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减”政策为背景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作者: 邱明珠

作者简介:邱明珠(1977~),女,汉族,福建建瓯人,福州日升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摘 要:中学时期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进步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知识对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学习至关重要,而且部分学生在这一时期依旧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已形成了最基本的兴趣爱好,如果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兴趣爱好,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就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基于此,在中学时期,教师要争取并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英文基础,以此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铺垫,同时,身为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还必须密切关注初中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计划的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升。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3-0079-06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小学阶段的延续,又是整个中学阶段的基石,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初中生又面对着巨大的中考压力,再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大范围渗透,使得我国部分学校、学生、教师、家长都把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面,或聚焦在学生是否可以考入理想的中学上面,在这个趋势下,灌输式课程、题海战术等自然而然地成为初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手段。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国家“双减”政策实行后,减负增效越来越成为学校、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各界所关心的一个话题。那么,怎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对初中英语教学“减负增效”,即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师关心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课堂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课堂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三要素,因此要落实“双减”政策,必须三管齐下,让教师、学生和课堂向“双减”的标准靠拢,如此才能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教学效果。

(一)推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其明确要求教师不能给学生布置过量的作业,同时还不能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总时长过长,这就打消了部分教师想要通过课后作业来弥补课堂拖欠的可能性。如此一来,教师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成绩,不得不想尽办法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课堂教学可以尽可能地做到不留遗憾。与此同时,学生的作业数量虽然变少了,但是作业所要发挥的作用却一点没少,这就使得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提升作业质量,做到精讲精练,满足学生对作业的差异化需求,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有所收获。另外,对课堂以外的时间,“双减”政策向教师提出了“5+2”延时服务,也就是让教师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去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总之,上述“双减”政策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对每位教师来说都影响重大,其推动着教师不得不走上课堂改革的道路,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

(二)增加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负增效理念的提出,使得繁杂的重复性作业退出教学舞台,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各种英语时间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也可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课后越来越自由,没有了教师的强制复习,部分学生会因为自制力太差,而疏于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养成惰性思维的可能,而且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时间长了,还会增加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学习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学习差的学生则越来越差,这是教师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促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有些学校对英语课时进行了缩减,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紧张,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时间练习口语、写作以及阅读,进而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原本以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得不加快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以此来降低“双减”政策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从而使得英语课堂教学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效果。

二、以“双减”政策为背景,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课后作业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一)设立多元教学目标,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和根本。所以教师要基于“双减”政策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就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笼统的教学目标,设立多元且清晰的教学目标,以此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指明方向。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从语言知识、英语技能、学习思维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来设立教学目标。首先是语言知识目标,这一目标作为基础目标,需要学生掌握课堂中所提及的生词短语、句式语法等。其次是英语技能目标,这一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需要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有目的地听说读写。再次是学习思维目标,教师需要向学生灌输学习思维,让学生掌握更加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最后是社会文化目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社会文化,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例如,在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Our Hobbie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语言知识目标,而这一目标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如词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hobby, collect, share, keep等;短语方面,学生需要掌握used to do sth., be interested in, go fishing, such as等;句式方面,学生需要掌握What are your hobbies? What do you often do in your spare time? I don't like it.等功能性句式;语法方面,学生需要掌握used to的各种用法。其次是语言技能目标,在学习了本节课后,学生需要具备Talk about interests and hobbies; Express likes and dislikes; Read about other's interests and hobbies; Write a passage about one's hobbies; Give a report on the teachers' hobbies等能力。再次是思维认知目标,教师需要在该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英语学习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合理提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最后是社会文化目标,教师需要在学生谈论爱好的同时,结合社会知识,教育学生要有好的爱好。

(二)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教材是用来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在使用教材这一工具时,相比于照本宣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合理利用才是发挥教材作用的上策。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灵活看待教材中给出的教学框架,必要时甚至可以跳出框架,根据主题自行整合教材内容,然后再开展英语教学,使得英语教学更加“完整”。目前,我国的初中英语教材有多个版本,虽然不同教材版本有不同的内容,但其都是依据相关的课程标准编写,所以基本上能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而笔者所在地区所使用的是仁爱版教材,故而就以此来举例。

例如,在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Playing Sports的教学中,该单元主要围绕“体育运动”展开。所以教师可以先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话题。①Topic 1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对这一话题,其内容主要涉及了各类体育运动和一些体育明星,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谈一谈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明显,这样的教学相对来说会比较有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知识方面,会涉及各种体育运动相关的词汇,如skiing, bicycling, football……,以及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的用法等。②Topic 2 Would you mind saying sorry to Michael?对这一话题,其主要讲述了热门体育运动篮球的相关内容,其中包含了篮球运动的起源、一段篮球运动员的采访以及一场篮球比赛后的情景等。同时在知识方面,涉及时态等语法知识,如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③Topic 3 Beijing will host the 2008 Olympics.对这一话题,其主要讲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讲述中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例,向学生介绍了奥运五环、奥运吉祥物等。同时其在知识方面,依旧是一般将来时这一语法的运用。此外,教师再根据“由易到难,由繁到简”的学习规律,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此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做出改革。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几个高效的教学方式,对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意义重大。

其一,以任务为导向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所谓以任务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其实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设计若干个任务,这些任务包含了教学内容,所以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掌握任务中所蕴含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可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降低课堂教学的枯燥感,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自动学习的意识,提升课堂效率。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内容融入一个又一个任务中,促使学生在任务中完成学习。

例如,在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Our School Life的教学中,本单元主要围绕校园生活展开,可以分为三个专题。在Topic 1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这一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三个任务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任务一“Talk about means of transport”,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可以快速掌握“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car by train”等交通方式。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任务二“Talk about how to go to school”,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句式,如“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ike? Yes, I do.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等。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任务三“Talk about your morning routine”,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利用本节课所需要到知识,介绍自己的早晨活动情况,如:“This morning, I got up at 6 o'clock, then I went to have breakfast, finally I went to school by bike.”

其二,通过创建情境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学习是需要动力的,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内在的动力支撑,才能使他们在课堂中变得更加专注,进而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要打造有效的英语课堂,就一定要在限定的课堂时段里,先调动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力量支持,他们才不是一直把语言知识视为一个累赘,而是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发自内心地想要学、愿意学,从而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需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借助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关注,促使学生将目光放在英语学习上。

例如,在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Making Friends的教学中,教材中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三个主题,分别是Topic 1 Welcome to China! Topic 2 Where are you from?以及Topic 3 How old are you?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虚构一个外国朋友,让学生尝试着去和这位虚构的外国朋友打招呼,而且为了保证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借助手机智能语音,将其语言设置成英语,然后让学生与其进行交流。另外,由于本单元是学生步入初中的第一节英语课,所以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创设一个“自我介绍”的教学情境,也就是让学生用英语这门语言,在讲台上介绍自己。通常这种环节学生在开学时都参与过,所以即便语言有所不同,但也算是熟门熟路,故而,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