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 侯金霞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基于阅读教学过程,推动核心素养理念有效落地。随文练笔作为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以形式灵活、内容简短、自由度高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随文练笔教学的开展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完善学生语文思维、增强学生积累意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重视对随文练笔教学的有效研究,以此推动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稳步提升。文章从随文练笔的概念分析入手,浅谈随文练笔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分析当前随文练笔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落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阅读;表达;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9-0032-05
语文课程是推动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核心课程,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习得语言,更要引领学生会说善用,通过语言的娴熟表达运用,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融合随文练笔这一形式,可引领学生加强语言运用综合实践,在练笔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同时让学生进行文字运用层面的多元尝试,助力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均衡发展。但当前很多小学生在随文练笔中存在语言表达意识不强、下笔不知所云等问题,如何有效组织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练笔热情,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 随文练笔的概念分析
练笔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创造性表达的一个过程,通过练笔能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以练笔成为人文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随文练笔,顾名思义就是结合阅读的文本,让学生分析阅读内容,表达自己所感所思而开展的一种与文本相呼应的练笔形式。
随文练笔融合于小学语文教学,可助力学生有效理解文本内容,切合学生学情特点,进行灵活的练笔训练,随文练笔对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具有重要助力。作为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随文练笔可结合文本的体裁、语言结构进行有效的扩展。补白、创写、感悟或仿写,都可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勾起学生生活随想,促进学生进行创意联想,对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文练笔已成为当前提高学生学习创新性、拓展学生学习思维、凝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文本理解的重要形式。
二、 随文练笔的主要形式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练笔形式,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学习中的表现,随文练笔开展的形式较为灵活,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所采取的随文练笔形式,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仿写练笔
仿写是随文练笔采取的最主要形式。仿写包括对词语的仿写,如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ABAC、ABAB、ABB等词语仿写,提高学生语言积累水平。小学阶段学生生活经验有限,表达能力薄弱,进行仿写练笔可强化学生知识记忆,让学生掌握语文表达的有效形式,为学生今后的语文综合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仿写练笔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字词的仿写到句式仿写,后续还可让学生进行段落及篇章仿写,循序渐进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引导学生学会借鉴阅读文本,积累修辞手法,掌握谋篇布局,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仿写随笔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可引导学生从不会写到尝试写,最后通过创造性写,让学生在字词积累、句式表达、段落构造、篇章立意等多个层面循序提升,助力学生掌握完整的写作模式。
(二)拓展练笔
拓展练笔就是在文本阅读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灵活的拓展性表达。拓展练笔需与文章主题相结合,可让学生在留白、改写、扩写等多个方面尝试进行延伸性表达。以留白仿写为例,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很多优质文本。其中有的在情节叙述、故事推进方面进行了大量留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延伸、思考、想象、补充。让学生围绕留白文段尝试进行补白练笔,有效补充故事的结尾,进一步丰富故事的情节。留白练笔还可以让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尝试分析人物心态,把握文章情感主线。通过对留白的扩展补充,提高学生细节提炼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对主旨大意的把握。
改写也是拓展练笔的一个重要形式,改写就是将原来的文本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例如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会学到很多雅致的古诗词,它们用简练的文字表现了优美的意境与丰富的画面,在古诗词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改写,加入自己的想象、联想将一篇古诗词有效扩充。让学生进行练笔实践。可以让学生阅读获得更为丰富,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此外,结合一些优质的故事性文本,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扩写,进一步丰富故事情节,并让学生模仿其中的趣味性语言进行大胆创新,如《青蛙卖泥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情节扩写。想一想,小青蛙还与哪些小动物之间进行了美好互动,又发生了什么精彩故事。这些都是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增强学生观察意识、完善学生学习思维的重要方面。拓展练笔带有极大的灵活性,可让学生领略创作乐趣,为学生独立表达提供更多创意。
(三)感悟练笔
感悟练笔也是语文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感悟练笔是指学生在文章阅读后会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要能抓住学生的动情点,引导学生有效表达自己的感悟。例如结合文章传递的核心要义,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并将语文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有效融合,促进学生有效完善语言思维行为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本就蕴含丰富的哲理。在生活中学生也有类似的经验,结合阅读感悟,可以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助力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用心教导。还有很多文章结尾处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结合对故事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结局扩写或表述自己的美好情感,让学生有效表达自身与文本的共鸣,进一步丰富练笔的形式。
