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导学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作者: 王丽红

初中化学教学,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特点而言,都需要注重学生课堂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围绕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导向、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运用的必要性及价值为基础,探究问题导学法在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就成为进一步推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突出化学学科特色、提升化学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导学法在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1.问题导学法同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一致

问题导学法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启迪。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植入问题导学法,就是要以问题导向为基础,优化自学指导设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恰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出发点和学科特色的灵魂所在。一方面初中化学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实验探究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问题导学法以问题导向为基础,在教学中不断设置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而科学探索精神又是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点。因此,从问题导学法的基本特点来看,其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一致,都在致力于建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凝聚学生科学精神。

2.问题导学法同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内在耦合

首先,问题导学法同高效课堂都注重课堂学生主体性的过渡与构建。问题导学法通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高效课堂同样以“先学”环节引领课堂教学,两者在课堂主体性构建中都注重教师主体性的“让渡”与学生主体性的塑造。其次,问题导学法同高效课堂都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点拨。从教学环节而言,不论问题导学法还是高效课堂构建,两者都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程序,整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再者,问题导学法同高效课堂都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当堂训练及训练设置的层次化。这就是问题导学法同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内在耦合。

当然,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运用的价值来看,问题导学法能够从教的层面突破高效课堂构建的困境,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课堂衔接与转换,能够推动化学课堂自学指导设计的具体化。因此,推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具体运用势在必行。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具体运用

1.教学目标的问题化构建——目标导向

要推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的运用,就是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中构建问题化课堂目标,结合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手段,合理构筑三维目标导向。换言之,就是要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化教学目标。

一是要紧扣初中化学科学探究的课堂架构形式,利用实验观察、实验观察设置探究性问题式目标。比如,在《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高效课堂模式下问题导学法运用中,要设置“通过实验观察,你能发现化学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等问题式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操作等开展“先学”。

二是要依托初中化学微观与宏观辨析,设置问题化目标导向。比如,在《金属矿产与冶炼》教学目标设置中,既可以通过课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题导向直接设置教学目标,又可以利用课本“知识视窗”设置“常见冶炼金属常用方法”等问题导向式教学目标。

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利用问题导学法,就是要侧重教学目标的问题化设置,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提升学生“先学”阶段的质量与效率。

2.自主探究的问题化构建——自学导向

高效课堂的精髓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学指导的设计。自学指导设计既要明确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又要明确探究任务,还要确切限定时段。推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中的运用,就是要充分发挥问题导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有效引导”的主线,不断通过问题化的自学导向,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在问题导学法框架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自学指导设计,要突出教师的导学作用。

比如,在《溶解与乳化》自学指导设计中,教师要根据“要点提示”并结合“观察活动”,利用课本讨论与交流的问题导向,设置类似“结合课本192页观察活动,并利用概括、归纳方式,完成讨论交流1”的自学导向,在问题导学法中教师的导学既要明确方式、任务,又要明确时间限定,迫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自主探究当中。当然,在自学导向时间设置中,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精准化地实现。

上述问题导向式自学指导是借助课本“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设计,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重难点,自己设置相应问题导学。

3.点拨归纳的问题化构建——知识导向

依托问题导学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就是要紧扣课堂知识导向,围绕学生自主探究阶段遗留问题、课堂教学重难点、易错点开展“后教”环节的问题化知识导向,引导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实现课堂知识的探究性生成。

一是要根据“先学”阶段的自学检测,依据自学指导问题,进一步细化,引导学生再次反思、探究。比如,在《溶解与乳化》点拨归纳阶段,对于溶质,教师则可提出“若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则溶质是什么?”等问题化的点拨归纳,以溶质知识点为导向,通过问题式点拨,深化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讲解。

二是要根据课堂概念性知识点的延伸,着手易错点的强化,直截了当地针对问题的特殊性进行点拨归纳。比如,对于溶质,课本明确界定为被溶解的物质,而教师要重点强调“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则溶质是溶液中生成的反应物”,进而明确关于溶质的易错点。

三是在点拨归纳的知识导向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自主探究检测,突出重点讲解,促进课堂教学知识点的生成,从而依托问题导学法优化高效课堂后教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当堂训练的问题化构建——整合导向

当堂训练环节是高效课堂模式的最终落脚点,不论是问题导学法还是高效课堂模式,当堂训练都要坚持课堂导向原则、质控原则、启迪原则。导向原则,即教师根据问题化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练习,实现课堂教与练、学与练的有机统一,确保当堂训练能够映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归纳,且能够对应相应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学生课堂知识、思维能力、练习技巧的三维统一。质控原则,即要教师依据问题化教学目标,控制习题数量的同时保证习题质量。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本“检查站”练习的运用与针对性习题设置的延伸,确保当堂训练数量的广度与质量的深度;另一方面教师在问题导学法下设置训练,要注重练习的实效性,有效开展分层练习,实现课堂训练的整合。启迪原则,即要求教师在习题设置环节要注重训练中学生相应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练习与思维启迪的整合。

问题导学法,重在问题设置,巧在学法引导;高效课堂的构建,重在自学指导,巧在点拨归纳。以问题导学法的问题导向推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就是要坚持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目标导向、自学导向、知识导向、整合导向的四个维度合力,推动高效课堂教学目标、自主探究、点拨归纳、当堂训练环节的问题化构建,从而针对“问题设置—自主探究—点拨归纳—训练巩固”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化学课堂质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润学校)

(责任编辑  晓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