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IE模型结合混合式教学在药理学思政中的实践

作者: 刘玲 李瑞芳 段冷昕 邱相君 王淑英

ADDIE模型结合混合式教学在药理学思政中的实践0

摘  要:药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为突出思政教育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作用,通过智慧化教学工具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将ADDIE模型结合混合式教学融入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应用中,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创新课程思政载体,深度融入课堂设计中。通过ADDIE模型从分析到评估阶段的课程设计,结合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注重思政元素在教学活动中与知识点的融合和切入,从而持续改进教学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关键词:ADDIE模型;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药理学;教学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89-05

Abstract: Pharmacology, as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is a bridge discipline connecting bas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containing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t teaching tool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s adopted, integrating the ADDIE model with blended teaching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armacology courses. The integrated method can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value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contained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no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rrier of courses, and deeply integrate it into classroom design. Through the course design from the analysis to the evaluation stage of the ADDI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blended teaching,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nd ent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ith knowledge poin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 ADDIE model; blended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harmacology; teaching mode reform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药理学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主要阐明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应用型高素质医药学人才奠定基础。ADDIE模型是一种系统的教学发展方法,是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到评价(evaluate)的整个过程,目前广泛应用于教学环节[2]。ADDIE教学设计通过分成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利于教师将教学设计活动更为系统化和精细化。结合“互联网+”情境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了新型的网络在线教学模式并融入到医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中,对于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3-4]。将ADDIE模型的教学设计融入药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可实现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追踪和把控,使课堂思政效果最大化体现。

一  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  课程思政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学生在校期间脱离社会实践,往往缺乏对国情社情认知,欠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医学精神。学生前期基础知识局限于理论,与临床知识结合不够紧密,停滞在“教科书式思维”。药理学的理论性较强,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  课程思政目标

药理学(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研究机体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临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类代表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从而能根据临床适应证合理选择药物,防治不良反应;能初步分析临床常用药物的合理性,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素质目标中,突出德育思政元素,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本课程主要围绕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职业道德、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四个目标展开。①家国情怀。树立科技报国的使命感,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医疗和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②职业道德。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无私奉献,一生坚守,为病人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生命、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③科学精神。能根据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包括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塑造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提升精益求精的科学素养。④团队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及协作力,强调医护、医技等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实现团队工作效率最大化。

二  ADDIE模型结合混合式教学的运用

药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往往认为背知识点、做对题、拿高分就算完成了课程学习,这已经偏离了医学教育的意义。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尤其是内科学的桥梁学科。如何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融入到教学中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部分,基于ADDIE模型和思政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专业思政课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根本转变,从而使教学活动精细化、可控化、可分析化。

(一)  分析阶段

分析是ADDIE模型中的第一阶段,涉及对学习者、课程主题及教学条件的分析,是保证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5-6]。药理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学生已经完成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与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具备完成药理学混合式学习的能力。药理学课程中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药理学授课内容中涉及的概念、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智慧教学平台为载体,结合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为学生在智能终端适时学习、记录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追踪提供了有力支撑,培养学生成为新型应用型高素质医药学人才。

(二)  设计阶段

根据医学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评估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实施[7]。

1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分析能力,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新型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重点涉及药物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难点主要是药物作用机制,重点和难点互为补充,缺一不可。通过设计线上内容和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可使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不同空间上得到互相补充。

2  教学媒介/策略选择

教学媒介选择以超星学习通为载体的学银在线作为线上资源库,课堂讲授采用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策略方面,为了能更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进度和测评经过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使线下课堂由传统以讲为主转变为小组辩论、任务驱动式分组讨论和专题研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

3  教学资源设计

通过智慧教学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将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衔接和整合的设计[8-9]。课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如拓展材料、课件等教学资料。通过获得课程积分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与专题研讨活动相结合,即先对线上学生学习过程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阐释和解惑,再通过分组研讨或专题学习进一步巩固及拓展知识面。课后将知识与课外科研活动、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第二课堂的内容相结合,进行高阶性和综合性项目的设计及学习。

4  学习评估设计

学习评估设计为两个部分:①线上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在智慧教学平台浏览课程思政等阅读材料,完成总结报告、作业等任务点, 计入形成性评价;②线下课堂教学通过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对相应任务点进行评估,结果作为形成性评价计入总成绩。

(三)  开发阶段

完善及更新相关的章节对应思政资料的收集、整理、开发,包括对应的课程思政融入点、课程思政案例、课件等资源,并进一步完善教学单元中对应的教案,在10~15 min的微课视频中插入相关课程思政点。

1  创新课程载体,丰富教学资源

药理学课程内容侧重药物机制,知识点多。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学生,他们乐于接受多媒体、新媒体等网络资源,排斥知识灌输,但缺乏深入探究知识的能力。通过多种信息化方式,采用课堂讨论、投票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创新课程思政载体,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将课程思政渗透于专业课的线上资源中,在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药理学课程内容可划分为总论、传出、中枢、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和化疗药物7大模块。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医学精神,课程网站在相应知识点模块下展示反映医学精神、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的典型事例,即每一模块选取相应课程思政案例,形成“7大模块+7个思政案例”的线上资源模式,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融入更多思政元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2  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大纲

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医药学人才为目标,将教学目标具体细分为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并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学生不仅应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类代表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还应能根据临床适应证合理选择药物,防治不良反应;能初步分析临床常用药物的合理性,具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素质目标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教学中。

3  加强团队建设,挖掘思政元素

利用成员在各专业方向的优势,以本课程为载体,教学团队共同研讨、分工合作,根据知识点和病例特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教案及课程教学中,着重讲中国故事,将医学优秀人物事迹等内容,以及社会的正能量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四)  实施阶段

在多媒体教室真实教学环境下,通过使用智慧教学平台进一步结合网络教学环境所开展的教学和研讨活动,从而使混合式教学按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流程开展。图1显示混合式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线上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完成课前作业→翻转课堂授课→课后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