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龚淑贞

课题项目:文章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以共享区域游戏为载体提升幼儿自我规划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Q21-027。

作者简介:龚淑贞(1978~),女,汉族,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幼儿园中海分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 要:3~6岁的幼儿学习主要以直接经验为主,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积累经验。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天性得到尊重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学习是幼儿在学习和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道德素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和活动伙伴,在自由的环境中满足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促使幼儿发展个性,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文章主要研究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探索和实践策略,以求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主动学习;探索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0-0155-04

一、引言

幼儿园时期的学习是幼儿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形成基本认知、主动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对学习和生活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天性,为幼儿设置区域活动,依托自主区域游戏空间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文章以共享区域为例,区域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自主计划共享区域的创建,自主选择可以与别班幼儿共享的区域内容、自主规划场地、自主探索游戏玩法或操作方法、自主游戏、自主调整游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自主调控学习进程等。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区域活动的内涵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养成和手眼口协调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过程中实现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区域活动指的是在某个区域内、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让幼儿在自主参与中规划区域,选择游戏方式和游戏对象。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完成游戏,探索主题游戏的不同玩法并且在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控游戏进程,成为区域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能直接参与或者干扰幼儿的游戏行为,而应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大胆探究,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游戏,同时教师也要主动观察并记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向幼儿反馈在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帮助幼儿改正,促使幼儿发展主动学习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要与家庭建立联系,引导家长在幼儿的生活中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当幼儿在家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幼儿形成做事先计划的习惯,旨在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有计划的人,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区域游戏应用中幼儿教育的现状

区域游戏与一般的主题活动不同,更加注重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的空间和活动形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区域活动的效果和操作条件对幼儿园具有一定的要求。

很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能正确认识区域活动的目的和规则,认为区域活动只是一种游戏,存在好玩和娱乐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容易扰乱活动秩序,导致区域活动的效果不佳,幼儿在活动中技能和经验都得不到提高,区域活动成为一种表现形式。有的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保证安全的前提,幼儿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

部分幼儿园在设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设置的区域活动主题和形式过于单一,游戏设施、游戏材料等更新缓慢,活动板块不能灵活更改,限制幼儿想象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只能与自己班级的伙伴一起完成活动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幼儿与其他年龄段幼儿交往的机会,不利于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培养。

最后,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幼儿活动实施提出的建议不够科学,不能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意见和有效反馈,这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联系密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紧跟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

四、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

(一)活动内容缺乏挑战性

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需要在尊重幼儿天性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建立和规划区域活动,选择游戏方式和游戏对象,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主题,达到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和准备活动内容。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选择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内容,简单的活动对幼儿没有挑战性,过于困难的活动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范围,幼儿无从下手,容易打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不充分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了解活动规则,完成活动内容,获得知识和经验。教师在幼儿开展区域活动之前要为幼儿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方便幼儿在活动中操作。区域活动准备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经验准备主要是帮助幼儿了解活动游戏的大概流程和内容,认识不同材料的用途。如果幼儿在活动中缺乏经验准备,那么幼儿就不能顺利完成游戏任务,从游戏一开始就丧失信心,降低参与游戏的兴趣。

物质准备指的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等为幼儿准备材料,教师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层次性,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习能力需求幼儿的探究需求。数量的多少和类型的丰富程度以及层行性的分明程度对不同阶段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发展产生影响。

(三)教师认知和教学实践产生偏差

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有自主选择游戏主题、游戏方式、游戏伙伴,自主选择游戏进度和结束的权利,教师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可以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指引和支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过度关注幼儿的角色分配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过度参与了幼儿的区域活动过程。部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如何指导、何时指导、怎样指导的把握存在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也降低了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兴趣。

五、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科学设计区域活动资源

教师在为幼儿设计和开发区域活动主题的过程中要重视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和接受能力比较强,对直观性的事物接受能力更强,对具有逻辑性的事物幼儿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并且幼儿的兴趣时长是有限的,他们不能对一件事物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的资源中要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有吸引力。

