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职业教育中学员线上学习动机水平调查
作者: 鲁娟 任凤云 何天霖[摘 要] 以海军为例,采用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选取覆盖各单位类型、工作性质、兵种类别的8 124名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者,调查其线上学习动机水平并分析对在线课程学习成绩的影响,为新时代军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在线课程建设、网络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显示:军队人员参加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的动机总体比较适宜,且不同群体差异较大,学习动机对在线课程成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军队人员参与在岗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动机水平相对较高与在线教育的优势不无关系。
[关键词] 学习动机;水平;军事职业教育;军队人员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规划课题“军事职业教育学分制度研究”(JYKY-C2023015);2022年度海军军医大学社科培育基金项目“基于学习型军营建设理念的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效益研究”(2022SK003);2020年度海军军医大学教学成果立项培育项目“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与学习激励体系研究”(JPY2020A15);2022年度海军军医大学教学成果立项培育项目“军事职业教育终身学习账户制度一体化构建及实践”(JPY2022A03)
[作者简介] 鲁 娟(1977—),女,陕西汉中人,医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海军军医大学职业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何天霖(1973—),男,浙江宁波人,医学博士,外科学博士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外科诊治及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02-0125-04 [收稿日期] 2023-12-03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学管理者们一般认为学校只要有科研水平高的教师、精品课程、优质生源以及个性化教学,教学质量就会高。而奥斯汀(Astin)的大学生参与理论则提出,学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好的课程不代表学生就愿意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未必就能教好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成本太高,投入产出效益低、不切实际。教学的重心不是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而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1]。学习动机是激活、维持和强化个体学习活动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是组成“学习力”的重要部分[2],对提高学习效果、效率,进而培养个体创造力、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学者们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分析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各类动机模型、影响因素等,其中对学习动机水平的分析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的关系,即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个体的成绩都不高,中等水平动机的个体的学习成绩最好[4-8]。
背景环境在个体求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使用相同的凿子,工匠和木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本质区别在于所处环境条件不同。这也与维果茨基倡导的“最近发展区”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即认为学习是一项具有社会化特征、需要在社会交往中完成的活动,即学习时在与有能力的他人进行社会互动,进而激发起学习动机、形成高水平认知过程的结果。在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对象都是聚焦于院校教育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而对于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关注较少。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写入中央决议[9]。每一名军队人员必须参加以在线学习为主的在岗继续教育,即军事职业教育。在此过程中,部队官兵学习动机如何呢?我们以海军官兵为例进行了万人调查,并针对一般人口学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了学习动机和在线课程学习成绩的关系,同时与军队院校教育各类别学员的学习动机水平比较,以期准确把握我军官兵参加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动机水平,为健全、完善和发展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21年3月,采取方便抽样原则,在海军范围内调查军队人员参加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动机水平。问卷由调查单位统一组织发放,由专人指导作答并答疑,所有被试对此知情同意。共发放10 000份,有效回收8 124份(81.2%)。一般人口学资料按保密要求略。实足年龄18~50岁,平均(24.39±4.714)岁,按照20岁以下、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进行了分组;军龄1~33年,平均(5.53±4.604)年,按照1~2年(义务兵)、3~5年(一期士官)、6~8年(二期士官)、9~12年(三期士官)、13~16年(四期士官)、17~21年(五期士官)、22年以上(六期士官)划分军龄段。
(二)调查方法
自编问卷包括被试的一般情况和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其中学习动机部分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并做适当修改。如将“在学习时你是否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在意”修改为“在进行在线学习时,你是否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在意”。该量表共12题,根据总分将学习动机分为较弱、中等、较强三类,分别记作1~3分。经过条目调整后的学习动机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75,Kaiser-Meyer-Olkin为0.877(>0.7),Bartlett球型检验的卡方值为2.487E4,自由度为66,p<0.001,达到了显著性标准,适合做因子分析,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此外,请官兵对自己取得的大部分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成绩的优良等级进行勾选,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分别记为1、2、3、4分。
(三)统计分析
