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信息化建设融合研究

作者: 陈宗涛 熊巍 袁静 李杏妮

摘  要: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融合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该文提出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观点,为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建设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5-0116-04

Abstract: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education reform need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es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two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promot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teaching reform; informatiz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eaching model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教学改革是指在教育教学机制、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和尝试。各高教工作者和高教研究院等机构,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总结了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教育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1-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1,4-5]。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方法、课程和管理,而信息化的教学过程、环境、管理和系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原始动力,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将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带来根本的变革,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3]。

一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均在教育教学模式、方法、体系、专业和课程等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教育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模式和方式的适应性,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但是从目前来看,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发展思维看待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高校建设了一批“智慧教室”“虚拟教研室”“标准化教室”等基础设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有部分高校认为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是主流,教育教学信息化并非“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在思想上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教育教学模式、方式等改变不能有效认识和理解,面对新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缺少继续学习的勇气和毅力,从而出现消极、排斥甚至是反对的态度。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发展和实施。二是信息化建设任务不够明确,方式单一,系统化不够。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认识还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将技术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融合的情况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三是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各自建设发展,缺乏综合考虑和融合发展思想,导致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始终是两个“1”,未能实现“1+1>2”的效果。

二  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信息化建设

目前信息化理念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化技术来辅助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对教育教学的诸多方面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  教学资源信息化

教学资源是指可供学习者使用,能够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的信息、技术和环节[6]。教学资源不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教学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支持条件。教学资源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存储光盘(U盘/硬盘)化,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虽类型多样,内容繁杂,但是管理容易,尤其是分类、存储、查询、输出等均方便,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二)  教学方法信息化

教学方法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而形成的教与学的活动途径和步骤[6]。教学方法信息化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使用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技术而形成的教与学的活动途径和步骤。教学方法信息化强调的是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达成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信息化的方式多种多样[6]。比如讲授-演播法,将教师的讲授与信息化资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比如程序教学法,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理论,把预先安排好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小单元,构成程序教材,然后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比如问题教学法,信息技术就在这种教学方法中非常重要,它是呈现问题情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比如探究-发现法,教师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情景,提出促使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去搜集、查找问题的答案。上述种种方法,均是教学方法信息化的代表,都能够充分体现教学方法信息化后带来的优势。

(三)  教学课程信息化

教学课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且与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一致,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6]。对一般课程而言,教学课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原理和知识,此时信息技术起着为课程教学服务的工具作用;对于研究性课程而言,教学课程信息化是指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从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探究课程内容,对搜集的大量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加工,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此时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工具,而已经成为学习的工具。

(四)  教学管理信息化

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建设,统筹兼顾,在系统设计、兼容、实现、应用上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6]。要通过合理设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实现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化管理。如项目的申报,需要申报人提出申报申请,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资格审查和项目评审,评审专家反馈评审意见和建议,评审分数统计,评审结果筛选等环节。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提交纸质申报文件,一般情况下根据项目评审专家人数准备多份纸质申报文件,项目主管部门将纸质文件分发给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给出评审意见和建议,项目主管反馈评审意见和结果,公示评审结果等,所有的这些环节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纸质文件多份在评审后均已再无用处,造成大量物力财力浪费。而信息化管理就可以用一个系统(平台)来解决这些问题,申报人、项目主管部门管理员、评审专家等不同角色在系统中具有不同权限,所有上述过程均可以在系统中实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三  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说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系统化的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3]。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信息化办学和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生动教育教学过程、拓宽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的教学过程,是硬件、软件和教学模式改变形成信息技术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在教学设计中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资源共享、有利于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其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互动,有利于促进团结协作精神培养;有利于学习者创新精神培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的教学方法,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二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使用以现代化教育媒体为代表的媒介而形成教与学的活动途径和步骤。信息化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与传统教学方法有区别,但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都属于教学方法。只不过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强调多媒体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以辅助教和学的过程, 是围绕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方法。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必须依靠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媒体来开展工作,也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来开展工作。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是校园内教学区域、食宿区域、办公区域、图书馆等地方网络建设和信息建设的兼容,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网络互连、信息互通,可方便地将学生的教育教学延伸到课堂内外,各区域之中。多媒体教室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代表,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相对传统教学环境而已,提高了新的教学环境平台,有利于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