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认知策略驱动实践探讨
作者: 高继勇英语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础,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此积累词汇量可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为他们今后在高中乃至大学阶段深入学习英语知识、形成英语素养与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为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达到更高的要求,在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运用认知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语音学习、词汇词法学习和词汇综合理解三个角度入手,丰富学生的认知角度,最终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促使词汇真正转化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学生所用。
一、预习产生驱动效应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前的备课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英语教材中的单元题目及词汇,设计类型丰富、自主性较强的词汇预习任务。学生可以借助英文词典在脑海中形成对词汇的基本认知,这样既有助于之后在课堂上学习词汇内容,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索,了解词汇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对词汇的认知水平。根据冀教版教材设定,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分为词汇跟读、词汇检索,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形成自己的认知,并且提出关于词汇的问题,之后作为课堂学习交流的线索在课堂上提出。
以冀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4 Food and Restaurants”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词汇知识集中在“Time for Breakfast”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一部分的主题背景及涉及的词汇布置预习任务:(1)跟随微信语音,跟读本节课的词汇,尽可能做到规范朗读词汇,感受词汇在课文中被赋予的情感;(2)根据教材内容,罗列本节课的词汇,利用互联网搜索词汇的含义,并摘抄这些词汇在不同电影、文章中的运用,最后总结预习后对词汇形成哪些认识。其中,第一个预习任务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词汇本身,对词汇形成基本认知,以便之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具体讲解词汇语音时可以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词汇,是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第二个预习任务是为了让学生在这样“半自主”的预习环境下更多地探索词汇有关的内容。如“breakfast”这个词,学生通过搜索可以了解词汇的含义及运用,也可以获取这个词汇在Tiffany & CO.'S BREAKFAST、Broke sisters等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摘录原声影视作品的经典语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初步认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通过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可以进一步明确每节课的词汇学习方向,促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形成对词汇的基本认知,也可以形成对词汇学习目标的认知。这些认知会驱动学生有方向地探索词汇有关内容,获取词汇学习资料,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词汇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讲解形成认知,加强记忆
语音知识是英语词汇的重要构成形式,也是学生学习词汇的重要载体。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通过布置反复跟读词汇任务,让学生初步对词汇的语音形成认知,但是这种语音认知是笼统的、模糊的,不足以让学生分辨出相似读音的词汇,也不足以支持学生灵活运用词汇进行交际。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本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语音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48个音素,了解每个词汇中的音素分布与构成,形成清晰明确的语音发音认知。只有这样的语音认知才能驱动学生建立发音与拼写的联系,学习与记忆更多的词汇,让学生清晰掌握不同词汇的读音与拼写,从而形成更加清晰的词汇认知,并以此认知驱动学生更广泛、深入地学习词汇。
还以“Unit4 Food and Restaurants”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Time for Breakfast”“I Like the Supermarket!”之后,根据之前两节课学习的词汇,组织了一次语音知识课。教学时,结合学生的词汇积累量,教师讲解“字母与音素之间的关系”,将所学词汇作为讲解5个元音发音的案例,包括breakfast、restaurant、fifteen、would、sugar、delicious、cup、Mary、salad。首先,教师出示cup、salad,给学生拆解词汇构成,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词汇学习字母a和u的开音节发音与闭音节发音。然后,出示breakfast、restaurant、fifteen,带领学生拆解词汇,让学生认识词汇中部分字母组合发音的特殊性,学习成序列的音素发音。最后,将剩余词汇作为学生的“练手对象”,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中对词汇读音的认知,结合教师讲解的音素知识,对词汇进行拆解、分读,要求学生读出每个字母组合的读音,之后连贯一起读出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对词汇读音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理解词汇的读音从何而来,形成更深刻的学习感受。同时,在读音认知驱动下,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能够记住每个字母组合是什么发音,从而强化学生的拼写记忆,进一步在学生脑海中搭建“读音+拼写”的记忆体系,强化学生的词汇学习成效。
三、强化认知,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在学习词汇朗读与语音音素的过程中,学生本身已经对词汇的读音、拼写、大意形成相应认知,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对词汇的已有认知,设计“词汇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调用知识储备、发挥已有认知,在进一步拓展学生词汇学习范围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
在“Unit4 Food and Restaurants”的词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反复看到、提到词汇知识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了3个话题:(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akfast and brain signals;(2)What to eat and how to eat breakfast;(3)How to eat a balanced breakfast for a week。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抽签的方式获取话题,之后进行资料搜集、话题分析、个人观点呈现,让学生用PPT的形式脱稿汇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根据选定的主题搜集有关资料,并且在准备汇报的过程中撰写稿件,此时学生会下意识地使用已经学习的词汇,同时也会拓展学习更多关于早餐的词汇。为了达到“脱稿”的效果,学生会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就会运用到发音、音素的知识,对新学习的词汇进行拆解与拼读,以此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词汇储备。
活动中,教师将已有的词汇知识作为学生获取资料、撰写稿件、练习脱稿的重要支持,驱动他们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词汇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学生的词汇学习是基于不断丰富的认知基础上的,在学生认知驱动下,能够逐步了解词汇的语音发音、构成读法、词汇内涵等,从而掌握词汇知识,将词汇作为知识储备运用于日常学习中。同时,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采用认知策略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认知词汇、学习词汇、理解词汇,将词汇知识融入课堂活动,促使学生更快、更深入地学习词汇。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