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徐陆沈数学是抽象性的科目,也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还是未来学生从事研究的基础与工具。以小学数学为例,因为学生年龄小,学习数学概念有困难,可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无法准确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致使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倘若将数字故事运用于教学之中,必然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数字故事概述
数学并非简单的学科,其逻辑性强,学生学习需要具备相当强的逻辑思维才行。对小学生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并不成熟,还处在发育时期,数学学习在这个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选择适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这样做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了解其他学科和数学科目间的联系。教师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学标准,精准分析课程要求,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与方案,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满足数学课堂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习质量。
数学教师需要严格按照现实生活情况,从中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数字故事,将数字变成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制作数字故事可以分成如下步骤:第一,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字相关的故事,此为基本步骤;第二,教师提炼出合适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第三,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把数学问题充分展现出来。如此以文本和卡片等多种形式,为数学课堂提供可以展示的资源。
二、数字故事的重要作用
1.集中注意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活泼好动,对周围任何事情均充满了好奇心,想要让他们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很困难的。而把数字故事科学地运用于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利用学生的天性,促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其学习成绩的提升。
2.提升教学能力。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教师必须对自身所讲解的所有知识有清楚的理解,同时可以发现数学知识与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关联,这样才能够启发学生。此外,数学教师要具有制作PPT等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能够把数学知识充分展示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活跃度。所以,把数字故事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提升自我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3.激发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强制性灌输的方法,或者是机械讲解数学基本概念与数学公式,并且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会解题即可,不会向学生讲授数学公式与数学概念的由来,以及为何会使用到这部分数学公式与数学概念。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会使数学课堂变得十分枯燥乏味。但是,把数字故事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去具体分析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促使其发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学,进而真心喜欢上数学学科,并主动学习数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的必要性
1.数字故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上仅仅是纯粹地套用数学公式,数学课堂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学生仅是追求好成绩,而非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仅是了解教材知识,对课外知识毫无兴趣。数字故事是教育教学中衍生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它是通过在处理问题中学习文化知识,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感,从而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体,便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数字故事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字故事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对于问题的分辨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均有一定的提升。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对数学问题进行重新塑造,有助于其科学有效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字故事将教学目标精细化,并创建了全新的教学体系。运用数字故事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反映出当代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反映出任课教师问题设定的难易度,并提示教师合理优化教学情境。
四、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数字故事的策略
1.设置问题情境。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紧贴学生实际,同时要有益于小学生体验理解和考虑问题、探索问题,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并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同时,学习内容理应按照实际生活进行整理,如此方可适应学生的接受程度,灵活使用数学知识,学习效果也会变得更好。所以,教师运用数字故事给学生设置教学情境有益于学生数学学习。数字故事是很简单且便捷的设置情境的教学法,由于数字故事便于以多媒体为依托,能够用声音和文字等各种形式直观地将教师想要设置的情境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更加直观地还原故事情境,吸引学生视线,促使学生精准理解数学知识。
2.讲述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相当多的基础数学概念,常见的就是小数读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万以内的数等。这部分数学知识均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常常被提到,学生很有必要对其用法与规则展开练习,这是学生掌握更复杂数学问题的基础,若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不良印象就难以修正过来。因此,教师要将这些常见数学知识运用数字故事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对相同的知识点可以借助不一样的素材与多种形式的故事从多个侧面加以展示,这样除了加深印象之外,也能帮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数学发展史,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在进行数学常识介绍的过程中,可以有不一样的主题,如选取数学符号进行简单的介绍,讲述数学家的故事等。
3.总结数学知识点。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不但需要运用数字故事教学新的知识,还需要借助数字故事复习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经过复习,能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板书教学法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但是这种方法有诸多限制,很多学生会因为内容乏味、形式古板而无法紧跟进度,进而造成数学知识复习效果甚微。对此,数学教师需要把各个阶段的数学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数字故事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还能反复学习,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科技持续发展的今天,教学改革需要科学运用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教学工具才可以实现,数字故事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鲜事物,优势较大,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永阳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