在区域活动的设计和准备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园场地划为不同的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位置和场地大小制定不同的活动主题和游戏,投放不同类型的材料,并且教师要不定时更换区域的划分方式,更新游戏内容和材料投放,让幼儿对区域游戏保持新鲜感,保留幼儿的兴趣。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数量不必特别多,但是每种游戏材料必须具备一物多用的性质,方便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一种材料的不同用途并且不断开发新用途,为幼儿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提供空间。

比如在益智区域活动中投放多米诺骨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对应点数”“颜色对应”“花色对应”等游戏,引导幼儿在多米诺骨牌排列摆放中认识数字、颜色和花型。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多米诺骨牌的特点开发新游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

在确定了游戏主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第一次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进行改造,比如教师在第一次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在第二次区域主题更改中要及时更新材料,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师在选择投放的材料时要尽量选择颜色鲜艳的玩具,五彩斑斓的色彩对幼儿的吸引力更大,参与游戏的兴趣也更高。比如幼儿在美术活动区域投放的黏土等材料可以引导幼儿制作动物、植物等多种形式的创作,在之后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也可以进行创作,幼儿结合自己在活动中积攒的经验和生活经验,可能会想到贝壳、纸盒、瓶子、纽扣等,与教师一同收集材料,进行更多元素和形式的创作活动。

(二)尊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性

在区域活动开展中,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以发展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原则,根据不同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幼儿特点设计多元目标和游戏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需求和综合发展能力,促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共同活动中实现有效配合和成长,确保每个幼儿在自由区域游戏中个性化的发展。

比如在大班益智活动主题中,教师为幼儿设计了“寻找宝藏”游戏,在区域地面与幼儿一起绘制方格子,并且让幼儿自己设计藏宝箱、颜色卡片、寻宝线路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游戏规则,最后让幼儿自己选择游戏玩法。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都结束后,幼儿开始自主游戏。

这个游戏由中一班和大一班共同完成,两个班混合组成四支寻宝小分队,每支小分队都给自己想了一个队名,比如“奇兵队”“飞鹰队”“雄狮队”“神龙队”,每支队伍选择一个小队长,在队长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每支队伍为其他队伍的宝藏设计一个隐藏的地点,然后用不同的颜色卡片代表一种路径的走法,幼儿根据卡片颜色的规律寻找到宝藏的正确路径。

四支队伍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由其中一位方向感比较好的幼儿担任记录路径的任务,使用上下左右等标记将自己走过的路和方位标记出来,最后验证自己的路径是否正确,最后看四支队伍谁先找到宝藏,哪支队伍就获得相应的奖励。

幼儿在完成“寻找宝藏”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幼儿完成某个任务或者直接指出幼儿在游戏中的失误。而应该以朋友或者站在幼儿的角度与幼儿交谈,避免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只要幼儿的行为不影响游戏的顺利完成,没有影响其他队伍的活动,教师不能干预幼儿的活动,也不能训斥幼儿,也许这只是幼儿一种性格的表达方式。

(三)在区域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游戏的设计和开展是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生活学习能力和经验,开阔幼儿的眼界。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的生活经验越丰富,驾驭材料的能力越强,在生活中幼儿实践和探索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对区域活动的创新和发展也就会更加多样性。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设置“银行”“休闲书店”“理发店”“超市”等游戏区域,让幼儿在综合性活动区域中开展游戏。在这个游戏环节中,因为开展的游戏主题比较丰富,对幼儿的不同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开展游戏之前,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选择主题和自己的搭档。对数字比较敏感的幼儿可以选择银行、超市,对读书感兴趣的幼儿可以选择书店,对发型和时尚感兴趣的幼儿可以选择理发店。幼儿在综合游戏环境中能够明白每个主题不是独立存在的,比如“银行”为其他主题的顾客提供金钱,而其他主题的店长和服务员以及顾客可以将自己赚取的金钱存入“银行”。而“休闲书店”“理发店”“超市”为顾客提供不同的服务,获取收益,“超市”可以为“休闲书店”“理发店”“银行”的工作人员提供饮食和生活必需品等。在不同区域游戏的整合中,幼儿把社会不同领域和体系中的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认知。同时幼儿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不但要为顾客提供工作范围内的服务,还要解答问题,为问路的、换零钱的人提供服务,提高幼儿服务社会的意识。如果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教师不要急于解决,而是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尽可能让幼儿自己解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