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曾文渊摘 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教育部在解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时便设计了“语言能力”任务,提出要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切实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迁移语言素材,在丰富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会表达、分享,自觉遵守交际礼仪规范。文章将客观反思农村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所在,进而着重探索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7-0017-06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因为一直存在“应试教育”的传统理念而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将字词积累、课文阅读分析等常规的语言文字积累活动作为教学重点,很少会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导致小学生长期处于知行脱节的学习状态之中,难以顺利形成语文素养。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印发与实施,教育部自一年级到六年级根据单元教学主题设计了多元化的“口语交际”板块,且主张在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切实关注学生的自主表达与交际行为,切实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实现自主发展。然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情况并不乐观,这也就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育状态。
一、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口语课流于形式
因为部编版新教材的使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也会在学校的要求下设计相应的口语课,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口语教学却普遍流于形式,常常会被教师要求进行文本阅读、字词书写等,小学生很少会接受正式的口语训练,无法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在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虽然会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口语交际技巧、礼仪规范等,却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训练与实时辅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依然难以自主迁移语言所得,无法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这也直接限制着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形式单一
普遍来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依然是以“灌输式”教学活动为主,教师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阅读、积累口语素材,也会示范讲述某种话题时的交际技巧与交往方式,也会按照教材中所设计的口语交际板块主题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话、日常交际等,形式单一,且口语交际训练比较随意、松散,这也就会限制着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且小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也往往会产生惰性思维,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敷衍应对,衍生出高耗低效的现实问题。
(三)口语训练主题并不符合学生的现实成长
农村小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单纯,且经历比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在超出自身生活经验的口语交际活动中难以实现自主表达。而且,因为学生的语言素材储备不足,所以他们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也总是出现词不达意、表述不清等现实问题,这就影响着小学生的交际自信,难以促使小学生产生学习自觉性,将直接限制小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同时,教师也很少会根据学生的成长经历去设计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活动,所以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不爱开口表达,在参与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时会产生心理压力。
综上,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效果都不甚理想,而这不仅影响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也限制着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对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便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且要主动拓展交际素材与主题任务,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善于表达。
二、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文章将从五个角度,即利用语文教材组织日常化的口语训练活动、通过资源整合拓展学生的语言储备、设计趣味多元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布置适宜的口语交际作业任务、开展过程性的口语教学评价导向活动,探索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口语活动中不断进步。
(一)利用语文教材组织口语训练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使一线教师能够综合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将这四类语言活动看成是一个统一体,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经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语文教材组织丰富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养成主动说、善于听的好习惯。
1. 设计专门的口语课,使口语交际常态化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根据各单元的人文主题设计了“口语交际”板块,这也便于一线教师据此组织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经常参与日常化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以便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听说经验。
比如在“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一课教学实践中,我便在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安排了口语课,组织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希望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本轮口语交际活动中,小学生需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共同制定班级公约。首先,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集体生活体验反思、审视现阶段班级公约的合理性,找出其中落后、陈旧、不合乎人情的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或者是更改,在个人笔记本上进行记录与简要说明。其次,学生可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享自己所制定的班级公约,然后由此进行集体讨论、小组分享,每个学生都要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主动倾听其他同学所提出的有效观点,主动制定班级公约,思考班级公约的约束作用。最后,各小组可轮流在班级内讲解本小组所制定的班级公约,每人负责讲述一个板块的制度内容,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讨论去总结、规范最后的班级公约制度及其内容范围,我也会据此帮助学生精炼语言表达,并且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内容,将各小组的集体智慧汇总下来,由此制定班级公约,据此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由于“制定班级公约”这一口语交际主题与本班学生的集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在小组讨论、组际展示时都显现出了主观能动性,想要设计对自身发展有益的公约内容,而这也就能说明只要口语交际活动符合学生的生活成长需求,那么便可切实激发出学生的交际欲望。虽然在口语课上,学生的语言并不十分精炼,且表达时也不够准确、具体,但是通过小组内外的交流活动,学生能自觉规范口语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便于改善学生的交际状态。
