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
作者: 李艳灵 李昱霖
摘 要:教师教育者所扮演的专业角色对于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研究对H大学40份教育硕士关于他们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期待文本资料展开分析,探究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运用NVivo11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构建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硕士眼中的“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可以归纳为研究者、引导者、激发者、联络者、示范者五大角色,结合文本及相关理论对五大角色进行内涵解析。研究结果可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指明具体方向。
关键词:教育硕士;“好教师教育者”;角色定位;扎根理论;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56-05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role played by teacher educator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eachers of master of educa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eacher edu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Using NVivo11 softwar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ext materials of 40 education masters in H University about "good teacher educators" in their eyes, explores the professional role positioning of "good teacher educators" and builds a professional role model of "good teacher educators" in the eyes of education master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good teacher educator" in the eyes of master of education can be summarized into five roles: researcher, leader, motivator, liaison and demonstrator. Based on the text data of master of education and related theories, the positioning and connotation of each role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for teacher educators to strive to become "good teacher educators".
Keywords: master of education; "good teacher educator"; role definition; Grounded Theory; text analysis
兴国,必先强师。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教育者[1]。在我国,对于“教师教育者”这一概念,至今尚未形成一种普遍认可的说法。国外学者对“教师教育者”概念也存在着不同看法。国内部分学者从广义的角度对“教师教育者”进行了定义,认为所有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人都是教师教育者,包括所有负责教育和指导未来教师、新手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的人[2]。在我国特殊的教研制度下,广泛的教研员群体也被纳入其中[3]。本研究中的教师教育者概念主要聚焦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教育者,包括承担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与教学任务及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关于教师教育者的角色要求不仅在美国、荷兰等国家制定的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中得到了明确的阐释,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深入探讨。凯瑞·史密斯(Kari Smith)[4]在比较了荷兰、美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的教师教育者标准后,确定了四个教师教育者的共同角色要求,包括教学示范、创新研究、参与活动和促进发展。据鲁能伯格(Lunenberg)等[5]对137篇有关教师教育者角色定位的文献分析得出,西方学界普遍关注于六种角色,即教师的教师、研究者、教练、课程开发者、把关人和联络人。
国内学者王加强[6]将高校教师教育者的核心角色归纳为“示范者”“激发者”和“联络者”。赵明仁[7]指出,教师教育者在多重角色中扮演的“示范者”“反思性专业发展者”和“研究者”是至关重要的角色。赵英等[8]则明确了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三个重要角色,即“环境创造者”“共同体联络者”和“课程开发者”。
教育硕士研究生(简称教育硕士)作为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预备军,具备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双重视角。教育硕士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育者角色功能的发挥,因此,教育硕士群体对“好教师教育者”角色的期许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研究拟从教育硕士的视角,通过对相关文本资料的分析,探究发现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以期丰富拓展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
一 基于扎根理论的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研究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寻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拟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根据施特劳斯(Strauss)的三级编码方法对原始材料进行自由编码[9]。选择基于扎根理论来研究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其注重当事人看问题的视角,可以帮助研究者站在教育硕士的角度来考查“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扎根理论有助于从微观层面对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特质展开更深入、更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二) 资料收集与分析
研究收集了H大学40位教育硕士关于他们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文本资料。首先,对原始材料进行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在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概念化后,对概念和类属进行命名,并在NVivo11中创建自由节点。当开放编码(节点)的数量达到159个时,概念和类属在基本理论上已经饱和。其次,进行主轴编码,也叫关联式编码或轴心编码(Axial Coding)。轴心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范畴,建立概念和类属之间的关系,发现材料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并根据材料的相似性和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表1是对编码过程的举例说明。
通过对开放编码的分析,归纳出五个主范畴,分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具备给学生引导方向的能力、能够激发鼓舞学生的热情、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以身示范做出良好榜样。最后,进行选择编码(Selective Coding)。选择性编码旨在对所发现的主范畴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研究者、引导者、激发者、联络者、示范者这五个具有统摄性的核心范畴,最终构建出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二 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定位解析
(一) 研究者
教育硕士将“好教师教育者”中研究者这一角色的期待表述为“博学,了解教育领域前沿的知识,具备强烈的科研创新意识,能够与时俱进,对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优化,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课程的变革且具有创新理念……”说明教育硕士期望从教师教育者身上获得研究指导,提升研究能力。美国学者Boyer[10]认为研究者应具备四种能力,分别是发现能力、整合能力、应用能力和传播能力。作为研究者,教师教育者应能够敏锐地发现教育领域存在的研究问题,并依据实际教学与实践情况总结前人优秀的学术理论,进而提出某些有意义的研究观点;能够领悟不同学术类型中的基础研究,能够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能够高效处理原始数据资料并善于运用科学恰当的教育研究方法,收集实证数据并作出较为客观合理的解释;能够产出一定量的成果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作出贡献。
《美国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2008)对教师教育者的学术研究这一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教师教育者有责任对教学、学习以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追求涵盖教学、学习以及教师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知识;将新知识与当前的环境和观点相互关联;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项目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等领域,以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关于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反馈等。因此,“好教师教育者”应当具备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能力,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推进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取得教学学术研究成果。
(二) 引导者
教育硕士眼中的“好教师教育者”需要承担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将其表述为“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构建模块、捕获新技能、知识,引路灯般的存在,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不只是学术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思想层面,能够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切实可行,给出学习指导建议……”由此可见,教育硕士希望在两年或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引领,为他们指明发展方向及路径。教师教育者作为教育硕士的引导者,应能够为每一位教育硕士提供科学可行的研究方向、推荐合适的研究方法,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研究;能以平和的心态指导教育硕士的研究成果汇报,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并作出精准的反馈与指导,从而辅助教育硕士的创新工作;能适时地提出具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激励教育硕士对他们所学的理论做更全面深入的实践和探究。
《美国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2008)中标准8为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教育者要具备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推动能力,为促进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要求教师教育者积极参与到地方、州立、国家和国际的专业组织中,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编辑、审核出版的文稿或对教师教育组织的陈述进行审查;评审旨在促进专业的资源,推动其发展;建立学校与地区之间的联系,并为学生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研发面向教师教育的教材和多媒体资源,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招募有前途的职前教师;招募未来的教师教育者;引导同行走向专业卓越;设计并实施教师职前和诱导项目;支持学生组织以促进教师教育;主张高品质的教师教育标准等。
上述内容与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引导者角色相对应。作为能够起到给教育硕士引领作用的引导者,教师教育者除了需要提供有关优质课堂与教学过程的各类信息、指导教育硕士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导者还应该做出有效的教学示范供教育硕士进行观察和评判,展示自身在高质量教学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困惑和迷茫,引导教育硕士围绕教学实践展开对话和思考。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教育者有职责创造出一种能使教育硕士在实践中学习、讨论、反思和评价的良好氛围。在实践研究与教学示范的作用下,使教育硕士对教育科研与研教结合的基本规律产生一种更全面深刻透彻的认识。
(三) 激发者
教育硕士对“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期待中,还有一种表述为“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向上,充满热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鼓舞、感染学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转变思维,保持饱满积极的情绪……”这表明教育硕士有渴望被鼓舞、被激励、被调动的一种心态。激发者角色指教师教育者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影响教育硕士,而且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以激发其对教师职业的身份认同,并充分调动其专业自我发展的动力[10]。“好教师教育者”应敢于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不断反思,改变自己和对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因为这些情感因素是课堂教学中最能打动人的重要教育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