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作者: 陈溪如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符合角色特点的语气表演课文。

2.会认17个二类生字,会写8个一类生字。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读,流利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练读。

3.请9位学生接龙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读准字音。

4.全班齐读。

二、我会认,理解重点词语

1.课件闪现词语:窜过、逮住、骨碌碌、一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请学生认读。

2.出示四字词“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信以为真”和动物名称“狐狸、老虎”,请学生将词语和动物名称连线。

3.请学生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的样子和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三、我会猜,品味文章趣味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来施展魔法,用你们的读心术猜一猜老虎和狐狸的心里在想什么。

2.教师提问:狐狸在森林里被凶猛的百兽之王一把抓住,恐怕小命不保。换作别的小动物,早就跪地求饶了,可是狐狸却敢扯着嗓子反问老虎,他在想什么呢?(出示句子,请学生填空。)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他想:逃跑也来不及了,不如(   )吧!于是他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预设:

(1)不如骗他我是老天爷派来的百兽之王吧!

(2)不如让他跟在我后面,我借一借他的威风吓唬吓唬他吧!

3.老虎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他“一愣”,老虎这时在想什么呢?(出示句子,请学生填空。)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心想:(    )

预设:

(1)心想:这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心想:可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对我说话,我倒要看看他想干什么。

4.老虎果真被狐狸蒙住了,只见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时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呢?(出示句子,请学生填空。)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一边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地走着,一边想:(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地跟着,只见小动物们撒腿就跑,心想:(     )

预设:

(1)一边想:嘿嘿,这傻老虎上当了吧!……

心想:天哪,怎么大家都害怕狐狸,莫非他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百兽首领?

(2)一边想:只要我够大胆,别人就都会信以为真!……

心想:狐狸大王真威风啊!

5.师:同学们的读心术大法真是太厉害了,你们是怎么读出来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的?

小结:通过动物的动作、表情,我们就明白了动物心里在想什么。

6.师:再请大家想想,动物心里的想法可不可以不写出来呢?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呢?

预设:

(1)可以,因为通过动物的动作、表情,我们能明白动物心里想什么,就不需要再写出来。

(2)全都写出来,读起来就没意思了!

(3)不可以,写出来能把动物的心理表现得更细致、更明确。

小结:仅仅通过作者给的关于动作、神态的词语,我们就可以了解动物的心理活动了,如果把心理活动全写出来,反而读起来没那么有趣了。这就是动作、神态描写的妙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提示,来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促使学生边读边思考,深入理解角色的行动逻辑,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品味到了动作、神态描写的妙处。)

四、我会演,语气塑造角色

1.请同学们加上表演,把狐狸和老虎的语气读出来。(出示改编的对话)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说:“可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对我说话,我倒要看看你想干什么。”

“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呆呆地说:“啊……”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只见小动物们撒腿就跑,小声嘀咕:“天哪,怎么大家都害怕狐狸,莫非他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百兽首领!”

2.教师示范表演。

3.同桌互为搭档,分角色自由练习表演。

4.展示评议。评一评谁读得好。教师相机指导,用稍微夸张一些的语气读出角色的内心想法。

五、我会写,学习生字书写

1.按结构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物、就、神、活、猪;独体字:爪;上下结构:食、爷。

2.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爷、食”的书写,上宽下窄,上短下长。

3.指导独体字“爪”的书写,结合甲骨文,区分“瓜”和“爪”。

4.学生练习书写,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巩固复习导入

1.再次出示课文中狐狸与老虎之间的对话,小组对读。

2.师生分角色对读。

二、我会编,创意改写故事

1.故事还没有结束,如果狐狸的小把戏被戳穿了,结局会怎样呢?(出示教师续写的故事)

老虎正在纳闷,于是他一把拦住正在逃跑的蜗牛,问:“你们为什么怕狐狸呀?”小蜗牛直接缩进了壳里。大胆的猴子从树上倒挂下来,说:“我们哪里是怕狐狸,是怕您呀,大王!”老虎恍然大悟……

2.请你接着老师的续写继续编故事。学生自由思考、创编。

3.全班交流。

4.怎样把故事编得更生动一点呢?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样讲故事的。

(1)写好动物的动作、表情和神态。

(2)对话要符合动物的心理。

5.再次讲述自己改编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新的假设,激发学生思考创作的欲望。在学生自主创编故事的过程中,融入写好故事的方法。同时,为接下来理解角色形象做好铺垫。)

三、我会想,解读角色形象

1.同学们,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你欣赏谁?不欣赏谁?请你跟同桌交流交流,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2.同桌交流。

3.指名发表意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预设:

(1)欣赏狐狸。因为他很聪明,他在关键时刻灵机一动,想出办法救了自己。

(2)不欣赏狐狸。狐狸这次虽然救了自己一命,但他是用老虎的威风吓唬了老虎,是借助别人的威严,而不是自己的本事,这样的情况不会永久存在的。而且,老虎总有醒悟过来的一天。

(3)不欣赏老虎。老虎太傻了,自己不会动脑筋想一想眼前的一幕到底是为什么,所以轻易就上当受骗了。

4.小结:狐狸看似聪明,其实他的小把戏一点也经不起推敲,一旦被戳穿,后果可想而知。这告诉我们仗势欺人的人,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不会有好下场。所以,“狐假虎威”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用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四、我会用,理解运用成语

1.同学们,以下这些场景中,是否有人在“狐假虎威”呢?(出示)

事例一:红红对明明说:“你不跟我玩,我就把你带零食到学校的事情告诉陈老师!”

事例二:爸爸接到一个诈骗电

话,骗子对他说:“我是警察,你现在被卷入了一场杀人案官司,请你配合我们调查,把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相关信息告诉我。”

2.你欣赏这样“狐假虎威”的行为吗?

预设:

(1)不欣赏,因为“狐假虎威”的本质是在欺骗别人。

(2)不欣赏,与人交往要真诚。

3.师: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这样“狐假虎威”的人。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成语,加深理解。)

五、我会写,学习生字书写

1.观察左右结构的字的比例、高低。

(1)5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2)左低右高:就、神、猪;左右等高:物、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评议展示。

六、作业设计

如果故事里的老虎不是一只笨老虎,而是一只聪明的老虎,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请把你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责任编辑 杨 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