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作者: 宾尉媛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的写作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文章首先讨论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的意义,包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随后,详细介绍了六种具体的应用策略。这些策略旨在通过创新和实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兴趣,以期能为相关的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开展作文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技巧。然而,当前许多小学生对语文作文不感兴趣,他们的写作技能通常较弱,文章内容也缺乏多样性,对写作课程常常持有抵触态度。鉴于此,语文教师需要深入反思并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表达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写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写作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多样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的写作作品更具活力和感染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在书面语言表达方面得到提升,而且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将同步增强。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通常以记叙文为主。为了清晰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在写作前需要进行周密的构思,策划文章的框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此外,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的描写,都要求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准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更加严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日常生活,拓宽学生写作范围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核心在于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拓宽他们的写作范围。日常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写作难免显得生硬和缺乏真实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留意周围环境,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意并记录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小事可能是一次校内的文化节、一次班级的户外探险,或是家庭聚会中的有趣对话。学生也可以记录他们在周末假日对自然风光的观察,比如对一次海滨日出的描述或对一条安静森林小径的感受。这种实践性的记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他们周围的世界,而且通过将这些观察转化为文字,也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传统写作教学模式感到乏味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策略,比如将课堂活动延伸到校园之外。举例来看,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郊外的写生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写作。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学生可以观察不同的植物、动物或者天空的变化,将这些观察转化为文字。这种活动不仅有助于放松学生的心情,还能刺激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的写作更加生动和有趣。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这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举措。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语文教师应尊重每位学生,与他们平等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互动,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观点被重视,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提升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以《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在一次小组模拟活动中,学生可以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也可以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展现故事情节。如果某些学生对课文理解不足,教师还应该及时提供个别辅导:教师可以通过安排额外的阅读时间、提供详细的课文注解,或者举办课后讨论会来实现。教师的这种个别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他们在小组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与此同时,教师的灵活调整同样重要,比如,如果学生觉得课堂表演时间过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寻找更高效且有趣的学习方法。这可能包括短剧表演、角色扮演游戏或者以故事板的形式呈现课文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还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乐趣。

加强师生互动的另一种方式是在课堂提问和反馈环节中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这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来实现,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而不仅仅是寻找标准答案。

(三)加强阅读教学,丰富课外阅读材料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当前,由于考试的压力,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侧重于考纲内的内容,有时甚至忽略了非考试范围的阅读材料。这种做法无疑是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利于全面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并提供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机会。这种扩展不仅涉及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还包括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非虚构作品、历史故事、科普读物等。

以《少年闰土》为例,除了介绍农村生活的故事和童年回忆的文章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与主题相关的诗歌、戏剧片段,甚至是民间故事和传说,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些材料能帮助学生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中了解童年生活,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上述这类材料,学生可以学习不同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描绘生动的场景、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这种多样化的阅读经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的兴趣。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一位农村作家的自传,了解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从而在写作中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工具,创造一个生动和吸引人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在享受学习的乐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写作水平和质量。

以动物特征描述的课程为例,教师不仅可以使用视频素材展示各种动物的特征,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这些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不同环境下动物的行为视频,如动物在野外的生存技巧、动物园中的日常活动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动物。这样的视角扩展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动物特征,并激发他们用更具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写作。除了视频素材,动画和互动软件的使用也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来讲述动物的生态故事,或者使用互动软件进行虚拟动物观察活动。在这样的互动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更加生动地学习动物知识,还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通过互动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实时分享他们的写作,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获得即时反馈和建议,这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提升写作水平。

此外,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写作灵感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浏览各种教育网站或社交媒体,从中获取不同类型的写作素材。例如,学生可以浏览自然科学视频号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从而获得更多元化的内容和观点。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背景,也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广度,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够表现出更多样化的风格和深度。

(五)引导学生仿写,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是提高写作技能的一个有效策略。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并模仿优秀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仿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以《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注意文章是如何描述花生的不同用途和优点的,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每个角色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例如,作者的哥哥可能使用更专业的语言来描述花生油的制作过程,而作者的姐姐可能用更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花生的味道。这样的分析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和风格进行表达。在仿写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熟悉或感兴趣的主题,如向日葵,并尝试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来描述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角色,如一个园艺爱好者、一个小朋友、一个艺术家等,每个角色都可以从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来描述向日葵。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从多个视角阐述一个主题,还能培养他们在写作中运用不同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模仿不同的文体和写作技巧。例如,学生可以尝试用叙事的方式来讲述一个与向日葵相关的故事,用描写的方式来细致地描绘向日葵的外观,或者用议论的方式来探讨向日葵在文化或环境中的意义。

(六)广开实践渠道,拓展写作题材范围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广开实践渠道、拓展写作题材范围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多样化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主题,既丰富学生的体验,又拓宽他们的视野。

例如,在六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围绕“习作:写作品梗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自然公园或社区活动中心,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观察、体验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之后,学生以这次实地考察为背景,撰写一篇见闻作文。这样的写作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激励者。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记录,并在活动后指导学生如何整理资料、构思写作。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与考察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然后撰写读后感,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写作不再是枯燥的课堂作业,而是一种融合了观察、体验、阅读与思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启发和体验将极大地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拓宽他们的写作视野。这种教学策略有效地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写作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让学生在愉悦的实践中提升了语文素养和创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日常生活与写作相结合、加强师生互动、丰富阅读材料、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仿写以及广开实践渠道,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兴趣。这些创新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因此,探究并实施这些创新策略对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敬卫. 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素养培育的策略与方法:以高段想象作文板块为例[J]. 新校园,2023(12):19-21.

[2] 岳平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探析[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2):63-65.

[3] 张倩倩.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J]. 小学生:上旬刊,2023(12):13-15.

[4] 王珊. 在读中品悟在悟中积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J]. 山西教育:教学,2023(11):61-62.

[5] 杨小凤. 读写结合方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试题与研究,2023(33):176-178.

[6] 陈吉颖. 序列化,让小学起步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起步作文序列化教学研究[J]. 家长,2023(30):150-152.

[7] 张洪涛.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分析[J]. 智力,2023(28):64-6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