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居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作者: 支媛 刘建萍

课题项目:文章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532)“基于疫情环境下的居家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支媛(1982~),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七色彩虹幼儿园,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刘建萍(1983~),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七色彩虹幼儿园,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摘 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成长的基础阶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习惯是养成教育,是需要渗透在幼儿生活和学习每一个角落之中的,而幼儿园教育只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要想真正地实现习惯养成,还需要教师做好家园共育,在与幼儿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但是,在当前特殊的环境背景下,该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如何渗透与引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当前幼儿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从特殊环境下幼儿居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出发,结合新的教学方法与工具对论点进行了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特殊环境;幼儿园教育;居家教学;行为习惯;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3-0142-05

为幼儿成长与发展做好教育指导不仅是一个非常详细的问题,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在幼儿成长与发展中,教师不仅要事无巨细地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而且还需与幼儿家长紧密联系,让幼儿能够在家长的以身作则与教师的谆谆教诲中健康与全面地成长,因此,家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伙伴,也是幼儿教育探索全新教育形式的“合伙人”。幼儿园教学虽然包括科学认知、习惯养成、情感表达等内容,但这并不是幼儿生活与成长的“全过程”,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被忽视的。在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长期居家,对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考验。因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在于习惯养成,在习惯养成中家长能够以身作则为其提供了一片沃土,尽管家庭教育并不如幼儿园教育科学与全面。在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探索全新的教育形式,运用更具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实现家园之间的紧密融合,对幼儿家长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指导,让幼儿能够在教师与家长的紧密结合中时刻接收到科学的教育,并在家长的长期监督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特殊环境背景下做到“停教不停学,线上共成长”。

一、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教学开展方法探究

(一)线上教育指导,做到停课不停学

在特殊环境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一时之间,线上教学成为热门话题。时空的转换——教室到网络,教学形式的变化——线下到线上,学习方式的改变——集中学习到自主学习,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面临全新的挑战。另外,有些学习者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自控能力又差,因此,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实际教学与指导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的直播、沟通等软件构建一个更加全面且立体的线上教育系统,让幼儿在家庭中同样能接受到与线下相同的教育指导,进而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育目标。

要想利用线上教学实现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首先需要教师充分地认识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不同。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虽然与幼儿在同一个“视频框”中,但是,教师并不与幼儿处于同一个空间,难以发挥传统线下教育监督的作用,所以教师就必须做好线上教学的课件设计,多一些放射性的内容,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少一些知识的堆砌,为幼儿创设一个可控的线上自由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以符合幼儿的认知与兴趣点。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地运用线上教学软件,让线上教学软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视频剪辑软件为幼儿播放课上教学、课外活动以及亲子活动的视频,以此集中幼儿注意力。也可以利用软件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竞赛活动,让幼儿在相互竞争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在线上直播教育中,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身体特点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并探索科学的线上教学体系。例如,通过设计一些与幼儿家庭生活有关的知识点,“饮食健康、作息健康、运动健康”等知识点,让幼儿能够认识健康、重视健康,并能够在家长持续地监督与线上持续的教学中拥有健康的体魄。教师还需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探索“微课”的教育形式。例如,设计不超过十五分钟的教学课件,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幼儿进行适当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幼儿“视力”的健康发育,也调节学习实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家园有效互通,体现家教科学性

特殊环境推动了线上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线上教育并不只是针对幼儿的,需要教师通过线上教学软件或者即时通信软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与联系,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唯有如此才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利用线上教育等方式做好家园之间的有效互通与互动,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首先,要想实现家园之间的有效互通,教师需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幼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主阵地,认识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软件开展“家长会”,在家长会中为其普及家庭教育以及家长引导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因为所面对的都是成年人,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举例说明家长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家长的深度思考。其次,教师可以组建微信、QQ等家长群组,在群组中针对家庭教育开展探讨,并积极地向家长上传一些科学家教的文章,并根据家长在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探讨交流。例如,幼儿比较“任性”,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教育。教师需要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让家长根据幼儿任性行为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幼儿看动画片难以自拔,教师就可以让家长尝试着分散幼儿注意力,或者是给予幼儿明确的指令,如“必须、不能”等,让家长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幼儿。教师还可以让家长针对育儿问题在群组中进行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最后,教师利用线上直播软件对幼儿进行评价与指导,根据不同幼儿的问题与家长开展一对一的线上交流,让幼儿家长与教师在共同的分析、反思和探索中摸索出一套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方法。通过与幼儿家长的有效互通能够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也能够做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为幼儿营造一个家园一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居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意义

