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作者: 宋玉婵
[摘 要] 当前,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复习目标不明确、复习定位不准确、师生地位不合理等. 文章以“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的一轮复习为例,具体谈一谈如何设计一轮复习教学,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从如下三方面讲一些思考:复习应立足教材,注重复习计划的制定,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 一轮复习;基本不等式;思维
高三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思想与方法等的复习为主,主要涵盖基本题型的求解、错题集的整理以及思维习惯的培养等,这是基于学生原有认知夯牢知识基础的过程[1]. 然而,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对一轮复习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出现了复习方向不明确、复习内容偏离正轨等现象.
为此,笔者针对当前高三一轮复习情况进行了研究,罗列出几个问题,同时以“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的一轮复习为例,具体谈一谈如何设计一轮复习教学,并且讲几点思考.
■ 高三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
1. 复习目标不明确
高三阶段教学任务重,有些教师为了省事,直接照本宣科地进行复习,忽视每一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 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就由大量习题堆砌而来,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目的性,课堂也因过于随意而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缺乏明确的计划与实施过程.
2. 复习定位不准确
有些教师不理解一轮复习的真正内涵,认为复习课就是习题课,只要带领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就可以了. 殊不知,一轮复习的关键在于夯实知识基础,对概念、定理等的理解与记忆尤为重要,这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些教师不清楚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的区别,在一轮复习时就进行高难度的解题训练,将知识挖得太深,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难题的解决中,无法将知识的纵横联系完整地建立起来.
3. 师生地位不合理
部分教师在一轮复习时采取“一言堂”的方式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在这种模式的课堂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思考感悟的机会少之又少,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 其实,数学应是自主思考的产物,学生只有真正进入思考状态,才能形成独特的见解,提升学习能力[2].
■ 教学简录
1. 开宗明义,揭露主题
复习课与新授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有没有认知基础,复习课不需要像新课一样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需要借助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在复习教学中,一般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揭露复习主题,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明确复习内容.
本节课伊始,笔者借助PPT展示近些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关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问题,以引起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重视.
设计意图 真题的展示,不仅突出了基本不等式的重要性,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 几点思考
1. 复习应重视教材的利用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系统学习的根本. 高三一轮复习的重点在于夯实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教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梳理知识结构,了解各个概念、定理、法则等处于知识网的什么节点,在整个数学体系中具有怎样的作用,等等.
想要利用好教材,教师本身就要研读教材,充分了解编者的意图与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扫除学生的知识盲点奠定基础. 在一轮复习中,“懂而不会”的现象时常发生,这其实是对基础概念、定义、定理等的认知不足引起的,基础不扎实会导致不良学习恶性循环.
2. 注重复习计划的制定
学习必须有计划性,复习教学同样离不开计划的精心设定,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障. 教师应结合学情与考纲要求,从全面、系统、灵活等角度出发,制定详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但有些教师容易高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探究经验,从而制定不切实际的复习计划. 事实证明,好高骛远的复习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保障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一轮复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以夯实基础为导向,将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解题习惯作为宗旨[3].
有些学生过于自负,日常练习常常忽视解题过程的书写,直接呈现答案,从而因格式不全、解题过程不完整等被扣分;有些学生缺乏信心,不管是作业还是练习都想得到正确答案,忽视对错误根源的追溯,因此无法解开一些问题的症结;还有些学生缺乏良好的读题和审题习惯,导致解题能力一直较为低下. 以上几类问题若不在一轮复习中彻底解决掉,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鉴于此,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情将教学反思、学习反思、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错题溯源、纠错整理、习惯培养等纳入复习计划中,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育家第斯多惠倡导,学习者应时常回顾所学知识,并牢固地记住它们,这比贪学更多的新知更重要. 这句话阐释了复习的重要意义. 一轮复习并不是严格按照教材目录依次重复讲解所学知识,而应结合具体情况重组教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边复习、边总结、边成长.
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将学生所接触的题目分成三类:①规定时间内学生能快速准确地解决;②学生可独立解决,但比较慢;③学生经过思考,但依然不会解决. 面对不同难度的题目,教师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复习方法作指导,具体来说:第①类题目,可不作为复习内容;第②类题目,要从知识难度与学生思维敏捷度等角度来分析学生“慢”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由于运算繁杂导致学生“慢”,那就要进行运算指导;第③类题目,则要结合考纲要求进行分析,如是否超纲,是否有指导的必要,等等.
总之,高三一轮复习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结合课标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及时拓展,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与解题技巧的训练,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让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全面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潘云超,武瑞雪.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应重视的三个问题[J].教学月刊,2018(03):57-61.
[2] 阚久义. 数学日记在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34.
[3] 成巧凤. 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效果的创新实践[J]. 高考,2019(0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