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作者: 李锐 张文迪 沈扬 袁黎 陈哲

摘  要: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为了应对当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河海大学积极搭建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联动教学资源库,创建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保障体制机制,创设四方共促的土木交通类专业一体化数字管理保障机制,从而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土木人才,为落实高校“三全育人”根本任务贡献河海土木智慧。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6-0185-04

Abstract: Talents are the primary resource and a strategic resource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s an essential tas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comprehensively. To address the imbalances and inadequacies in curren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hai University actively builds a shared platform for civil engineering program resources, constructs a collaborative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establishes a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programs, and creates a digital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mote integrated supervision in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These efforts aim to cultivate morally and professionally competent civil tal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strong country and contribute civil wisdom to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t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ies;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Maj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resource shared platform; cuarantee mechanism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说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当前,土木交通类专业进入了升级转型阶段,为社会培养既具备精湛的土木交通类专业技能,又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管理人才是行业特色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肩负的新使命。

一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现状

将通过梳理资源平台、教学资源、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现状。在专业类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全国各地高校已成立了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等平台,但目前所成立的联盟多数基于学校联盟和专业类联盟,其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需在专业层面细化深入研究,搭建一流专业之间的平台,共建行业特色型高校之间的专业类课程联盟,共享国、省、校等多级联动的教学资源。在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张兴海等[1]分析了专业类课程思政的发展方向,董小龙等[2]明确了专业类课程思教学改革的路径,高燕[3]、韩宪洲[4]研究了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专业类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面,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过程易出现简单教化的情况,亟需加强各类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体系的关联。在专业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杨秀萍[5]构建了课程思政的协同联动机制,王艳等[6]构建了协同创新引领下的课程思政云平台的共享机制,赵富学[7]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的区域性协作机制,眭依凡[8]、阳素云等[9]研究了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路径与体制机制,崔佳[10]提出要基于大数据分析完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点”上,多为方向性的宏观研究,有待进一步系统、深入开展研究。

二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发展瓶颈

着重从专业课程思政共享平台运行、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构建、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化保障机制方面确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发展目标。

(一)  专业类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需高效开放

专业类课程思政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为全国各高校、各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以及为各高校、各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并将加速思政经验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使专业课程思政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土木交通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已有的专业类课程思政平台资源相对较为局限、开放性和持续性有待加强;已建成资源平台的参建高校之间联系较为松散、跨高校的“虚拟思政教研室”有待进一步强化,较难满足全国/全省范围内各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需要。此外,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受教方,未形成服务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主导的课程思政学习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没有同类专业跨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与平台,未能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局面,学生在思政育人过程中的参与度不足、显示度不高、获得感不强,迫切需要高效开放。

(二)  专业类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资源需持续丰富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未将专业特质共性与行业特色个性通盘考虑,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方面还不完善,未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资源,未有效从专业、课程、教材等层面系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性资源。课程思政在融入专业教学体系时,易出现硬性置入和简单教化情况,即“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缺乏高校在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思政体系、立德树人资源和实践方式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缺少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性教学资源,未形成符合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满足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教学需求的体系化专业课程教材,迫切需要持续丰富。

(三)  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需系统完善

系统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与运营体制机制能够有效保障思政资源平台建设成效、促进平台持续发展,但目前在思政资源建设相关体制机制构建方面成熟经验不多,针对思政资源平台高效运营、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还需加强完善。在思政资源平台持续发展保障体制建设方面,未形成多层次全方位覆盖的思政资源平台建设与运营相关体制,未系统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在体制机制保障方面重建设、轻运营的情况仍然较为明显。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传承保障机制建设方面,较少涉及优秀教师、优质课程资源的传承保障,易造成后续教学资源的更新不及时、资源不持续。在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价保障机制方面,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方法简单的情况,较难系统保证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评价质量,迫切需要系统完善。

(四)  专业人才培养数字化保障机制需健全完备

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能够保障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从而更好顺应智慧教育时代给高等教育传统专业智慧化发展带来的挑战。但是,目前执行的土木交通类专业智能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智能化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有效应对教育智慧化转型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智能化管理体制与数字化保障机制还较为缺乏,导致行业特色型高校教育智慧化发展与土木交通类专业智能化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攻坚能力下降、难以保障其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导致已形成的相关管理制度在智慧教育时代发展背景下较难实现专业持续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因此,需要系统形成智能化管理与数字化保障的体制机制,保障专业在智慧教育时代中能够实现高质量、持续化发展。

三  行业特色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依据“共享平台搭建、资源协同联动、体制机制保障”的思路,河海大学搭建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联动教学资源、完善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平台建设与运营体制机制,为高校间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全覆盖提供土木智慧。

(一)  搭建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河海大学汇聚14省42所高校教学资源,与超星集团合作搭建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下简称“思政资源平台”)。汇聚江苏、陕西、河南和西藏等14省42所高校土木类专业教学资源,结合各高校优势与特色,共建课程思政教研中心、共享相关教学资源、共促师生交流互动,从而搭建面向水利、林业、航建、海工、冶金、粮储和农牧等行业,系统集成相关功能的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向全国高校土木专业推广。

借助河海大学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相关教学资源,建立全国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教研中心,借助新建成的思政资源平台开展课程思政教研中心在线研讨。在此基础上,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共性/个性工作,研究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顶层设计、资源库建设、体制机制保障等内容,促进校际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进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借助河海大学土木工程课程群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结构课程群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等资源,依托项目核心参与单位已建成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课程与国家级规划教材优势资源,形成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优势与特色教学资源。同时,结合各高校行业背景,将行业特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形成课程思政浸润、行业特色显著的“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并将这些教学资源集成在与超星集团共同建设的思政资源平台,依托平台资源开展跨高校的土木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教研活动、强化行业特色型高校土木交通类专业虚拟教学研究。

在与超星集团共建的思政资源平台中集成并整合各参建高校已建成的师生互动虚拟学习社区,实现教与学相关团队、模式、资源的全面共享。定期组织各高校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高水平专家借助思政资源平台开展系列讲座,实现国家级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高水平示范课程、宽口径创新实践、广视角专家讲堂的教师主导共享模式;将各高校学生学习、科创、实践活动在思政资源平台上打通,让学生广泛参与、充分了解各高校土木类专业的行业特色,实现跨校学生学习帮扶团队、竞赛顾问团队、创业指导团队资源共享,形成互动型学习社区、传承制科创竞赛组织、一体化实践创业空间的学生主体共享模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