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汪文珍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教育领域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初中英语阅读教育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了对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的研究,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促使学生在核心素养上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
逆向教学设计与常规教学设计思路相反。这种设计方法以终为始,从学生习得的角度出发,详细阐明预期学习结果,由此来确定教学目标,寻求证明学习目标达成的证据,在厘清学习结果和评价依据的基础上,选定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方式,再着手设计出整体、连贯、有效的教学活动。逆向教学设计的好处在于它能够确保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高度匹配,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以预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逆向设计把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之前,使整个评价过程嵌入阅读教学过程中,成为真正诊断和驱动阅读教学的工具。
1. 确定单元主题
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中,确定单元主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一环节主要涉及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对学生需求的理解以及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主题。首先,对课程内容的分析主要是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理解其传达的核心信息,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以有意义和关联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编,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主题。教师要保证单元主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一个好的主题应该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有深度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们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外研版“Module 3 Life now and then”, “Unit 2 I think life is better today”中的“Life now and then”这一阅读文本主要围绕着生活在过去和现在的差异展开。通过一位七十多岁的李太太的生活经历,学生将深入了解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变化,深入思考时间的推移对家庭、工作、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反思社会的发展对个体和家庭生活的塑造。这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对历史、文化、社会变革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这个阅读文本中,学生将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涉及家庭、工作、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将学到一些描述过去生活的词汇,如“candles”, “postman”, “farm girl”,以及描述现代生活的词汇,如“education”, “work”, “traffic”。这样的词汇将帮助学生扩展他们的词汇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关于生活方式的信息。学生还能接触到一些句子结构,比如过去的生活描述中使用的过去时态“My family lived in a tiny house.” 以及现代变化的描述中使用的现在时态,如“Transport and travel are easier today.”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运用不同时态,提高他们的语法水平。此外,文章中涉及一些描述变化的连接词,如“but”, “though”, “however”,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这些连接词来表达转折和对比,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单元主题,即“感受社会变迁,积极拥抱变化”。
2. 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逆向设计的第二个关键步骤。这一环节主要涉及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首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其次,教师还要确保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达成性、相关性和时限性的特点。明确的表述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他们需要达成的任务;可衡量性使得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达成性确保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实现的;相关性强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之间的联系;时限性则规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时间。
例如,在学习外研版“Module 3 Life now and then”, “Unit 2 I think life is better today”中的“Life now and then”这一阅读文本时,教师可确定语言运用能力目标为“在本单元结束前,学生能够准确辨识并在课堂表达和书面作业中熟练使用文章中描述过去和现在生活的关键词汇,包括candles, postman, farm girl,能够熟练使用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以及之间的连接词,如but, though, however;可确定思维能力目标为“在本单元结束前,学生能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形成独立见解,理解时间推移对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学生能够完成独立的写作任务,清晰表达对过去和现在生活差异的深刻理解,包括个体和社会层面的思考;在深入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见解,并在作品中清晰表达”;可确定文化意识目标为“在本单元结束前,在深入研究和分享中,学生能够理解社会文化的演变,形成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并能够清晰表达对过去和现在文化差异的认识,且能够积极拥抱现在的文化”;可确定学习能力目标“在本单元结束前,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任务,并在指导下,能够从文章中获取有关过去和现在生活的核心信息,形成信息筛选和整理的能力”。
3. 确定评价方式
评价是逆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为教学提供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首先,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测试和作业,还可以采用观察、口头反馈、自我反思等方式。观察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口头反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策略;自我反思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其次,评价应该具有及时性和连续性。及时性的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连续性的评价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过程,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激发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外研版“Module 3 Life now and then”, “Unit 2 I think life is better today”中的“Life now and then”这一阅读文本时,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Mrs. Li过去和现在生活的讨论以及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表现。这样的观察能揭示学生对生活变迁主题的深度理解和合作能力。针对观察的结果教师要提供即时的口头反馈,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鼓励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教师也可以以表现好的学生为榜样,让其他同学在对比下进行自强评价,以此达到自我反思的目的。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结合不同单元的学习,记录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方面的进步,通过定期的评估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持续追踪并指导其发展。
4. 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主要围绕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方面来进行。在读前环节,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或讲述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主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是预测内容。出示文章标题或关键词,引导学生预测文章主题和内容,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在读中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策略,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略读。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主题、段落大意和关键信息,培养他们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是扫读。让学生寻找特定信息,例如特定细节、时间、地点等,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
三是细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细节和语言运用,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
四是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和疑惑,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促进他们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在读后环节,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阅读成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培养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和记忆力。
二是拓展阅读。推荐与阅读主题相关的补充材料或进一步拓展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学习。
三是写作。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是读后感、评论或改写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阅读外研版“Module 3 Life now and then”, “Unit 2 I think life is better today”中的“Life now and then”这一文本之前,教师可以展示老照片或视频,呈现过去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联想和猜测。激发学生对过去生活的好奇心。同时提供文章标题“Life now and then”,让学生猜测文章可能涉及的内容,激活背景知识。在正式开始这一文本的阅读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本中提到的Mrs. Li的生活经历,抓住关键信息,包括家庭状况、生活条件等。其次,指引学生进行扫读,寻找特定信息,如过去和现在的家庭规模、女性角色的变化、交通方式的变化等,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再次,促使学生细读文本段落,理解Mrs. Li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细节,关注语言运用,如过去的饮食、交通方式等。最后,指导学生小组讨论Mrs. Li的生活变化,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读后活动具体为:
第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Mrs. Li的生活变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语言输出能力。
第二,进行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材料,如关于过去生活的历史文章、现代家庭结构的调查等,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第三,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对Mrs. Li生活变迁的看法,锻炼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中,通过确定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评价方式、确定学习资源和制导方式、制定教学活动等环节,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未来教学中要加强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
[1]田雪刚.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开展策略[J]. 校园英语, 2023(15):112-114.
[2]黄芳. 大观念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内涵与路径[J]. 校园英语, 2022(40):22-24.
[3]易雅琴.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 中学课程资源, 2021,17(07):46-49+77.
[4]陈焰炯. 浅谈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 校园英语, 2021(43):121-122.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长丰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