SPSS 22.0软件的动机水平和成绩等级均已被赋分,视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有差异的进一步进行SNK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被调查人员学习动机平均为2.14±0.704。不同群体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表略)。不同性别中,男性高于女性(2.14vs2.02,t=3.134,p=0.002)。不同年龄段的学习动机水平有差异(F=22.878,p<0.001),但进一步的SNK检验在同一列。不同军龄段有差异(F=22.237,p<0.001),1~2年军龄的学习动机高于9~12年(2.04)、6~8年、13~16年、17~21年(均为2.05)、22年以上(2.09)、3~5年(2.10)。不同身份的官兵有差异(F=19.111,p<0.001),战士的动机(2.16)高于军官(2.02),而文职人员(2.06)居于战士与军官之间,与前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工作性质的官兵有差异(F=49.633,p<0.001),从事训练的人员动机(2.26)最高,其次是专业技术(2.08),后勤(2.00)最低,指挥管理(2.03)居于专业技术和后勤之间。不同单位性质的官兵有差异(t=4.309,p<0.001),基层人员的动机水平(2.15)高于机关工作人员(2.01)。不同兵种类别的官兵有差异(F=88.719,p<0.001),陆战队官兵的动机(2.31)最高,其次是航空兵(2.18)和训练机构(2.16),再次是岸防(2.08)和潜艇(2.06),最后是水面舰艇(1.87)。
(一)不同在线课程成绩的海军官兵的学习动机水平分析
不同在线课程成绩的海军官兵学习动机水平不同(F=125.908,p<0.001),进一步SNK检验显示,成绩优秀的学习动机水平最高(2.28),其次是良好(2.13),再次是合格(1.90),最后是不合格者(1.64)(具体表略)。
(二)海军官兵与军队院校教育各类别学员的学习动机水平比较
本次调查还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对应用同一学习动机量表测评的军队院校教育的各类别学员(本科在校生、本科实习生、八年制学员、研究生、任职教育学员、外训学员、海军官兵)的学习动机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各类别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有差异(F=23.036,p<0.001)。进一步的SNK检验显示,各类别学员中学习动机水平最高的是本科实习生(2.18)、研究生(2.15)和海军官兵(2.14)等。
三、讨论
(一)军队人员学习军事职业教育的动机总体比较适宜,且不同群体差异较大
本次调查显示,如果视为定量资料,被调查人员学习动机平均为2.14±0.704,介于动机水平中等和较强之间,靠近水平中等。可见,目前军队人员学习军事职业教育的动机总体比较适宜。研究表明,个体特征、学习需求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本次调查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段、军龄段、身份、工作性质、单位性质、兵种类别的军队人员的学习动机确实都有差异,受一般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其中男性、1~2年军龄(义务兵)、战士、从事训练者、基层工作者、陆战队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对较高。这些调查结果与既往基于在校生等对象的调查结果不尽一致。例如,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高于男生或男女生无差异,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学习动机水平高于女性。从不同性别的心理分析看,男生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相比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呈现形式,在以图形图片、视频动画为主的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学习中,男性相对具有较大的优势,更有可能感到愉悦,能够集中精力,承受心理压力较小,学习动机水平较高。因此,在军事职业教育学习中,男性官兵的学习动机水平高于女性。
(二)军队人员学习动机对在线课程成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心理学研究认为,对于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个体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水平呈现倒U形曲线[8]。因此,中等水平的学习动机最有利于个体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学习动机过低,不具备“学习力”,而丧失了学习应有的兴趣,造成学习成绩较低;但过高的学习动机水平会导致个体产生焦虑、压力,反而会抑制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次调查显示,不同在线课程成绩的被试的学习动机水平也不同,支持了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水平相关的结论。进一步SNK检验显示,成绩与学习动机水平呈现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个体的学习成绩的逐步提高(由不合格、合格、良好上升到优秀),学习动机水平也逐渐升高。这似乎颠覆了既往倒“U”的结论,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目前军队人员在线学习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多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偏少;主要内容以通俗性科普性知识为主,创新性、专业性前沿性知识偏少;知识类型主要以陈述型为主,程序型为辅,强度难度处于中等水平。在中等水平的学习任务范围内,学习成绩与动机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与此前学习任务难度从易到难的倒“U”型结果并不矛盾。
(三)军队人员参与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动机水平相对较高与在线教育的优势不无关系
我军官兵在岗参与军事职业教育是培塑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经途径。军事职业教育是一场基于网络教育的教育改革,拥有信息化教学共有的优势特征。通过开放强大的网络平台、高效交互的技术手段、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将全军乃至全球的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到每位军队人员,解决了官兵调学机会少、学习时空成本高等问题,满足了新时代终身学习的要求,是覆盖范围最广、实施方法最活、学员主观能动性最强的智能学习手段,是全员全时全域的泛在学习。然而,基于网络的军事职业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存在网络教学共有的缺点,如很难营造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缺乏教员、学校等外环境的监督,完全依赖学员自主性。因此,传统观念认为,基于在线课程学习的继续教育对应的学习者既无学历证书可以获取,又无外部环境如学校、教师等的制约,学习动机水平较低。本次调查结合既往对军队院校教育的其他类别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完全颠覆了这一观念。与本科生(在校生、实习生)、研究生、八年制、任职教育、外训学员等军队院校教育的各类别学员相比,海军官兵学习动机居于中间,与本科实习生、研究生的动机水平无差异,高于本科在校生、八年制、任职教育学员和外训学员,从而证实了海军官兵参加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动机水平高于(并不是传统观念中低于)在校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