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罗玉波摘 要:为满足当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该文根据教育改革总体要求,按照引入思政元素等具体思路,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探讨高校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唯物辩证法提出改革思路,并分别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实践实习等方面提出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教学理念;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5-0107-06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actual demand of the current society for accounting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introduc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akes the course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major, curriculum setting, education mod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Based on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form idea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Key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teaching reform; traditional teaching; teaching philosophy; process evaluation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等发达国家较早开始教学改革。我国在2018年9月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革,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课堂革命”一词,显示教育改革进入必须全面改革阶段。
一 文献综述
从2018年9月教育部提出“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以来,在教改方面的论文很多,诸多学者做了有益的探讨,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 教学改革总体思考
从“彻底革命”到“课堂革命”的转变。在教育部号召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的今天,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王卉[1]提出“彻底革命”到“课堂革命”的转变,即进行改良而非将其推倒重建,改革重点在课堂;进而周序等[2]在“课堂革命”基础上,通过探究法和案例法,提升学生参与度,实现教和学的高度统一;刘振天[3]认为重点在教学技术在外在形式和内容实质的更新,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推进教改的落地;而别敦荣[4]认为“课堂革命”关键是师资是人非教学技术;王喜旺等[5]则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四个实践操作层面阐述“课堂革命”重要性。
(二) 教学改革思政引入
从“课堂革命”到“思政元素”的引入。现阶段,思政元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频频出现在教改论文中,由于思政在教改中特殊地位,杨涛等[6]以德能融合、德业并举创新教学模式,李晓刚[7]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邢小宁等[8]将思想政治元素引领价值观和世界观,黄昆[9]提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引导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政教育提升到新高度。
(三) 教学改革具体思路
1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吴剑平等[10]以唯物辩证法指导教改工作;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郭淑芬[11]提出建设实验案例库以提升教学改革之措施,程心[12]构建互动案例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决策力、实践以及创新能力;进一步鞠宁[13]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尹莉娅[14]提出案例分析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及教育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胡海波等[15]认为教学案例是高等教育的创新载体和教学成果的典型代表,夏明哲等[16]认为案例教学课外实践充分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实效性,钱明辉等[17]具体分析问题界定、数据获取、案例构建、案例应用四个方面,认为必须符合内容真实、信息完整、结构清晰、符合认知等要求,实现“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2 从“经济数据”到“社会责任”的整合
会计学人才培养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操群等[18]融入ESG方面信息和内容是会计专业要求;刘津宇[19]在教改中有机融入经济、环境、社会等内容,实现立德树人和具有前沿知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会计社会要求;王亚洁[20]认为绿色经济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会计未来要求,实现经济数据与社会责任的整合。
3 从“教学相长”到“情景模式”的嵌入
为了解决教与学的矛盾,翁伟斌[21]认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本科教育中重中之重;周毅等[22]认为教学相长中,融入情境模式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可有效活跃教学气氛,提升学生兴趣。
4 从“期末考试”到“过程评价”的结合
在大学教学中,课程考核方式大部分是期末考试来完成[23],为了增加过程评价,陈俊等[24]提出期末考试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评价与考核制度,而李金莲等[25]将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课程评价指标之一,这对于提升学生和老师积极性很有帮助。
总之,大量文献从教学改革总体思考、教学改革思政引入和教学改革具体思路等方面做有益探索。
二 会计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足,侧重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及缺乏学习主动性等诸多问题,下面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 教育观念:会计专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传统教育观念虽然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会计专业的发展,但是目前也确实存在不少弊端,如学生注重学习而缺乏社会责任观教育等,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社会责任观,才能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6]。
(二) 教育目标:会计专业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不符
一般本科教学目标主要是解决学生就业及相关问题,由此教师在传授会计理论知识时,教师需将相关会计专业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及择业问题。同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用人单位则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或实践经历及会计实操能力。目前,会计教学课程设置有些严重脱离了实际,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
(三) 课程设置: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滞后
课程设置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知识体系,决定着大学生毕业后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而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向前发展,课程设置体系在较长时间内是不变的,使学生所学技能与社会需求出现偏离,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相对滞后。
(四) 教学过程: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分离
教学活动为教师作为引导者,经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多次反复,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活动为教师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追求增长知识和才能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可以达到相互提升和共同提高,完成人生修炼。但传统教学一般认为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形成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动态提升过程。
(五) 实践操作:“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到的理论知识,要再通过实践检验,教师传授的教学实践相关内容,还需要与学生具有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相符合,教学实践内容还必须与当前经济发展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大多数高校在财务报表分析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践” 相脱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
(六)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未相互融合
近年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来引领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在教学只是添加一些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并未形成一股合力,以思政课程作为主要德育教育阵地,是思政教育主要力量,而课程思政中,大部分老师或者大部分专业较难融入思政内容,并未给大思政教育添砖加瓦。
三 基于唯物辩证法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思路
(一) 进一步优化教学的流程、形式及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也可以引入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加入到教学环节,增加教学环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引入线上教学、共享课堂、慕课等,使学生有多种机会、多时间段参加学习,同时也加入社会热点问题,如社会责任问题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等综合素质,在教学流程、形式和内容方面以发展眼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改水平。
(二) 合理设置课程顺序保证相关知识能前后衔接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认为,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观点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任何事物,应根据事物本身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和发展新的联系。本科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是有联系的,在财务报表分析设置课程教学时,需要认真考虑知识点的前后逻辑顺序,让教学过程易于开展。
(三) “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理论-实践”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矛盾分析法为导向,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忽视实践教学的跟进。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以及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演练,学生所学知识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有创新意识,改变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思想和行为,要与时俱进,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选取特别真实的财务报表分析案例,通过能吸引学生的PPT等创新授课方式。如采用真实案例分析、分小组相互竞赛、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提升课题讨论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学习思维导图,构建模型,寻找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实践操作,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