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的运用价值与实践探索

作者: 林永凤

作者简介:林永凤(1980~),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浮宫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重要的创新版块,“快乐读书吧”栏目能够从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落实阅读教学实际效果。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结合减轻课业负担的要求,“快乐读书吧”作为实施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文章以“快乐读书吧”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快乐读书吧”教学的运用价值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语文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39-0032-05

一、引言

小学阶段语文科目的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打好逻辑思维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够通过完整的文字材料来培养人的专注和整体性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对当前碎片化的阅读时代,以“快乐读书吧”的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还能够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快乐读书吧”的运用价值

(一)“快乐读书吧”的编排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创意编排。小学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设置的栏目主题普遍围绕着儿童文学开展,既包括各种简单的童谣,也包括各种类型的童话故事。其中,一、二年级的“快乐读书吧”主题包括各种结构和主旨简单的故事;三、四、五年级的“快乐读书吧”主题则更多以汇编类的作品为主,不仅故事作品篇幅和字数明显增多,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难度也在逐渐加大;而六年级的“快乐读书吧”主题则主要集中在各种现代中长篇的名著材料上。从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来看,“快乐读书吧”确定的主题和选取的作品都以叙事性的故事为主,但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不同的年级阶段按照学生成长特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阅读题材和故事类型。

不同阶段的“快乐读书吧”,主题、阅读指导形式和实际的阅读要求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例如,“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指导形式分为必读书目介绍和小贴士、群书阅读模式以及有助于小初衔接的阅读形式三种具体的类型;阅读要求包括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三个主要的层次。依据这种编排的方法,能够结合学生自身认知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变化,应用更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方法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快乐读书吧”的价值

首先,阅读是一切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教育教学的长远目标来看,阅读不仅存在于学生的学校教育阶段,更是能够伴随学生终生。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需要能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逐渐形成阅读能力,才能够获得各个学科更深奥的知识。也可以说,几乎学校教育中的所有学科内容都会受到阅读的影响。因而从“快乐读书吧”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对实现和促进教育的深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语文科目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巧,还涉及语言工具的运用。而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语言工具的运用,都需要以阅读作为基础,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逐渐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同时,也能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能够以更加重视阅读教学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阅读在积累语言词汇素材、提高语文知识运用方面的作用。

最后,与其他学科科目相比,语文知识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评估教材实用性的一个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课外阅读指导也将逐渐成为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

(三)“快乐读书吧”的实施

基于“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要求,教师在实施“快乐读书吧”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学年段教材中“快乐读书吧”主题和阅读指导要求的不同,设置科学的教学环节。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快乐读书吧”主题为“在那奇妙的王国里”,该主题在阅读指导方面提出的要求以“阅读时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为主,推荐书目主要包括《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四年级上册中的“快乐读书吧”主题为“很久很久以前”,该主题在阅读指导方面提出的要求以“感受神话的气魄宏大,郑重地讲出来”为主,推荐书目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吉尔伽美什》。

(四)当前“快乐读书吧”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现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看,“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符合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中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材内容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重视“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从当前部分“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明确教学目标和正确教学方法的问题。尽管教师能够结合“快乐读书吧”来开展教学工作,但一方面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也没有将“快乐读书吧”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该模块教学任务的增加是加大实际的教学压力,因而很容易忽略这一部分的教学。另一方面,尽管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快乐读书吧”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缺少正确的教学方法,也缺少能够借鉴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很难体现系统性的内容,也没有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目的,最终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实践分析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新的教学栏目,以“快乐读书吧”栏目为主的教学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要想让“快乐读书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仍需要对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下面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主题“很久很久以前”为例,对“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实践措施进行分析:

(一)设置问题情景

从“快乐读书吧”栏目本身来看,之所以在教材中设置以快乐为主题的阅读教学栏目,主要是由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决定的。小学生尚未形成对世界和社会的完整认知,本身就能够对各种新鲜事物产生较浓烈的探索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结合“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学习情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的家庭教育氛围不同,再加上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中的推荐书目都以叙事性的故事为主,教师在结合“快乐读书吧”主题选择问题时,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围绕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设置几个不同层次、涉及不同领域和范围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在阅读故事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故事后结合教师的教学,更积极地投入到实际的学习当中,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发散思维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从“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要求来看,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得到快乐,以更快乐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是“快乐读书吧”栏目能够被用于阅读教学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要求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突出趣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读书的乐趣。结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来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乐趣的一个最有效方法,就是学生能够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代入主人公的视角,在阅读中与故事主人公一同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节当中,也能够通过不同故事题材来认识和了解世界,尤其是对自然界的了解。教师在开展“快乐读书吧”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故事情节,给予学生探索课外的机会,引导学生对陌生的阅读世界进行探索,充分发挥阅读兴趣在集中学生阅读注意力方面的作用。

(二)传授阅读方法

阅读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够了解到故事的大体脉络和主旨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需要由教师来进行引导,才能够奠定自主阅读的基础。结合“快乐读书吧”栏目的阅读和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重三个阅读阶段的科学划分。首先,在导读阶段,教师需要以重在引发阅读期待为主要目标,在选择合适的书目之后,借助书目封面上的图片、书名以及作者等用作导读的主要工具,引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期待。其次,在推进阶段,教师需要以促进阅读的展开为主要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将阅读教学划分为日常记录和正面激励两个部分,在教学中更多关注不同学生个体的阅读进展,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实际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常记录中,学生可以选择多种形式来记录书名、阅读进度和阅读感悟等内容;在正面激励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阅读效果较好的记录作为典型,在班级内部进行展示和表扬,用以达到激励更多学生投入到阅读的目的。最后,在交流阶段,教师需要以分享阅读收获为主要目标,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引导学生借助读目录、作比较的方式,在同学之间进行阅读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逐渐掌握目录索引的技能,还能够通过在交流中表达自身的想法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方式,以阅读交流为主题,为学生提供探讨阅读的机会。

具体来说,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目录对书籍的重要作用,并以“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为例,带领学生通过阅读目录的方式来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目录选择自身更感兴趣的故事来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之后,在课堂中安排有关阅读的自由表达环节,一方面让学生从自身实际阅读的角度,介绍目录在阅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和概括,以此来帮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三)做好教学评价

“快乐读书吧”栏目本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内容,围绕着“快乐读书吧”开展的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新生事物。结合课程标准对当前学生群体语文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在对“快乐读书吧”教学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在了解学生实际阅读进度和知识面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更综合、更全面的评价。依据相应的评价结果,不仅教师能够对后续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自身也能够认识到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学生的阅读态度和阅读行为两个方面来入手。阅读态度是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故事和这一活动形成的看法和在行为方面的反映,从阅读的实践情况来看,阅读态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态度主要包括阅读动机和阅读态度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靠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态度。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对学生阅读态度的评价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才能够获得效果,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更多地从对学生阅读行为的评价角度入手,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阅读行为。具体来说,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评价时,主要包括阅读记录、情景表演、小组展示、话题讨论、阅读活动、阅读反应以及阅读颁奖七个评价标准。阅读记录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有关书目的主要阅读信息,能够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阅读习惯;情景表演是能够将阅读转化为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入地体会到故事主人公以及整个故事情节的内涵;小组展示能够鼓励学生以多角度、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现自身的阅读成果;话题讨论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中打开阅读思维,锻炼逻辑和表达能力;阅读活动能够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以带有目的性的方式来达到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反应则是在阅读书籍之后,通过复述和讲述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从更理性的角度来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阅读颁奖主要是指在学期结束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阅读情况,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奖项并给予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