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探索
摘 要:在“一带一路”深入发展和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责任不断提升。该文从行业发展对国际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发展对英文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个人发展对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四个方面论证其可行性。结合当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该文给出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的实践建议,提出基于理论知识讲解、情景模拟和主题汇报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为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005-05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global COVID-19 epidemic, China's status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in English from three aspects: 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tal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need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need for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We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each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in English from four aspects: teachers, students, course and teaching materials. Combined with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rticle gives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in English. We propose a three-in-on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teaching, scenario simulation and theme reporting, which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each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in English.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teaching in English;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mode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其带来的机遇和成果已经惠及沿线数十个国家。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2年1—7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4.1亿元人民币。2020年以来,全球性新冠感染疫情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供应链断裂、跨境贸易及人员往来中断。中国举全国之力应对疫情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之后我国经济迅速恢复,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威望得到大幅提升。疫情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推手,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国际市场营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一带一路”和后疫情背景下,探索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对于行业发展、高校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多个层面出发,分析论证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当前课堂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理论知识讲解、情景模拟和主题汇报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为国际市场营销的全英文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 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必要性分析
(一) 行业发展需要
随着“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我国企业更加深入和频繁地参与国际经济市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助推和引导我国全球消费市场的建设。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2018年12月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密切与全球重要物流枢纽、能源与原材料产地、制造业基地、贸易中心等的合作,为构建“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提供支撑。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7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对外贸和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水平位居创新型国家前列,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劲支撑。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完善的工业门类和制造业基础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此,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数量剧增。与此同时,我国贸易伙伴已遍布全球多点开花。面对复杂且变化莫测的国际市场,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质量要求也不断攀升。为此,急需一批具有深厚的国际贸易知识、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强大的英语技能的国际贸易人才,以满足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现实需求,助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二) 高校发展需要
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国际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需要响应行业需求,加快培养行业急需的具有专业素养、国际水平的国际市场营销人才。在具体措施方面,包括向外派出或向内引进留学生、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以及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推行外(双)语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及国外学生来中国留学的双向流动越来越普遍。据统计,2021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超过70万,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全英文教学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全英文授课能够倒逼和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推动教师与外籍教师、学校与海外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同时,全英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英语技能、国际化视野等素养,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为国内知名企业或国际企业提供高素质市场营销人才。此举有助于提高行业对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 学生个人发展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的国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据政府网站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56.7万家,增加3.6万家。这意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胜任国际市场营销的工作需求,学生个人不仅需要具备国际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并对国际贸易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有较全面的认知。全英文教学能够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比例也不断攀升,很多留学生在出国后面临的巨大挑战是适应全英语环境。在国内学习期间,通过全英文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全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出国留学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必要性分析如图1所示。
二 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 教师条件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进行全英文教学要求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英语素养。近几年来,国家和高校一直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生或者高校教师出国留学或访学。2020年12月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经过多年的政策支持与鼓励,我国高教教师中具有海外学位以及具有国外联合培养或访学经历的人数比例逐步提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留学回国人员在校长中占78%,博士生导师占63%,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研究基地(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占72%。
有国外求学和访学经历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能力,能够胜任全英文教学的语言要求。同时,留学和访学期间,教师有机会接触或者深入体验国外高水平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因此,在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 学生条件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要适应全英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英语大范围普及,学生英语启蒙年龄也越来越早,学生群体英语水平也随之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很多重点高校的四六级通过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同时,大部分高校将大学英语纳入大一和大二学生的必修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我国高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均到达一定水平,能够满足全英文教学的要求。
(三) 课程条件
国际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介绍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跨国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环境,国际市场的细分、选择、定位,国际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组合,国际市场营销的产品、品牌、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策略等。课程理论知识简单易懂,实践性强。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经常需要结合各类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其中包含大量国际企业案例、国际社会案例、国外文化环境等,利用全英文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和学习一手资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 教材条件
与其他部分课程全英文教学面临的尚无英文教材或英文教材稀少的困境相比,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在教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目前,市场上具有多个版本的英文教材可供选择,其中包括达娜-尼科莱塔·拉斯库所著的《国际市场营销学(英文版)》、斯文德·霍伦森所著的《国际市场营销学(英文版)》等国外经典著作,也包括彭朝林、徐小贞、李威等国内学者所著的英文或中英双语教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或者培养目标,选择使用合适的教材。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可查阅到大量于课程相关的资料如,行业发展报告、政府报告、国际组织文件、国外企业宣传册和市场营销案例等文字或视频资料,大部分都为英文格式,为课程的英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可行性分析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