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编程教学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作者: 叶雅惠

作者简介:叶雅惠(1985~),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五实验小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落地实施,在Scratch编程教学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小学学习阶段中,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形成有重要发展意义。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度,还能够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思维,更加有利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在现阶段的Scratch课程是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具体的教学对策,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Scratch编程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3-0009-04

信息素养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能够辅助对信息的评估、信息检索以及具体的运用。信息素养的要素主要包含信息的意识、技能和理论等方面。而信息高效的处理能力是核心内容。那么,在小学阶段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技能。因此,文章主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做详细的阐述。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进步,让人们更加依赖互联网信息,而且互联网技术也已经运用到各个领域当中。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开发的专门针对八岁以上小学生所设计的开源软件。通过点击与拖拽的方式实现编程,让学生快速掌握编程的基础概念。同时也是基于浏览器的可视化的编程语言,它使用大量的图片代替语言教学,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体会程序的设计理念,这一编程软件的开发和实际的应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信息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培养信息素养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清楚Scratch编程教学背景下,信息素养具体的概念。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技能和理论等方面。信息意识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意识;信息技能是通过信息技术用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信息理论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是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过程的基础知识。由此可见,信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信息技术的整体综合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对优秀人才的定义标准首先就是信息素养,这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定义的主要基础。教师要从小学生开始培养,要让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信息技术各个方面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培养信息素养,也就成为小学信息技术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在Scratch编程教学背景下,想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教学。但是,在目前的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具体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全考虑在内,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很不理想,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从而导致教学盲目的现象,让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现在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基本上都是以学习计算机技能为主,教师的教学为辅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实际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没有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会出现对理论的知识点理解困难,学习目标不清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形成较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培养信息素养的目标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

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很多学科都是在小学阶段才开始接触,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接受基础的文化知识,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传统理念中。由于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接收到的都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培养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地树立综合性的教学理念,依然是根据传统的枯燥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没有创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模式。在Scratch编程教学背景下,教师想要培养信息素养必须要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师要清楚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讲解了操作技能的运用方式,并没有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在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没有足够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因此,就不能很好地提升自身信息素养,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下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意识,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高效地与其他学科文化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发展。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创建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由于小学生比较爱玩又好动,性格都比较活跃,并且对未知的世界和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比较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其次,教师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创新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要在课堂中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进行小学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包括模拟和知识的掌握。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体验式的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小游戏将计算机的技能知识理解掌握,这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在知识掌握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存储和信息的获取方面的知识理论,并且都能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活跃性,将游戏小课堂深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这对小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中的应用小游戏的软件,将打字游戏放在课堂教学中,把金山打字通这款软件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进行打字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打字手法,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示范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制作不同的模板,让学生自己进行解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直观感受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媒体世界。例如,教师在讲“复制和粘贴”这一教学内容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在计算机上输入一个词语,然后执行复制命令再粘贴到另外一个地方,让学生看到教师通过移动鼠标就能简单地进行操作,这样的示范讲解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就会产生想要尝试的意愿。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益智的活动环节,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媒体画面,让学生亲身感受信息世界的变幻多姿,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探索的意识,更有兴趣参加学习。

(二)开展情景式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并且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的技能,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了解在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难点,通过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为顺利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打基础。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创建情景式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合作式学习,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分类,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共同进步。

例如,教师在进行“趣味编程:猜数字游戏”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将教学的课件进行总结,然后设计游戏的小程序,再随机挑选参加游戏的人员,将这些都设计完成以后,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通过筛选出的两名同学到讲台上体验猜数字的游戏,将两个人进行分工,一个人猜一个人进行记录。教师将计算机编程好的50以内的自然数,只要猜数同学完成一次猜数,系统就会给出“大、小或正确”的提示音,然后另一位记录的同学要及时记录好猜数同学的数字,还有计算机给出的反馈。教师让学生明白游戏规则以后,就开始进行猜数字游戏的正式体验,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数字的流程图,然后学习猜数字游戏编程的思路,要理解编程的创建和总结,通过数字变成游戏,帮助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能,进而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对不同的知识概括进行理解,教师通过这种游戏式的课堂情景式体验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三)Scratch编程设计学习 引导学生开发操作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Scratch编程的学习,能够理解编程原理知识,并且要具备灵活掌握的操作能力。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在课堂的学习中进行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制作一些有意思的项目,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Scratch编程的设计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信息意识。教师可以辅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一些简单设计,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勇于尝试,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设计创意。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一些设计要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创作、设计、实际操作,然后分享自己的创作流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根据教材进行整理,在课堂中积极地开展一些实践的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活动锻炼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适当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将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媒体进行展示,对多媒体视频的制作方法等进行教学。教师设计的教材资料和资源,都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带来非常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开发项目的操作,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水平,让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上更深入地进行实践学习,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中达到大幅度的进步,从而提高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在培养信息素养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知识是与学生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点密切相关。在知识内容上具有串联性,而且知识点之间互相渗透,这非常有利于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完全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能将新课改的改革目标顺利地落实,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数学学科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展开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比如,教师可以用Scratch编程做个数学问题或者闯关游戏。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一些益智的小游戏丰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拓展信息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数学学科相结合,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情况,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对Scratch编程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数学问题和游戏的设计,教师适当地进行指导和技术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观。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防止学生接触到负能量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和认知情况,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从而给学习带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正面的宣传,通过班级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感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要强化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素养培养中,不能仅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信息素养的培养,更要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安全识别和安全意识,防止学生对信息技术过于依赖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Scratch编程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理论等方面。然而,小学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培养的具体目标,然后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且要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将信息素养作为重点进行引导教学,让每个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今后信息技术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信息素养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仇鑫.基于Scratch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知识文库,2021(17):25-27.

[2]董浩.浅析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Scratch课堂教学[J].智力,2021(21):147-148.

[3]王翔.小学编程与STEAM教育的融合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5):153-15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