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改试题方向,课堂教学素养发展的策略
作者: 郭维朱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当今时代,我国的教育工作为了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为创新当前我国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新时代、新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组成部分,而小学数学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会产生十分直观的影响,因此,我国教学工作中,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非常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国教育部门开始推进小学数学试题改革,通过对试题类型与试题视角的调整,促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文章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的数学试题改革作为研究实例,分析在试题改革的基础上,如何推动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试题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1-0001-0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判定标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具备将自身渊博的学识在实践中充分应用的能力。新生代对人才的全新需要,使得我国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其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学习情况,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极为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开始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推动试题改革,通过试题类型的调整,引领我国众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拓展教学知识涵盖的范围,在其中增设大量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试题改革中,小学数学学科的试题改革进行得最为深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效果也最为明显。对此,文章将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作为研究实例,对该小学数学学科试题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的影响,以及在试题改革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哪些可行的实践路径进行探析。
一、 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
(一)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这一学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数学学科是一切自然科学学科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中后,会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这些学科的形成发展,都是以数学学科作为根本基础的。为此,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更多的是一种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学习,所以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应以建立起完善的数学学科思维为主,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数学思维,对学生在今后高级的数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中才能够起到足够的帮助,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现阶段,我国工业开始走向高精尖领域,这就意味着我国社会中各个工业发展部门对优秀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由此就显示出,对学生而言,完善的数学思维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成为我国新生代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之一。
(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数学作为所有自然科学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其本身也有着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发现数学学科的影子。关于数学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具体的实例,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一件商品,购买者身上所携带的金钱往往与商品的实际价格存在一定的出入,就需要买卖双方进行金额的计算,这就是数学学科最普遍,也是最基础的应用。除此之外,社会发展中的各行各业也需要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用到各种数学知识,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就能看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由于数学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应更多地参考实际生活需要。然而,我国以往的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对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有效应用不是十分的重视。尤其是小学数学考试时的试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几乎没有任何的联系,学生虽然充分学习了数学知识,但却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的数学合理地进行运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能力的欠缺对学生在日后的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在我国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教学改革中,重点强调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的培养,以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对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这也成为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一项根本目标。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往我国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普遍都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指导方针,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对我国教育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我国的教育工作真正实现了平民化,我国的文盲率由此降到了世界最低的水平。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相继迈入高精尖领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我国各行业最新的发展需求,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各阶段教学工作中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教育开始逐渐进入素质教育的阶段。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满足我国新时期人才需求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会极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样是我国新生代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
二、 小学数学试题改革方向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生活化素材的引用
数学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数学这门学科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试题编制中,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人人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自己的身边可以看到数学问题,同样,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在小学数学试题改革中,充分取材于实际生活,在数学学科考试的题目中融入了大量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这一点在该校数学考试的试卷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
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的一次月考中有这样一道数学题:下图为日本三菱汽车的标志,在这个标志中一共有几条对称轴?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在这一题中,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在命题的过程中更充分体现出对生活实际的充分应用。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商品,很多国外的车企也看中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我国车企进行合资经营,三菱重工就是其中之一。三菱汽车标志应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拼接的形式,以对称性来突出标志的美感。而汽车标志也日益成为小学生讨论的主要话题。通过将汽车标志引入平时的试题当中,既能够增进学生对汽车标志这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了解,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着眼创设开放自主的平台
除了在试题中大量添加实际生活元素之外,在试题改革背景下试题的理性设计也变得更为大胆。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的考试题目中,不仅在试题中引入了大量的实际生活元素,同时也对目前考试的题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增加了部分开放式试题,打破了原有数学试卷题型的格式化,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了更充分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关于这一类开放型试题的设计,在该学校的数学考试的试题中有所体现。
例如,该小学于2021年5月末举行的月考中,有这样一道试题:
某居民小区建设信息化小区,共有720户家庭需要安装宽带设备。工程队工作12天后,已经完成了安装工作的40%,请你任选一个问题并解答:
(1)工程队平均每天安装了多少户?(2)还剩下多少户居民需要安装?
在上面的问题中,在引入实际生活内容的同时,对学生所需要解答的问题规定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这道题中共有两个问题,而学生只需要作答一题即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长处有选择地回答问题,在思维上获得了一定的解放。并且,在这道题中,对学生解答这道问题所需要使用的公式以及具体方法并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这样,学生就可以使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重视对学生数学专业素养的培养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重点强调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就使得学生如果只是单一地学习数学学科中的定理以及公式是完全行不通的,也不符合我国新的发展形势下对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小学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数学专业素质的养成,要真正形成完善的数学形象思维,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的数学实践中,处处体现着在试题改革背景下学校对学生数学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视。
例如,在该小学毕业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
随意挑选一枚硬币投掷3次,其中有一次硬币为正面朝上,而其余两次则是反面朝上,那么在下一次投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
A. 14 B. 13 C. 23 D. 12
这道试题重点考查概率的基础知识。这道题对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进行了充分的考查。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要注意题目设置的陷阱,在试题中主要的迷惑项就是3次投掷硬币的不同结果。在3次投掷硬币的结果中,有一次为正面朝上,其余两次为反面朝上,正、反面结果的比为1∶2,这就会使一些学生陷入一种思维悖论中,即硬币投掷反面朝上的概率要大于正面朝上的概率,进而选择错误答案选项B。而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即第四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无论硬币投掷的结果如何变化,硬币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投掷结果的概率仍然保持在第一次投掷时的12。这道题通过已知条件中有着高度迷惑性的描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专业素养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只有真正具备数学思维以及数学专业素养的同学才能够回答正确。
(四)试题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数学学科的学习,应该充分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在小学数学的试题改革中,也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最为典型的就是试题中对时代发展元素的展现。关于这类的试题,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的数学试题中也有大量的设置。这些试题类型繁杂,题型各异,难以单独举例。但这些试题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实体中有大量的时事热点因素,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相当于收看了一则新闻,从而使得学生对当今时事又增进了了解。
三、 试题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法
(一)通过真实生活素材试题增进学生对生活实践的了解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在数学教学的试题改革中,通过在试题中引入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使得学生增进对生活实际的了解程度。该校在试题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尤其在应用题部分,添加了大量的实际生活元素,学生做题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生活常识学习的过程。而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对问题内涵有更充分的理解,教师们也会在教学工作中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由此看,该小学通过试题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通过开放式平台创新学生思维
通过开放式的平台,试题改革工作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数学思维与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产生这一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开放式平台架构中命题人在考试中增设的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在试卷中的大量出现,使得学校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也要做出针对性的变革,教师要减少对学生标准答案概念的灌输,让学生以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态度解答试题。由此可见,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应用,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