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模式下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作者: 张军爱 胡晓峰 李文华
摘 要: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运用BOPPPS教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并探讨该模式对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以某高中高一年级A、B两个班的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课前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在学习效果方面,采用BOPPPS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学习过程方面,BOPPPS教学模式能够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高中地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11-0049-05
一、BOPPPS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 BOPPPS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BOPPPS教学模式是北美地区高校教学技能培训机构(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提出的一种以师生互动为基础、参与式学习为核心的有效课程设计模型[3]。BOPPPS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构建了一套包括课前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环环相扣的教学体系(图1),它可以帮助教师分析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发现教学中的盲点,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BOPPPS教学模式流程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地理实验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4]。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将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以检验该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使用了准实验非对等组前后测设计,设计方案如表2所示。本文的研究对象由某高一年级A、B两个班的65名学生组成,实验组由A班32名学生组成,记作A组,该班学生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课前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由B班33名学生组成,记作B组,该组采用传统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使用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学时间为16周,在教学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两组均进行了地理课程前期评估和后期测试。16周的教学结束后,分别向两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以及自我知识与技能提升方面的评价。为了检验班级授课的有效性,两组由同一位教师授课,并且所有学生都被告知实验研究的详细流程与方案。
2.基于BOPPPS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本次实验研究按照课前、课中与课后三部分进行。学生在课前预先学习课本以及教师精心准备的地理导学案,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在正式上课前,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结合练习题完成自我学习效果前期评估,以便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进入课前导入阶段,教师提供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教学引导材料,循序渐进地引入本节课所讲内容,增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接下来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学习内容与范围,避免学习过程的盲目性。参与式学习阶段是整个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该阶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问题思考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学习的意识。之后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后测,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不断将知识的逻辑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分布为例,BOPPPS课堂教学设计如表3所示。
三、 数据分析
本实验采用SPSS 26.0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协方差分析法(ANCOVA)对学生前测和后测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评析;通过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数据和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评价的数据,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法(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不确定,4=满意,5=非常满意)进行设计。
1. BOPPPS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数据分析结果(表4)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成绩相差不大(实验组前测成绩为56.1分,对照组前测成绩为56.8分),但后测成绩差异显著(实验组后测成绩为85.3分,对照组后测成绩为75.5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BOPPPS教学模式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2. BOPPPS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分析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数据如表5所示。根据两组总平均分t值分析,实验组的总平均值(M = 4.62)高于对照组总平均值(M = 4.14)。这表明,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下教师获得了学生更加积极的评价。很多学生认为,BOPPPS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效利用时间设计教学活动;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真实有效的教学反馈。
3. BOPPPS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评价的分析
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评价的数据分析如表6所示。根据t值检验,实验组均值(M = 4.49)高于对照组均值(M = 4.05)。说明BOPPPS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对单个项目的分析表明,BOPPPS教学模式下实验组学生在主动学习能力、知识分析能力、知识构建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项目执行能力等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表现。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采用BOPPPS模式翻转课堂教学的班级学习成绩优于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的班级。实验组使用翻转课堂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由于实验组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学习了课本知识以及教师精心制作的导学案,并完成了课前练习。课中学生通过参与式学习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加强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由此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5]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及时进行后测,巩固了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相反,对照组的学生学习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从课堂讲授中获得新知,知识学习相对被动。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持更加积极的评价。这是由于基于BOPPPS模式的翻转课堂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对于在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能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交往的能力。
四、结论
本研究将BOPPPS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并探索此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影响。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学生学习成绩与能力提升方面,还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方面,BOPPPS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法都具有更好的效果。BOPPPS教学模式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该模式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与整合,提高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使得学习性与趣味性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王静.高中地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地理教育,2019(S1):54.
[2] 曹丹平,印兴耀.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196-200,249.
[3] Foxe J P, Frake-Mistak M, Popovic C. The 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 A missed opportunity in the UK?[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17,54(2):135-142.
[4] 袁方,洪成旗.“五位一体”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探析——以“探究城市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实验为例[J].地理教育,2020(5):8-10.
[5] 杨宗斌.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16(6):30.
通信作者:胡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