially brought back by my father from afar for me and my younger brother. I used to not know what it really meant, but now I understand that it was my fathers love for us. Whenever I am in a bad mood, I choose to peel a piece of milk candy and stuff it into my mouth. The strong milk aroma and sweetness make me feel very relaxed, as if my father is still by my side living, studying, and encouraging me. However, we will eventually grow up, and we need to slowly get used to the fact that our loved ones are not by our side.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