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研究

作者: 董欲晓 赵林胜 张鹏 侯振华 王欣磊

品牌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研究0

摘  要:学生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重要性日益显现。该文分析品牌化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在调研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建设的原则。基于近年来培育创建“鸿雁”学生党员教育品牌的实践经验,分析案例建设思路,从内容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创建的策略。

关键词:品牌化;学生党建;高校党建;党员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9-0067-05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s the basic and regular work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branding into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branding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problems in branding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ultivating and creating the "Hongyan" student Party member education bran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dea of cas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 education bran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nt system, operation system, security system, etc.

Keywords: branding; student Party building;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member education; innovation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将品牌化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通过运用品牌的管理理念和培育手段,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培育创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可以破解当前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的瓶颈,有助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一  品牌化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

品牌作为一种识别标志、精神象征、价值理念[1],无不体现出品质优异。品牌化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采取品牌化、项目化运作方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常态化党员教育机制,对于提升党员教育效果、发挥党员示范带动效应、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都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一)  提升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品牌化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以优质教育内容、鲜活的教育形式、知行合一教育实践模式,打造学生党员教育品牌,以品牌化运作激发大学生党员参与热情,构建一套富有学校特色、便于示范推广的大学生常态化党员教育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增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二)  发挥党员示范带动效应的有效载体

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锋骨干,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到动员学生、组织学生、引领学生的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通过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创建,提高学生党员、青年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发挥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学业、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广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三)  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内在要求

党建工作品牌化的过程,也是各级党组织引导带领党员明确目标、凝聚共识、总结经验和提高水平的过程,可以很好激发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创建过程中,注重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贴近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党员将个人发展追求融入党组织建设发展大局中,有力提升党员认同感和成就感,更好地传递党的声音、树立党的形象,从而获得全体党员和师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支持。这一过程就成为党组织不断提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的过程[2]。

二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建设的问题聚焦

近年来,不少高校将品牌理念引入党建实践,因地制宜地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丰富了党建品牌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

(一)  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意识有待加强

在推进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进程中,部分高校存在误区或不足。有些高校对党建品牌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在工作部署和考核中缺乏对品牌创建的体现。有的高校对党建品牌内涵认识和创建标准理解不足,开展学生党员教育主要靠传统固化经验,仅是选择用旧有经验润色美化作为品牌宣传,党员的认同感较差,难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有些党务工作人员研究如何更好开展学生党员教育时不够透彻,缺乏深层次思考,往往将重心放在常规工作上,没有创造性开展特色工作,难以形成党建品牌。

(二)  党建品牌培育缺乏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

部分高校对于建设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大幅度提升工作水平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对品牌名称、内容设计、运作推广和保障机制等缺乏规划。在内容设计上,结合实际工作不够紧密,没有充分考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特点、学生实际需求和学校重点工作进行结合,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党员教育品牌特征和效果无法凸显。在运行机制上,没有实施品牌化和项目化运作方式,造成成果经验难以固化,品牌效果无法客观评价,影响了品牌生命力。在保障机制上,部分高校在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管理、阵地建设、经费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只有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才能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  党建品牌化推广宣传效果差

由于部分高校在当初设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项目时未考虑覆盖面,学生党员参与率低,宣传推广存在较大局限。有的高校没有根据不同受众对象群体的差异,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部分高校重在学生党员教育的组织实施,忽视了培育品牌的总结凝练,没有形成可供借鉴推广的建设经验。有的高校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推广手段来宣传党建活动,如宣传栏、交流会、发布新闻等,忽视了新媒体的运用或运用新媒体时存在明显的不足,造成品牌认知度不高的困境。

三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建设的原则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建设应坚持“遵循育人规律、服务学生需求、体现知行合一、定位持续发展、便于认知推广”的原则,找准品牌化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研究的关键点和结合点,着力构建常态化党员教育培养体系,精心培育体现校院特色,可持续发展,备受党内外认同、支持和赞许的党建品牌。

(一)  遵循育人规律的原则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建设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贯彻育人理念,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3],才能培育出有生命力的品牌。一是要紧扣学生党员教育的时代性特征,使品牌的确立能够紧扣时代主题,彰显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成就与特色。二是要把握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规律性特征,品牌创建立足于教育本身,以品牌建设提升教育的成效,用教育的理论、方法推进品牌的建设,二者统一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三是要体现学生党员教育的先进性特征,品牌的内涵与外延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充实品牌建设的内涵,以鲜明的特色、鲜活的特征设计品牌的外延,实现品牌化下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的整体提升。

(二)  遵循服务学生需求的原则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建设的对象是大学生党员、推广覆盖青年学生,品牌建设只有服务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成为认可度高的品牌。一是立足提升党性修养为学生党员铸魂,通过品牌化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知识等教育内容的全面覆盖,用理论武装学生党员。二是结合学生特点实现党员教育的精细化,结合专业特点、年级特点设计品牌建设的内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党员遇到的问题确定品牌建设的推进进度,使学生党员教育实现规定内容和特色内容的共同推进。三是强化党员教育品牌化建设的实效性,实现学习与成长的统一。学生党员品牌化建设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精心策划,在铸魂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党员教育与学生培养实现融合,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三)  遵循体现知行合一的原则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建设要在“知”和“行”上多用功,通过开展既满足学生精神需求,又被普遍认同的主题活动,架设“知”与“行”间的桥梁。一是立足提升党性修养在“学”上下功夫。理论学习是党员教育的基础工作,品牌化建设应当首先围绕促进党员的理论学习开展工作,发挥品牌化的优势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懂弄通。二是聚焦联系实际在“行”上作文章。注重实践是强化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号召力和感染力的必然要求,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三是品牌建设要架设“知”与“行”的桥梁,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教育,实践教育促进理论学习,两方面协同促进党员教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四)  遵循定位持续发展的原则

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方能取得成果的过程。高校学生党员品牌建设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够长远发展、持续推进的项目,经过多年积淀,实现“特色”向“品牌”升华,成为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是要在内容上要有持续性,通过教育内容的系统化设计支撑品牌的长期发展,并且在持续推进中逐步形成典型的内容体系。二是要在形式上有延续性,形式上的延续需要形成品牌活动的立体化,要实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针对性的活动内容。三是在机制上要保障品牌的延续性,品牌设计的各类活动要形成典型的运行模式,形成动员、运行、总结闭环运行机制,在积累中实现特色到品牌的升华。

(五)  遵循便于认知推广的原则

传播力度是直接影响品牌知名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美誉度是学生党员教育品牌获得党内外支持和赞许的程度,也是衡量品牌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在顶层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容易识别记忆,党员参与度和工作覆盖面高,上级党组织肯定认可程度高,校内外评价好,经过培育可以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4]。

四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品牌化建设案例解析与启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