2. 在其他课型中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善于说
除了专门的口语课之外,在其他的课型教学实践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同样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表达个人学习观点、语言积累情况等,支持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观点、收获,使学生在表达、分享中产生活跃的思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比如在《猎人海力布》一课教学实践中,本班学生可自读课文、共读课文,然后在班级内复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及其人物形象,在课堂上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观点。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交际热情,我也会尽量以平等、民主的姿态与学生互动,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不限制学生的表达与思考,希望学生能够不断地输出更多的阅读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且可帮助学生尽快将阅读所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发展。
再如,在写作课“介绍一种事物”活动中,我也鼓励本班学生自主构思、积累素材,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口头语言去描述某类事物的特征,讲述自己的写作思路与个人作文的行文思路等。在这一表达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同伴、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进一步了解某类事物的性质与特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且能将口语交际所得转化成书面语言。
除此之外,在习题课、复习课等多个课型中,我也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表达,尽量在学生进行了表达、分享之后再去组织语文辅导活动,而本班学生也在长期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表述效果越来越好,这也将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整合丰富的口语交际资源
如果小学生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那么他们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也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交际自信,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除了要开展常态化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之外,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开发、整合丰富的口语素材,切实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使学生能够使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去进行口语交际,由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生活资源
生活资源是指小学生的成长经历,包括日常生活经历、社会生活经历,以及现实生活中所隐藏的语言素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语言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媒介,汉字也无处不在,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整合生活资源,既要设计生活化的交际主题,也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拓展语言素材,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
以本校的校园环境为例,在宣传栏、墙壁、文化走廊等便呈现着丰富的语言素材,且各班级内所张贴的横幅、设计的黑板报、布置的功能区等也蕴含着丰富的字词知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各类实物的说明书、包装袋等物品上也以汉语文字进行了说明解释,且表达方式更加简洁明了。对此,我便鼓励本班学生将自己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字词知识摘抄下来,并且标注这些语言素材的使用情境,希望学生能够在情境活动中自主迁移相应的语言材料,由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促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生活资源异常丰富,为了激励学生,我每周都会在班级内组织一次生活资源展示活动,据此督促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尽快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2. 网络资源
在信息时代,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之一,且网络中也储存了大量的语言素材,其中不乏有利于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优质资源。因此,在引导学生整合口语素材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发、整合网络资源,切实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为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种,与口语交际活动相关的网络资源。比如在“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便组织本班学生自主搜索关于描写童年生活的网络资源,借鉴网友描写童年生活的语言表达方式,摘抄好词好句,学习音视频中讲话人的语调与语气等,由此讲述父母、祖辈以及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这也就能切实增强小学生的交际意识。
第二种,有趣的影视剧、音视频资源。此类娱教资源普遍是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口语交际行为与相应的环境、肢体动作等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资源媒介,所以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利用娱教资源去学习口语交际技巧,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口语行为。比如本班学生在日常休息时经常会看电视、刷网剧等,而我也会随时与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且会积极了解学生所喜爱的影视剧作品,利用这些影视剧资源去引导学生总结口语交际技巧,以便切实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但是,针对一些质量较差的影视剧作品,我也会将其作为反面例子去组织学生思考更多的表达方式,据此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进行口语表达。
第三种,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所搜集的网络资源。此类网络资源是学生在网络冲浪时根据个人兴趣自行搜集的相关资源,教师难以动态追踪,所以便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鉴别网络信息价值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摒弃不健康、质量低劣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借鉴优秀的网络资源去学习口语交际技巧,切实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为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日常教学中,我则提醒学生在上网时尽量不要打开网页上的广告链接,且如果发现自己在上网时产生了压抑或者是暴躁等消极情绪时便要立即摒弃该类网络资源,尤其是要自觉摒弃“黄暴”消息,在上网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同时,家长也应在家庭生活中监督学生上网,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汲取丰富的语言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