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刘金玉

作者简介:刘金玉(1983~),女,汉族,山东临沂人,临沂第三十二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

摘  要: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育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该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文章首先探讨了情境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基础,包括其背后的教育哲学和语言习得理论,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以及学生参与度的个体差异等。最后,提出了几种优化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策略,如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工具、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活动,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希望可以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7-0095-05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竞争力。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语言教学策略,其核心在于提供一个富有情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这种方法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培养。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仍面临着资源、教师素质、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情境教学法的教育理论

情境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基础植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这个框架下,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情境教学法提倡在真实或者模拟的语境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沟通和使用,以此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内化。这种方法认为,语言的学习应当与具体的语境紧密相连,通过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语境中进行角色扮演、问题解决和完成任务,从而实现对语言的自然习得。此外,社会文化理论也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理论支持,特别是其“近端发展区”理论,强调在成人指导或更有能力者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达到原本独立完成时达不到的水平。在这种指导下,情境教学法倡导教师创造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情境,通过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超越当前的能力水平,达到新的认知和语言水平。因此,情境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反思,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这种转化过程是由内而外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语言习得与情境教学法的关联

语言习得与情境教学法的关联体现在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一种自然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交际能力理论,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解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一个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使用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和实践新的语言形式,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和变化,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化和巩固。情境中的互动和任务驱动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输入(input)和必要的输出(output)机会,这与斯蒂芬·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相呼应,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在接受稍高于自身语言水平的输入时最为有效。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输入,同时,鼓励他们进行尝试和表达,也为输出创造了条件。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念相契合,它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探索和交流来“发现”语言规则,而不是被动接受抽象的语言知识。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互动,不断构建和重构语言知识,这种主动的学习过程更贴近自然语言习得的路径,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

(三)情境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和实施手段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传统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语言知识的直接传授和理论讲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主要是对语法规则和对词汇进行积累,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学生能够在纸上解答语法题目,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而情境教学法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强调通过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来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学习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一连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学生不是单纯学习语言,而是通过使用语言来完成任务,这种“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更有助于语言习得。另外,情境教学还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相互的帮助和沟通中提高语言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同时,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感和认知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使语言学习过程更加动态和富有创造性。

二、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与环境的限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时,教学资源与环境的限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初中缺乏足够的物质和教育资源,难以创建一个充分模拟真实英语使用情境的环境。例如,学校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获取高质量的视听材料、交互式电子设备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而这些都是构建生动英语学习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受地理位置或学校规模限制,学生可能很难接触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难以与这些人交流。而这种实际的交流不仅能够提供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此外,传统的教室布局和固定的课堂模式可能也不利于实施情境教学,因为它们限制了学生的互动和角色扮演活动。因此,由于教学资源和环境限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面临着显著挑战,需要教育决策者、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创新和整合资源来克服这些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真实的英语学习体验。

(二)教师专业素质与方法运用的局限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力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尤其关键。首先,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够设计和创造真实或模拟的语言学习情境,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创造力和良好的班级管理技巧。然而,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可能在课堂设置、活动组织和学生参与激发等方面存在不足。此外,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工具和互联网资源,以及能够处理现代技术可能带来的各种教学挑战。由于缺乏这些技能,一些教师可能过度依赖传统的课本和教学方法,无法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同时,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语言使用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这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很多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业发展未能得到有效支持和持续更新,难以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价值。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情境教学的方法运用能力,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采用定期的专业发展培训、教学研讨和实践交流等方式。

(三)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的个体差异

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及其学习效果的个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获得同等程度的提升。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和先前的知识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对情境教学的参与程度。例如,内向的学生可能在公开表达和角色扮演活动中感到不适,而外向的学生则可能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也受到课堂外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支持、同伴互动和社会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不均衡,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情境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但是这种积极性往往需要一定时间培养,特别是对那些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法时,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如个性化反馈、适应性任务分配和小组合作学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创设教学情境:

步骤一:情境引入。在导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丢失物品的图片,以及“失物招领”公告板,创设一个校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到自己身处该情境之中。

教师:(展示铅笔的图片)look what I found on the floor today. Is this pencil yours?学生会围绕这个物品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提问和回答,例如:“Is this your pencil?”“No, it isnt. Its hers.”

步骤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如失主、拾到物品的学生、班主任等。每个角色都需要使用单元中的目标语言来进行交流,比如,询问归属、表达感谢等。

学生A:(扮演拾到铅笔的学生) Excuse me, is this your pencil?

学生B:(扮演失主的学生) Yes, its mine. Thank you!

学生C:(扮演另一位学生) No, its not mine. Maybe it belongs to Tom.

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练习目标语言,同时,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为他们提供实际使用语言的机会。

步骤三:情境延伸。为了增强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引入更多的类似物品,如书包、尺子、橡皮等,进一步练习并巩固相似的对话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散布一些学习用品,让学生进行一次“寻宝”活动,找到这些物品并用英语询问同学们是不是他们丢失的物品。

学生D:(找到一个橡皮) Excuse me, is this your eraser?

学生E:No, its not mine. I think its Annas.

通过这些步骤,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也可帮助他们理解并记忆新词汇和表达方式。此外,这种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与信息技术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融入对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特别是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以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This is my sister.”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技术如何增强情境教学法,使得学习更加生动和高效。

第一,多媒体提供的视听材料能够创建一个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关于家庭成员介绍的短视频,其中包含了本单元的核心句型“This is my...”。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不仅能够听到准确的发音,还能通过非语言信息如肢体语言、表情等更深入地理解对话内容。

第二,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性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智能白板或者平板电脑,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如拖放练习,让学生将图片与正确的家庭成员名称相匹配,这样可以立即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加强他们对单词和句型的记忆。

第三,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教学提供了更多辅助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在线词典查询不熟悉的单词,或者访问英语学习网站练习。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家庭电视剧的片段,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剧中情境,进一步提升语言技能。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文化背景知识。以Unit 3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家庭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家庭结构和称呼方式,从而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