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文与论文写作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毛晓英 吴庆智 胡有贞 魏长庆 单春会 卢士玲 张建摘 要:通过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以研究生科技英文与论文写作课程为依托,该文从课程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实践、教学意义及作用探讨,以及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端正学生的学生道德情操,为国家研究生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英文写作;改革实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5-0124-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urse "Technical English and Paper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writ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for non-English majors. This paper explores from five aspect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role discuss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s, correct students' moral sentiment,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postgraduate; Technical English and Paper Writing; reform and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content
科技期刊为传播科研最新研究成果和发现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展示平台,同时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国际语言”[1],更使得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科学研究交流和成果展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被学术界所大力支持和重视。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科研成果发表在英文科技期刊上的数量和质量及影响力逐渐呈快速上升趋势[2]。
随着全国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的递增,撰写英文科技论文逐渐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研究生向国内外展示科研成果和进展的重要沟通桥梁和手段[3]。然而,研究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英语应用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导致研究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研究生在学术成果发表英文期刊论文时遇到了诸多阻力和困难,致使创新新思维和想法因语言问题无法准备表达,这不仅挫败了研究生的研究热情,也使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推向世界。因此,针对我国工科研究生英文写作遇到的困难,重点梳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研究成果的顺利发表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相继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以期能够提高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从而能让我国科研成果推向世界。
科技英文与论文写作是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聚焦学术论文写作,重点对学位论文写作及科技论文写作进行讲解。辅助通过科技论文的投稿、选刊等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及应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配合对文献的检索及文献的管理等方面的介绍,综合提升学生科技英语阅读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科研成果形式,需要按照其成果的要求进行出版,因此,科技论文在写作和出版的过程中,对其写作水平及写作形式都有一定的要求,也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4-5]。因此,作为科技工作者,以公开发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论文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业绩,也可以作为一种在重要公开场合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研究生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科研活动的主力军,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对我国科研成果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本文从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实践、教学意义及作用探讨和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五个方面全面总结研究生科技英文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及其应用奠定基础。
一 教学全过程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目前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食品工程及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年研究生招生量达150人以上。科技英文与论文写作课程是目前我院研究生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然而,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完成课程作业质量较差,课程论文格式和内容错误较多,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教学目的。
(一) 课程教学内容
科技英文与论文写作课程是目前我院研究生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内容涉及:①科技文献的检索;②专业文献的阅读;③科技论文写作;④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⑤科学交流的其他主题;⑥如何口头陈述论文。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和石河子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将OBE教育理念贯彻于科技英文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及创建交互平台、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撰写科技论文及学位论文的能力,为今后科技工作者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文献数据库及其他应用为4学时,专业文献的阅读为4学时,科技论文写作为18学时,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为2学时,科学交流的其他主题为2学时,如何口头陈述论文为2学时。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全按照学生在本课程中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而定的,再根据具体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以案例为对象与学生进行深度互动教学,已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如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究竟是什么?确定课程总目标,通过对达到目标所涉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建立独特的“教学结构单元”。确定教学内容,接下来,目标是如何使学生能有效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效?确定教学策略,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教学交互平台。通过多手段和方式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更好地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最后,确定了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确定教学成果,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根据“教学结构单元”成果完成情况,创建多元化考核机制。
