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响足球运球绕杆技术教法成因的策略探索

作者: 范毅星

摘 要:自从国家号召足球进校园后,中小学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前,足球运球绕杆被列为杭州体能素质检测项目之一,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校多年开展足球选项模块教学,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水平远没达到预设的要求。鉴于此,笔者通过选项足球课的教学,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提高高中学生足球绕杆技术水平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如通过触球部位与脚法等方面的技术调整,效果明显。旨在提高学生在足球的运球绕杆方面的水平,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足球;运球绕杆;教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4-0115-04

2018年杭州市教育局对体能素质检测项目进行了调整,足球运球绕杆射门项目纳入杭州特有的学生体测项目,将于2019年正式实施,纳入考核内容。本校开展足球运动已经多年,从各年级学生实施的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喜欢足球运动者比较少,究其原因是以前小学初中体育课接触足球机会较少,学生兴趣不浓,基础也差,课堂上练习不主动。如今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技术已经被纳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中,要通过考试就得硬着头皮练习,多练才是硬道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学法的运用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此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笔者对现行足球运球绕杆技术的教法已经过多年尝试,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法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上有一定的见解,与同行们分享、探讨,以期共同努力,提高足球教学水平和提高体测运动成绩。

一、 影响足球运球绕杆速度(成绩)的技术因素分析

基于足球绕杆测试要求,对测试办法进行分析认为,影响绕杆速度(成绩)的技术因素主要有运球脚法的选择、杆间触球频率与跑动速度、力量的控制等。

(一)选择因人而异的运球方法

由于部分高中学生初中段没有学过足球,整班的学生足球基础参差不齐。运球方法有正脚背、脚背内侧、脚内侧运球等三种,在测试中选择哪一种运球方法要依学情确定。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我们要考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学习过,以及掌握该技术的熟练程度如何。由于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得较少,除足球选项课的学生能上足球课外,其他学生平时基本上没有机会接触,学生整体足球运动水平较低。经过对学生已学的三种运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相对来说脚内侧与外侧运球脚的触球面积较大,有利于控制出球方向,能确保出球的准确性。在绕杆时,左右脚交替触球变向,动作简单自然,便于学生掌握,左右脚均衡的学生可以选择双脚脚内侧运球作为足球绕杆运球的主要运球方法。同时对部分单脚触球的学生,可选择脚内侧与外侧运球的方法。而正脚背运球则不建议使用。

(二)掌握基础的控球方法

从足球技术运用来说,运球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运球触球的快慢、力量关系到运球的方向和速度,控制球的方向是由脚与球的接触点用力的方向两个因素决定的,运球速度同时也受练习者移动的速度和足球运行速度快慢的影响。一个初学者其一要领会运球的技术要领,练习中要根据自身的运动素养来调整跑动的速度,在慢跑或快走中掌控球的行进速度,通过多次练习如要提高运球速度,就得改变触球的力量、部位方向,这样循序渐进地练习,慢慢掌握运球要领,提高运球的水平;其二着力改变运球方法,方法得体事半功倍,比如说在慢跑中采用拨拉球等技术,来改变运球方向,以达到熟悉球性、控制速度和纠正运球方向的目的。

(三)杆间触球与跑动的步频

体质健康足球绕杆运球的测试办法中,每根标志杆之间的距离是2米,起点到第一根标志杆为3米。比如在17米内设置8根标志杆,在这8根标志杆的距离内,限制学生在练习时触球的次数和跑动的步数,由走到慢跑逐渐加快,练习多了,就会养成了又快又稳运球技术。我们知道,每一种运球动作都是由跑动和推拨球(即考试方案中所称的触球)结合而成,由支撑脚踏地后蹬、运球脚前摆触球和运球脚踏地支撑三个阶段组成。运球速度的快慢与运球跑动的速度有关联,无障碍运球速度相对比较快,有障碍在运球过程中还得注意运球的方向,不宜大步幅跑动,推拨球力量也不能太大。考虑到在规定距离内进行绕杆运球,如果步幅过大,球速过快,很容易失控,造成犯规。因此,从理论上讲,为了做到既能加快运球速度又能将球控制在自己的脚下,避免出现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球出规定区域等犯规现象,应采用加快步频、减小步幅、适当增加触球次数的方式进行运球。

(四)运球方式的确定

在足球绕杆中,单脚运球和双脚交替运球是二种最基本的方式。对高中生来说,还是要依据学生的运球能力和考试办法来选择。绕杆运球全程采用单脚连续运球的方式不利于过杆后的变向,该运球方式在变向时需要改变运球方法,比如采用脚背外侧完成变向等,并且练习者要进行大幅度转向(体)才能使身体面向前进方向,大大增加了运球难度,更容易失误。对照体质健康测试中足球绕杆射门量化表,要想获得满分,就必须做到运球速度适中,运球时左右运行路线应该大一些,尽量不要碰触杆子。运球时最好是左右脚交替行进,用脚内侧改变方向,动作简单,变向又稳定。这种运球方式虽然对学生控制球的能力要求较高,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球速度,更有利于提高测试成绩。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心理素质

学生的素质虽各不相同,但都有学习探索开拓创新的潜力。关注学生的差异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因材施教是我们的出发点,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梯度式的教学评价。“急”和“怕”是我们学生普遍存在的两种心理,这种心理对学生技术的发挥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高中生心理活动活跃,易受外界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想得满分,技术又不稳定,故在测试中的失误率较高,教师看到这个情况,对这部分学生要多加个别干预,克服“急”的心理,同时对胆怯的女生多加鼓励,克服“怕”的心理。

