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开展及提升策略探讨

作者: 林甘来

作者简介:林甘来(1971~),男,汉族,福建漳州人,东山县岐下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尚小、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并不是非常丰富,想要学习好数学这门学科,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按照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加强关注与重视,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加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去,从而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因此,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开展和提升策略进行认真分析,以作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开展;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8-0079-05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非常好奇,在具体学习过程当中,容易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所以教师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游戏竞争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这种具有抽象性特点的知识加强理解和运用。在数学游戏竞争当中,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目标。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开展以及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一、 数学游戏活动含义

教师通过对数学游戏活动的作用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其完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游戏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通过教师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目光,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外,开展数学游戏活动,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是现阶段数学教师开展数学知识教授过程当中有效的一种方法。

二、 游戏化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

(一)直观性

抽象性是数学知识明显的特点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慢慢出现畏难的学习态度与心理,不能够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理解透彻,这时教师通过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就可以更好去帮助学生深理解数学知识内容。7~12岁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尚小,理解能力弱,如果教师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处在被动的角色当中,便没有办法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必然会对教学的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展现出来,能够深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其专注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二)循序性

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数学知识,如果只是依靠短暂的教学,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是非常完美。数学教学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和进行。教师将数学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融入游戏当中去,学生通过在游戏当中探究,不仅能够回想起以前学到的知识,还能够将现在学到的知识进行重复利用,举一反三,真正实现融会贯通。小学数学教师在游戏设置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好奇心等多个方面进行仔细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游戏的难易程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竞争性

为了能够将游戏教学的优势、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教师需要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仔细思考,并且认真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时机。借助游戏的竞争性和趣味性,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压力,提高其专注力,确保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当中的角色与位置,之后变得更加自信。

(四)娱乐性

游戏的娱乐性是非常强的,游戏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要学习特点全面了解,之后分析学情,依托游戏来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创建趣味性更强的课堂,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绝对不可以盲目设计。其一,目标性原则。游戏教学需要紧紧围绕在教学目标的周围来落实,不能够只是简单的游戏,需要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新颖性原则。需要对游戏的主要形式和内容进行不断更新,不要只使用一二种大同小异的游戏,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慢慢地出现抵触心理。其三,适应性原则。游戏教学需要满足不同年龄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要求,通过游戏教学,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开展数学游戏的重要性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研究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热情。任何阶段的学生,他们对游戏都没有太多的抵抗能力。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过程中,并且在玩乐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游戏设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将游戏与教育二者进行合理分配与设置,不要将游戏的时间设置过长,将精力放在学生喜欢的运动上面,不仅如此,与课本上面的知识进行充分结合,最终真正实现设计好的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当中获得学习知识。

(二)锻炼学生思维

因为个人差异,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一,有些学生有较好的思考能力,而有些学生水平还很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仔细思考,将教学与实际更好地联系在一起。例如,教师可以将有关“数列”的数学知识和游戏进行融合,让学生亲自去体会,并且掌握数列的意识,运用游戏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较大改变,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最终呈现出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三)激发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将游戏教学模式加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因为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大多都会通过几个人的合作来顺利完成,并且游戏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去完成游戏。

(四)端正小学生学习态度

游戏趣味性非常强,而且也有较强挑战性,小学生虽然说年纪小,但是他们的探索欲望特别强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当中,时间一长,学生便会在有效教学活动帮助之下,学会站在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在教师正确帮助之下,端正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五、 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并未理解数学游戏开展的重要性

数学游戏教学理念在我们国家发展的时间很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对其重要性也未展开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对数学游戏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导致数学游戏活动在课堂当中所占的比例较少,甚至出现形式化问题。

(二)未结合实际情况,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

数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数学游戏活动的设计进行仔细思考,并结合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以及具体需求。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丰富的数学游戏设计的经验,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缺乏一定科学性,对数学游戏活动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导致数学游戏活动作用无法被发挥出来,对课堂的有序进行也带来阻碍。

(三)学生纪律较差

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在数学游戏课堂上面,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偏差,所以教师出现“开始容易、结束困难”问题。具体游戏进行的过程也非常困难,课堂的纪律无法维持。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数学游戏活动展开期间,还需要制订出完善的课堂管理机制。但是部分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因为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常常会因为学生纪律差问题感觉到头疼,影响课堂的效率,甚至对课堂正常的进度都带来阻碍。

(四)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和调查之后发现,在游戏化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将自己作为了旁观者的角色,观察学生在活动当中的表现,并没有及时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甚至没有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导致游戏只是学生之间的游戏,所呈现出来的游戏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高质量的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需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进去,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帮助和指导,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六、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新课改要求:小学阶段的教学需要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需要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供帮助,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学习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小学阶段学校教学的目标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任务却非常艰巨,需要学校和教师为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也为其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小学阶段当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语文、品德与生活等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数学学科的性质与其他学科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前者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都非常关注,只有当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才能够为后面的理科学习打下基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教师,需要在工作当中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式进行仔细分析,并且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现在数学游戏活动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教师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秉承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将游戏教学方法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

(一)应用游戏,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有较强趣味性的课前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10的认识与加减法》一课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之前所学习的《1~5的认识与加减法》,让学生进行快问快答游戏。当教师为学生作出示范之后,学生迅速进入快问快答过程当中。这样学生不仅对之前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而且还对现在学习的内容有深入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游戏

将游戏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游戏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年龄的特点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思考,保证让游戏变得趣味十足,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游戏活动设计时,还需要对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有全面了解,之后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保证自己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开展时更为顺利,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全面掌握。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预先准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物体,之后进入教学过程当中去,确保游戏教育可以顺利开展。通过教师将相关的物体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之后指导学生去认识图形,并说出图形的正确形状。另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有关图形的物体,通过学生的仔细思考,学生便会说出有关形状的物体,例如,长方形的旗子、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色子等。

(三)对游戏化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小学数学课堂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和有限的,如果教师将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那么就需要对游戏化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保证游戏化的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在游戏化课程正式展开之前,教师需结合本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设计,掌握课堂的节奏。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一课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展开游戏化设计,突出学生的课堂当中的位置,让他们在游戏当中明白位置的重要性,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所处在的位置清晰地说出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并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即教师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座位当中出来,全部聚集到讲台上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排列,之后描述自己的主要位置,例如,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哪位小朋友。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当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游戏当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这必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