三、 随文练笔的特点分析
随文练笔作为一种读写结合的重要表达形式,与长篇大文本写作相比,其带有独特的特点。
(一)篇幅简短
与长篇大作文相比,随文练笔是一种小练笔形式,其篇幅更加简短,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是随文练笔的重要形式。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不需要像作文一样有复杂的结构,也不需要围绕一个点进行大量的阐述分析。随文练笔选题较小,在题材内容方面的要求也比较灵活。随文练笔注重的是有感而发,实现练笔与文本的有机融合。随文练笔对结构的完整性与表达的严谨性没有严苛要求,所以随文练笔篇幅简短、形式灵活,较受学生欢迎。
(二)内容精练
随文练笔作为一种小练笔形式,伴随阅读同步发生。随文练笔的角度切入点较小,且与文本紧密相关,在表达过程中体现出内容的精练性。随文练笔可以围绕一个场景而展开,让学生进行该场景的联想,尝试融入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或者想象其中发生的对话进行情感表现。随文练笔体现出内容的精练性,表达的对象相对具体,训练的针对性也比较强,学生容易在随文练笔中打开思维。
(三)形式灵活
随文练笔还有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它的形式非常灵活。从低年级阶段的词语仿写、句式运用到中年级阶段的小段落仿写,以及高年级阶段篇章仿写,都属于随文练笔的重要形式。随文练笔既不像固定题目的作文,对中心有很高的要求,也不像日常说话,体现表达的随意性,随文练笔是介于正式文本与口语表达之间的一种灵活形式,在题材、篇幅、情节等多方面都没有很高的限制。随文练笔可以让学生加入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表达与作者的共情,还可以尝试进行题材的改写、情节的扩写,结合文中的一些图片,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随文练笔的形式灵活,切入点多样,非常容易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望。
(四)时间自由
随文练笔的落实,带有时间层面的自由性。随文练笔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学生围绕课内文本进行随文练笔写作;也可以与单元主题相契合,在整个单元完成后让学生进行练笔表达尝试;随文练笔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阅读的文本,进行有效的练笔尝试。随文练笔更好地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在课内课外多个阶段、多个场所、多种学习过程随时发生。随文练笔的时间带有灵活性,学生可自由决定篇幅的长短和表达的形式,更容易培养学生练笔表达的兴趣。
四、 当前随文练笔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文练笔形式灵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随文练笔教学落实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做好针对性分析与指导。
(一)学生对待随文练笔的态度消极
随文练笔是引导学生自由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当前很多小学生对待随文练笔的态度比较消极,在随文练笔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很多学生对随文练笔不重视,单纯当成一项作业任务敷衍潦草应对。学生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不重视遣词造句,也不能表达自己的细腻情感。还有一部分学生对随文练笔具有抵触心理,生拼硬凑字数,学生不具备主动记录的热情,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二)学生语言积累运用能力较差
随文练笔教学的落实,不是简单地对原文本进行抄写,而是需要在学生有一定语言积累量的同时,对照已经阅读的文本,用自己的个性语言来进行类比说理与情感分析。随文练笔既需要学生充分熟悉已经阅读的文本,还要融入自身经验,尝试条理性叙事,所以速度练笔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积累量,还要融入自己的个性思维,进行文本的语言组织。随文练笔既要整体连贯,还要与原文本表达的主题相契合。很多小学生语言积累不足,解读文本的能力较差,在随文练笔提取运用时就容易遇到障碍,随文练笔中表现出表达方式单调。还有一些学生有严重的口语化问题,这些都表现出学生语言储备量不足,语言应用能力较差。
(三)学生创新表达能力欠缺
随文练笔篇幅简短、形式灵活,但是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也会有所体现。当前,在小练笔过程中,很多学生思路打不开,表达不自信,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思维创造性较差。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对文本解读不足,联想能力较弱。在文本阅读时,学生头脑中没有出现相应的画面,缺乏美的认知,所以在仿写、借鉴、延展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得不到拓宽,也没有发现美、表达美的意识作支撑。学生在随文练笔中既缺乏真情实感,对原文本的感知能力也不是很强,这些都导致随文练笔训练成效不佳。
五、 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落实的有效建议
随文练笔对增强学生语言运用意识、引领学生进行有效仿写、激活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谋篇布局能力具有重要助力,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重视随文练笔训练的有效落实。挖掘多元阅读资源,鼓励学生循序开展随文练笔尝试,为学生语言表达进一步拓展空间。
(一)做好语言分析,引领学生仿写练笔
随文练笔教学中,仿写是非常基础的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品质,在随文练笔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先要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充分解读,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品位语言在具体语境下表达运用的效果。在让学生深度体验品味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尝试进行有效练笔,可为随文练笔教学降低门槛,也能引导学生有效借鉴作者的精彩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审美表达热情。
以《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本为例,文章第一段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后续围绕风、水、动物,紧扣“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表达。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字词解析入手,品味作者语言表达之美,如围绕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作者用到了“微风拂面”和“狂风吹起”两组相对的词语,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巧妙之处?作者在表达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让学生尝试找一找有没有类似的词语进行句子的仿写。还有后边水的声音,作者用到了大量拟声词,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在什么情境下听到的,当时发生了哪些精彩的故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听过的美妙声音,尝试进行仿写训练。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让学生想一想大自然中有哪些鸟儿?它们发出了怎样动听的声音?尝试加入拟声词和联想想象,让文本表达更具力量。这样的随文练笔,可以让学生在品味美妙语言的前提下,有效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融入学生生活经验进行创新表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作者的一些巧妙表达方式,并融入自己头脑中的精彩词汇有效遣词造句,写出精彩的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