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田间资源 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作者: 缪绘华

在结合田间资源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分析田间的哪些资源可以助力幼儿体育课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合理设计活动,让幼儿体验与众不同的户外体育活动。

一、分析田间资源,改进体育活动方案

知识源于生活。无论何时,都不能将生活和教育分隔开,体育也不例外。打破教学常规,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创新户外体育活动形式,可以给幼儿带来全新的体验,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运动积极性。然而,具体如何开发田间资源,打造行之有效的户外体育活动,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

1.善用生活资源

鸡毛是田间常见的资源,过去常被人们当作垃圾处理。然而,事实上,鸡毛也可以成为宝贵的教学素材,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如鼓励幼儿深入田间收集各种颜色的鸡毛,并将其制作成毽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购买毽子的费用,还能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接下来,可以鼓励幼儿尝试踢毽子,检验其质量是否合格,从而间接地进行运动。由于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为幼儿进行示范,让他们观察毽子的制作过程,然后鼓励他们模仿,从而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2.巧用生态资源

田间周围还有许多树木,其中一些树木的树枝柔韧度极佳。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采折树枝,并将其制作成简易的呼啦圈,这样,幼儿就可以玩到与众不同的呼啦圈了。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如有的幼儿可以将自己收藏的彩带、线绳等缠绕在呼啦圈上,让它外观更加美观。还有一些幼儿可能觉得一根树枝太轻,摇不起来,于是他们会将多根树枝编织在一起,做出更粗的呼啦圈。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获得宝贵的创造经验,还能在摇呼啦圈的过程中提升体能。

3.活用自然资源

一些大型的田间资源,同样可以成为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宝贵资源。小田埂是田间最常见的资源之一。平时,人们在小田埂上行走可能感到不便,身体会有些不稳,但是,这个特点在体育活动中却能发挥出极佳的优势。如在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时,可以组织他们在小田埂上行走。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训练的安全,因为田间土质柔软,即使幼儿摔倒,也不会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小田埂有一定的隆起,会给幼儿一种“正在行走独木桥”的感觉,增加了活动的娱乐性,能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挑战欲望。

田间资源能充分满足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对幼儿的体能锻炼和实践能力的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开发田间资源,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由此,让幼儿在参与和实践中,深度体会田间体育的欢乐,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色添彩。

二、优化资源利用,增强户外体育竞技体验

虽然幼儿年纪尚小,但是他们具备极强的好胜心和挑战欲。所以,教师在开发田间资源,创新户外体育活动项目的过程中,还要满足幼儿对竞技的渴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角逐过程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从个人竞技与团队竞技两个角度着手。

1.个人竞技

个人竞赛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养成,而强大的自信心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则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想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竞技之中,并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首先需要确保活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以“小田埂”的开发和运用为例。在制定比赛规则时,教师将“走独木桥”的规则与其相结合,并要求幼儿六人为一个竞技小组。期间,每个选手都站在自己的垄上,当号令响起时,便沿着垄走向终点。此时,倘若有幼儿中途滑落到垄沟中,则被判定为失败。当第一组的六人完成比赛之后,再由第二个小组展开竞赛,以此类推。当然,考虑到男生和女生之间体能上的差异,教师在展开比赛之前,分成了男生组和女生组,由此让男生和男生比赛,女生与女生比赛。这样不但保障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还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好胜心,由此让他们获得一次难忘的竞赛体验。

竞赛结束之后,教师要鼓励幼儿阐述个人的比赛心得。尤其是那些没能获得名次的幼儿,更要在他们谈论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反思自身的不足,由此让他们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这样,在活动总结时,教师就可以对幼儿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告诉幼儿:“大家追求胜利,有一颗积极的好胜心,老师非常欣慰。但是很多时候,盲目地求胜,而不去深入分析,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这次的竞赛,大家明知道走独木桥,首先要做到身体平衡,为什么还要选择跑呢?要知道,奔跑是最容易导致身体失衡的。”这时,有幼儿询问:“可如果不提高速度,我们就输了。”教师回复道:“速度当然也很重要,但首先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只有做到身体平衡,才能更好地提高速度。”由此,为幼儿解答心中的困惑,让他们知道该从何练起。

2.团队竞技

在开发个人赛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开发团队赛,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而最主要的是,通过幼儿之间相互协商、制定战术,对幼儿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具体该如何借助田间资源开展团体赛项目呢?对此,教师可以将“捉迷藏”与“寻宝”结合在一起,通过合作小组齐心协力地寻宝和躲避敌人的搜查,增强活动的娱乐性与竞技性。

活动规则如下:(1)每个小组5名幼儿,且每个小组都取一个名字,如宝宝队、神龙小组,等等。而后,各个小组的选手依次准备五件宝物(可以是田间产物,如马铃薯、玉米和黄瓜等),并将其藏在某个角落。(2)两个小组一同竞赛,A组找寻B组藏起来的宝物,并且,在找寻的过程中不能被B组的成员抓到。同理,B组在寻找的过程中,也不能被A组的成员抓到。(判定某组成员是否被抓到,取决于人数。如A组1名成员出现时,而对面有两名B组成员,则被判定为“抓捕成功”。)(3)给每个小组预留5分钟的商讨时间。期间,小组成员可以制定战术,合理分配成员,以此提高获胜的概率。(4)判断哪个小组为胜利方的方法有两点:第一,在指定时间内,找到宝物最多的小组为获胜方。第二,在指定时间内,某个小组被抓的人数达到2人时,被判定为失败。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又能增强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此外,由于幼儿之前从未参加过类似的活动,竞赛时他们的热情会变得格外高涨。

竞赛结束之后,教师同样要鼓励幼儿阐述活动心得,这样既能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又能启迪他们的反思意识。如一名队长表示:“在这次比赛中,人员划分不合理,所以我们才会失败。下一次,我们会更合理地分配成员,一定能取得胜利。”也有其他小组的组员表示:“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队友才是最坚实的后盾,我们必须信任自己的队友,不能只顾着自己逞英雄,否则就会失败。”其他幼儿也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将田间资源和户外体育活动结合在一起,不但是教育上的创新,更是符合幼儿学习和成长规律的举措。因此,在以后的备课中,教师要对田间资源展开进一步的规划和开发,以此设计更多有趣的团队活动。

田间资源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仅能提供食粮,还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契机。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开发田间资源,将其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以此带给幼儿全新的户外体育体验,让幼儿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幼儿园)

(责任编辑 刘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