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实践研究

作者: 徐小娟

[摘 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营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观念正逐步形成。文章阐述真实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剖析当前真实学习情境创设所面临的困境,并从运动对学生智力、体力和个性化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榜样对学生个性化人格形成的导向作用、阅读对学生气质塑造的浸润作用等三个方面探讨真实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真实学习情境;个性化成长;班风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30-0094-03

当前,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思考如何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性,并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作为初中班主任,笔者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当今教育形势下,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应该为学生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又该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那些由日复一日的教学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思维与能力?

基于真实学习情境的班级管理意味着班主任要创造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共享的环境,并引导学生把学科知识转化为个人素养。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案例,阐述如何在真实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一、真实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础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一旦学生受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就有可能误入歧途,从而难以健康成长。对此,家长、学校、社会如何通过适宜的德育活动,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从而让他们远离极端思想与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真实学习情境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尤为重要。班主任应深入挖掘家长、学校、社会三方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三方共育的形式探索初中班级班风、学风的塑造,同时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然而,部分班主任受应试思维的影响,将学生囿于课室内,希望学生把所有时间与精力都用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托尼·瓦格纳曾指出,学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把学生困在课本里不仅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而且与现代教育的需求背道而驰。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通过创设真实学习情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还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真实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困境

(一)班主任无视真实学习情境对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班主任与家长没有认识到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营造班级良好成长氛围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学生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课本学习。尽管有的班主任已了解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重要性,但积极性不高,投入度低,常认为相关活动的开展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这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会主动创造条件组织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以致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速度缓慢。

(二)班主任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部分班主任在教学中过度依赖所谓的经验,且随着教龄的增长,视野愈加狭隘,思想日益闭塞,行为逐渐固化。这些班主任对社会的接触较少,因此未能深入了解周边社区的变化与发展,不清楚周边有哪些公益活动,更不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三)班主任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源于每个学生独一无二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成长际遇。学生可塑性强,但是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情感认知、性格个性。然而,部分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独特个性的充分认识,忽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从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出发进行教学,只会将课本中的知识机械灌输给学生,甚至将同样的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不同班级的教学。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班主任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丝毫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此类活动,学生往往无动于衷。

(四)家长支持力度不大

部分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既然把孩子交给了学校,那教育便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共同发力。一方面,一些家长以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等为由,忽视自身的教育责任,导致学校、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成长环境、日常生活了解甚少,无法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根据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设计适宜的实践活动,更无法从家长那里得到活动后学生成长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由于家校缺乏沟通,一些家长无法理解为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重要性。缺乏家长的支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协作作用就难以发挥,由此便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些方面的不足,导致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真实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具体实施策略

即使困难重重,也不能阻碍班主任对真实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因为若不改变传统的德育方法,就无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此,笔者自2012年起,从运动、榜样树立与悦读三个方面对在真实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进行实践研究。

(一)借助运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真实学习情境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就是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学生能够通过在真实生活中的实践,获得属于他们的个性化知识。运动是学生真实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瑞迪和哈格曼在《运动改造大脑》中指出:“运动后人们的词汇学习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2012年,笔者在某农村中学担任八年级某班班主任时发现,长跑能使躁动且孤僻的学生变得自信阳光,同时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在这之后的带班过程中,笔者都会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能力范围内的长跑,尤其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2020年冬天,笔者在援疆支教期间,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面对中考的巨大压力时,出现了心情低落、郁闷的情况。对此,笔者与体育老师和副班主任合作,组织学生开展打雪仗、跑圈、趣味爬树等趣味活动。由此,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纾解。

温迪·铃木博士指出,运动除了能塑造人的强壮体格,还有助于提升人的专注力,提高人的记忆力。考虑到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笔者在2023年邀请了校外公益组织到校引领学生开展飞盘运动,以使学生在运动中开发大脑、学习游戏规则、协调四肢、提高反应能力,并在合作中学会团结、让步。

真实学习情境中的运动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评价,还能让学生学会面对失败,增强抗挫能力,实现个性化成长。对此,班主任可以进行如下设计:1.邀请有足球、篮球等特长的家长担任教练;2.鼓励学生参加市、区、乡镇政府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3.邀请公益机构开讲座;等等。

(二)利用榜样深入影响学生

榜样,即模范和典型。榜样塑造有利于青少年形成优良的品德和技能。通过榜样塑造,能强化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班风、班貌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榜样的效仿是自然而然的,能促使其形成与榜样一致的优良品德。

除了课本中提及的典型人物和故事,身边生动鲜活的人物及其故事同样能满足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需要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例如,2021年全运会冠军刘湘受邀到执信中学参加了校运会的开幕式。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些榜样在无形中给予了学生正向的影响,让学生生发对生活的希望与未来的憧憬。笔者所在学校邀请邓文明讲述他奋不顾身抗击新冠疫情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抗击新冠疫情的艰难;邀请姐妹学校的校长罗丹航深情讲述她克服万难、茁壮成长的故事,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邀请邓燕红经理分享金融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邀请邹仙霞护士生动地讲述人体结构和幼儿护理等知识,使学生对医护工作的不易和生命的顽强有了更深的感悟;邀请汤国钦讲述蓝天救援队的故事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这些身边的真实榜样能在行为、认知、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三)通过阅读涵养学生的气质

有句英文谚语是这样说的:“You are what you read(你所阅读的东西塑造了你)。”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会影响学生的性格、气质、眼界、态度、行为、思想,最终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有意义、有价值、有启发性的书籍的阅读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1年,笔者接手所在学校七年级某班后,发现学生存在知识面狭窄(如不知道“鸦片战争”是什么、不清楚香港回归时间等)、懒散、言行粗鲁等问题,班级整体学风不浓,还有部分学生性格过于内向、情绪萎靡等。鉴于阅读对学生真实性学习和个性塑造的重要性,笔者决定把这个班级打造为阳光少年悦读班。为此,笔者组织了一系列阅读学习体验活动,包括阅读书签制作、家校同阅、好书分享Vlog制作、“我喜欢的作家”演讲等。通过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阅读情境的创设,架起连通图书与思想的桥梁,营造浓厚的人文阅读氛围。通过阅读,学生的气质得到了涵养。

四、总结

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应凝聚力量创设真实学习情境,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目前,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仍存在很多困难,如部分班主任没有意识到真实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存在一定的问题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效果,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角度出发,对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德育活动进行实践研究,能给初中教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在真实学习情境下,笔者借助运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榜样深入影响学生、通过阅读涵养学生的气质,有效塑造了任教班级良好的班风、班貌。如历届任教班级几乎每个月都被评为“文明班”且连续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班”称号,学生的文化成绩稳步提升,学困生转变为学乐生,学优生数量增多,学生都能怀抱各自的梦想,并坚定地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班主任应创设与社会紧密联系、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空间,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提升核心素养,并最终实现个性化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默里.真实性学习:如何设计体验式、情境式、主动式的学习课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1.

[2]  瓦格纳,丁特史密斯.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3]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  瑞迪,哈格曼.运动改造大脑[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