(二) 课程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以往教学考核和评价是以学生期末课程论文为主要考核方式,原有的考试方式比较单一,且并不能反映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的效果,另外,不能很好地检验学习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掌握和程度。因此,根据多年教学效果不尽如意的现状,我们对课程考核方式做了改革和调整,具体考核方式如下:总成绩以期末课程论文、平时作业及结合小组讨论三种形式的综合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其中期末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最后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30%。小组讨论成绩是按照小组团队PPT汇报的情况进行评分,任务分工的完成情况,个人的汇报表现等。平时作业成绩包括:①完成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及实际应用实例;②撰写2篇科技英文摘要写作;③撰写1篇完整英文科技文章(可以选择根据自己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期末课程论文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写一篇科技英文文章(综述)。这样的课程考核和评价调整充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而且更加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考试评价方式能够以学生学习本课程所达到的预定目标的成效为依据,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更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本课程学习成效,也能更好地为研究生进入二年级开展课题打下文献阅读和撰写的基础。
(三) 课程教学实践
课程教学中以案例教学内容举例如下。
1 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特点及功能
课前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调研同学们了解参考文献管理的方法及应用现状。课堂中以调研过程中大多数同学管理参考文献的方法为例,进行课堂展示,对其应用弊端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参考文献管理方面的需求,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分析参考文献管理的重要性并进行举例分析。根据参考文献管理的需要,引出课堂的重要内容——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作用和功能。有需求就有解决办法,就可以从相应的产品中得到解决。教师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的参考管理软件及各自的特点进行介绍,根据学生的需要推荐适合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种类。最终以国内外比较流行的Endnote参考管理软件为例,介绍软件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情况,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此软件的具体作用、功能及主要软件界面情况。
2 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实践
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分配不同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应用作业,例如,请按照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要求,编写Endnote软件的style,并插入style文件夹进行应用。再例如,采用Endnote软件提供的稿件模板,撰写适合Food Chemistry 投稿的模板及参考文献要求等。通过这些具体的作业要求,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索Endnote软件更多的应用,以便能很好地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应用好这个软件。最后,作业完成之后请小组以PPT汇报的形式给大家汇报作业成果,大家既获得了知识也收获了动手动脑之后的快乐。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反馈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这个作业需要每个学生认真去思考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从而能真正成为用好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高手,不仅能用其为自己服务,而且还能改造开发新的作用,以便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要,这个过程使学生充满了快乐和成就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并完成了我们这部分的教学目标。
二 课程教学意义及作用探讨
本课程对科技文献的检索、专业文献的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科学交流的其他主题及如何口头陈述论文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汇报、具体应用实例讲述及写作训练等方式。以及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辅助的授课方式,对科技英语部分的内容采用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口多练;专业词汇部分,复习巩固,同时加强翻译练习。可采取先预习,课堂提问、讨论、回答问题及重点讲解等方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科技英语文献的搜索技巧、专业论文的用语及语法习惯、撰写规范和翻译标准,掌握其翻译、阅读和撰写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本专业的科普及科技文章的翻译实践,掌握科技文章的一般结构,熟悉本专业的常用词汇,增强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课程主要的教学意义及作用如下。
(一) 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并能将其应用在多种科研工作活动中
虽然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都上过文献检索课程,但是对于国内外数据库的认识和使用还不是很熟悉。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可以针对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期刊,尤其对国外期刊及其所属数据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知晓自己研究生期间常用的权威数据库及其出版机构等。认识并了解数据库的特点就可以针对性地应用数据库的检索和索引功能,为学术研究提供信息,从而助力后期科研活动,如选题、找研究方向、找国内外研究专家等。各大数据库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数据库功能介绍和对科研工作的助力的培训和讲座,作者也会将培训讲座的PPT发给学生学习,或者推荐学生参加线上或者线下学校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数据库功能介绍的讲座,对学生提升数据库的应用有很大的帮助。作者也会将自己应用数据库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技巧和方法,以便能更好地助力文献检索和阅读。比如,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个检索跟踪的服务,学生可以设定检索关键词,然后指定邮箱和检索频次,如一周还是一个月等,这样检索结果就会按照设定的检索频次发到你指定的邮箱中,方便学生及时追踪到相关文献,不用天天去数据库检索文献,这样可以节约时间用来完成实验,还能不间断更新文献查询结果,从而对学生的科研活动帮助很大,不仅学生在研一阶段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来补充文献,而且在研二和研三进行科研活动期间,不会因为没有时间找文献而错失与自己相关文献的查找而导致不了解国内外进展。学生掌握了这个功能并能经常使用的话,是可以大大提升查找文献的效率,真正做到助力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