二、 提高绕杆运球速度(成绩)的策略与措施探究

(一)提高认知理论与技能掌握

采用脚内侧运球技术练习时,重心平稳,向前跨的支撑脚应该在球的前侧方,微屈膝关节,上体随着变向而改变重心位置,运球脚外翻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该动作虽说相对较简单,但要真正掌握并在测试中运用,对平时接触不多的普通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1. 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午休时间在教室利用多媒体观看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地了解,同时多次播放慢动作视频,最重要的是了解运球的方法和技术特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照要领,练习运球的身体姿态、上下肢的配合、支撑脚的位置以及角球脚的部位等,让学生有个初步动作表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根据足球运球的内容,安排一些与运球有关的趣味性游戏,那样能尽早让学生熟悉球性,当进入基本内容时,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利用脚内侧通过左右移动来回推拨球,有针对性地不断强化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球性的目的,主要是为后面的脚内侧运球作准备。原地多次练习后慢慢过渡到走跑中连续运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距离内直线运球,待有些熟练后就途中放几根标志杆,简单地进行运球,最后可以在运球过程中做变向移动练习,一步一步提高运球难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展示,一方面,获得同学的评价,教师也要及时表扬技能好的同学;另一方面对掌握较差的同学究其原因。教师在评价时再复述运球的重点难点,既使学生掌握了技术要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正达到熟悉球性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

3. 提高脚内侧的运球水平。安排两人面对面地进行脚内侧推球,熟悉脚法,也可以在慢跑中行进间传接球,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相互观察和相互纠正。教师在巡查时多关注前摆触球脚与支撑脚踏地位置,严格要求学生按动作要领练习,对一些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4. 增加辅助练习。安排一些身体姿势与上下肢协调配合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提高协调性的目的,提高身体灵敏度。从感性到理性,正确理解技术要领,有效融入足球绕杆运动中。

(二)增强学生运球控球能力

足球绕杆运球射门测试机会只有两次,学生难免产生紧张的心理,导致犯规或失误。课堂上多做一些模拟测试的辅助练习,以测代练,熟能生巧,学生就能用平常心去应对测试。失误和犯规是导致学生的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失误主要有两个:一是球撞杆;二是球失控。绕杆运球要熟练,在运行中努力做好控制球,直线运球快速,绕杆变向慢速,做到速度与技术相统一,才能取得好成绩。平时体育课堂上还要注意学生体能素质的练习,提高速度、增强力量等,那样学生会随着运球需要适时改变推拨球的部位、注意身体姿势、运用一定力量改变运球方向。我们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每人一球,采用脚内侧向内运球,上一步轻触球,注意触球的力量,一般练习20次后两脚依次交换,也可以排“O”型的运球练习,一圈后换脚练习。要提高学生向前运球水平,控制好速度与触球的力量。

2. 两个人一个球,一前一后面对站立,一人脚内侧慢速向前运球,另一人后退消极防守,两人依次交换。教师要求运球者在绕杆前采用脚内侧触球,来改变运球方向,注意用力的大小,防止趟球过于太大,滚出测试区。

(三)建立绕杆运球合理触球节奏的教学方法

绕杆时要合理触球,触球频率和节奏会直接影响学生考试时的发挥情况。球速过慢时,增加触球频率。在模拟测试中发现,杆与杆之间2~4步触球一次节奏最稳定。

(四)形成固定运球路线的教学方法

足球绕杆运球练习是足球项目最基本的技术之一,课堂上根据体质健康测试的场地器材标准布置,固定练习路线,便于学生稳定发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脚内侧传球游戏。两个人一个球面对面站立,相距2~3米,进行脚内侧传球,先是慢速传球,慢慢过度到快速传球,前提是控好球,并注意触球的力量,这样利于学生在测试时运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沿“8”型标志线运球,每个转折点之间的距离为2米。这个练习首先要慢速运球,可以走、跑相结合,通过多次练习,提高控球的熟练性。

3. 模拟绕杆运球射门考试的练习,考试完全按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进行。课堂上根据事先布置好的场地器材先练习2~3次,主要是体验起动的基点、运球的路线、杆前绕杆变向点和终点运球切入角度,熟悉场地、体会运球线路与节奏、速度与触球的力量。

4. 心理干预,克服胆怯。男女生分班的模块授课方式,我们在课堂上经过观察,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场地,发现女生班绕杆运球技术的提升比男生班更快,一节课下来最后测试,男女生的成绩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的不稳定性比女生大。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强调测试有两次机会,男生力求一个“稳”字,第一次先稳定发挥,其次求快与突破,女生则相互鼓励,克服“慌”与“怕”的心理困难。

(五)加强身体基本素质

身体素质与运球成绩有很大的关联,比如:灵敏、速度、力量等,其中灵敏素质好在绕杆中成绩相对较好,运球变向时其身体的灵敏很重要,利于不断地快速变向。所以基本素质对绕杆运球技术的学习进程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绕杆中素质练习要结合步法与脚法等方面的技术调整,从而更快地提高运球成绩。

(六)在熟悉环境条件下模拟练习

场地与熟悉程度,也对学生足球运球技术的发挥有影响,比如,自然草地与人造草地对球的阻力不同,运球时力量的运用就不同,还有天气的变化,这些对运球技术的发挥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测试前让学生适应场地很重要,进行适应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