(一)强化亲子之间关系

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亲子关系包含了幼儿成长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健康素养、学习素养、自我管理、道德品质、社会责任等,这都是能够让幼儿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与素养。但是,随着我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部分家长开始沉溺于互联网的环境之中,而忽视了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这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甚至会导致幼儿一些行为和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在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居家,这为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等形式给予家长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更关注幼儿的成长,并积极地参与幼儿的成长当中,这也为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提供了辅助。立足家庭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需要家长参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并对其进行指导与监督的,所以家长能够随时随地地与幼儿进行互动与交流,久而久之,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家长能够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幼儿的心灵,帮助幼儿驱走黑暗与困难,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二)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在特殊背景下,幼儿居家,受限于家庭空间,教师和家长无法开展一些体育运动活动,导致幼儿出现一些身体健康上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指导幼儿家长与幼儿开展一些小型的亲子体育运动。例如,跳绳运动、课间操运动等,并且让幼儿家长每天上传与幼儿运动的视频。通过视频监督让幼儿与家长能够每天进行10至20分钟的居家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此外,在特殊环境下,幼儿教师还需要与家长一同提高幼儿的防范意识,需要从生命健康教育、生活卫生教育等方面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将健康与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例如,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向幼儿渗透一些有关于特殊环境下如何进行安全防范的方法,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等,强调正确的科学防护意识,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促进幼儿综合成长

在特殊环境时期,幼儿的教育指导工作并不单单是由幼儿教师所承担的,也需要幼儿家长的支持与参与,以此来形成一个家校联动的、全面的教学体系。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家长科学和全面的教学理念,让家长在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实践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向家长传播新的教育理念,转变家长唯分数论的观点,并通过设计一些家庭亲子之间的活动和游戏来强化亲子之间的情感,并在游戏的实践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成长。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结合家庭教育开展一日生活的教育指导活动,让幼儿家长能够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和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虽然居家,但是也要与幼儿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让幼儿学会遵守时间,遵守约定。或者是让家长引导幼儿做家务,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的意识。将教育渗透在幼儿的生活细节之中,并与家长共同进行监督与引导,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与多元的成长。

三、特殊背景下幼儿居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现状

(一)家长重视习惯养成,但是缺乏持续性

在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且能够主动地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指导。但是,在特殊背景时期,长期单一和枯燥的环境会让家长与幼儿缺乏坚持的信念。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需要在长期坚持中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家长与幼儿缺乏坚持的信念,也就难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也有部分家长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够给予幼儿一定的表率作用,并且不能够长期地对幼儿进行评价与监督。最后,当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撒娇、哭闹等行为表现,家长出于对幼儿的关爱会降低自己的原则与标准,使得幼儿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长重视科学教育,但是缺乏引导性

现阶段大部分的幼儿家长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教育指导上有新的认知和科学的方法,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也能够给予其正确和科学的指导。但是尽管如此,家长对育儿的理念和育儿的方法认知还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毕竟家长并不是专业的育儿教师或者育儿专家。这也就使得家长育儿方法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并不全面,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上,虽然有宏观的计划指导,但是在面临一些细节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三)家长重视指导教育,但是缺乏表率性

家庭教育之所以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幼儿模仿力十分强,对家长又十分的信赖,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当中不难发现部分家长只是口头上指使幼儿去做某些事情,或者是下达一些任务,让幼儿自主地去完成和实践,并没有发挥家长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例如,在培养幼儿阅读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只是让幼儿针对绘本内容进行阅读,而自己则在一旁看电视或者玩手机,并没有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爱上了“玩手机、看电视”。

四、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居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一)线上指导的行为习惯养成指导

1. 家长指导方式的科学教育

(1)对幼儿家长进行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

线上教学不仅解决了由于特殊环境所导致的无法进行线下教学的问题,还促进了幼儿教师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融合,让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提高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而在特殊环境背景下,幼儿居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学指导中,幼儿教师要利用线上指导帮助家长开展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与监督活动。首先要从幼儿身心健康习惯的养成教育出发,对幼儿家长进行指导,让幼儿家长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