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合作谱新篇 课程思政谋发展

作者: 陈大斌 隆长义

成渝合作谱新篇 课程思政谋发展0

为加强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思政,增进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交流,提升我市高中历史教育质量,2024年4月25日,重庆市春期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联盟教学研讨活动在重庆市丰都中学校成功举行。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四川省历史专委会理事长陈辉,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李正平,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余朝元,重庆市历史专委会理事长邓晓鹏,重庆市13个历史基地校代表及县内外历史教研员、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余所长主持,活动时间一天,分课例展示、开幕仪式、说课议课、专题讲座与汇报交流五个环节。

一、课例展示

上午第二三节课,来自丰都中学的历史与政治教师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进行跨学科同课异构。“生动、深度”的课堂教学既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培育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观,赢得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二、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上,重庆市丰都中学校副书记陶红英和丰都县教委副主任罗廷超分别致辞发言。

三、说课议课

首先,两位执教教师就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付瑜老师从课程思政的主题入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说课。雷陈蓉老师从教材地位入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说课。

接着是课例研讨及专家点评。李正平老师进行交流发言,他从成都市历史课程思政的成功做法讲起,逐一对付老师的教法、学法、素养达成等进行精准评价,提出“深度挖掘、有机渗透”的理念。其次由丰都县高中政治兼职教研员隆长义老师进行交流发言,他从课程融合、核心素养等作出肯定,同时也从课堂过渡、材料选择等提出个人看法。

最后由余所长对两位教师的上课及说课进行全面点评。余所长指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与联系,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显性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隐性育人功能。他建议教学方式采用历史课要让历史本身说话、政治课要让事实说话、结论要让学生来说话。

四、专题讲座

下午由陈辉教授为大家作《基于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科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的专题讲座。陈教授高屋建瓴,分别从强化学科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采取多种途径实施历史课程育人进行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五、汇报交流

最后由七个正在建设的基地学校进行交流发言。

余所长对当天的研讨活动及基地校的汇报交流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对基地校的工作作出高度肯定,认为各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思考更加深入、方向更加明确、实践更加有力、成果更加突出”。他对基地学校未来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本次研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问题聚焦,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思政指明了努力方向,探索了可操作、可借鉴的实施路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