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SWOT分析与优化路径

作者: 杨雯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SWOT分析与优化路径0

摘  要:为对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有益依据,该文基于SWOT分析法剖析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结合问卷实证调查,从认知与态度、参与和开展、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提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廉洁教育机制建设;丰富廉洁教育内容,改进和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营造廉洁教育氛围,协同资源形成实践教育合力,增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SWOT分析;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1-0019-05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basis fo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prob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probity education for Party membe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SWOT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empirical survey, it clarif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robity education for Party membe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from three aspects: cognition and attitude, participation and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top-level desig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bity education mechanism, enrich the content of probity education, improve and innovate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carriers,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honest education, cooperate with resources to form practical education forces,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the times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b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the new era;Party members of college student; probity education; SWOT analysis; optimal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1]”大学生党员是未来党员干部的储备力量,提升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诉求之一。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深刻思考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并结合实证调研,科学审视现实境遇,积极探讨优化策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广泛覆盖、系统科学、扎实有效。

一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环境分析

(一)  外部环境分析

在机遇上,从学科研究看,国外廉洁教育作为独立预防和惩治腐败战略的时间不足半个世纪[2];虽然国外高校廉洁教育有可借鉴的典型经验,但在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和适用性上仍有待拓展。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看,新时代党中央进一步推进反腐高压态势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指明了目标与方向,提供了政策机遇和纲领保障,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3]。以及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4]等一系列文件。从创业就业和职业发展看,用人单位如今更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廉洁从业素养,这些都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威胁上,世界正处于变革动荡期,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感染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迭代演进,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力量鸿沟凸显,危害和平与发展的消极因素抬头,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两个质疑”等多元混合的当代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在“元宇宙”发展的挑战下,网络违法乱象加速了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攀比心理、官本位思想、躺平“丧”文化、“关系”思维和“交易”思维等不良社会风气和腐败亚文化的蔓延与侵蚀;传统腐败与新型腐败密切交织,腐败的智能化、信息化、隐蔽化、低龄化、复杂化和国际化日益突出,这些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取得实效带来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

(二)  内部环境分析

在优势上,一方面,从个体受教主体层面看,大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国家认同和政治素养,认知较为理性平和、思想较为积极向上、信念意志较为坚定,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较强;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党员廉洁综合品质塑造、发展和完善的宝贵“黄金期”。另一方面,从集团施教客体层面看,一是高校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资源生产储能、激活和再创造的源头聚集地。高校教师廉洁师德师风为大学生党员塑造廉洁典范,廉洁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带来实践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理渊源,党支部廉洁品牌创建给予组织引领。二是家庭作为国家廉洁政治生态和社会价值导向的缩影,是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始发站”。清正廉洁的家庭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大学生党员,提升其廉洁自觉;家长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会将廉洁如“头雁效应”般辐射至整个家庭,增强大学生党员廉洁行为的决心与动力。

在劣势上,一方面,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心理处于成长期,党性修养和廉洁素质呈现差异性、选择性、多样化,少部分大学生党员的知识体系构建尚未持续、价值观念塑造尚未成型、明辨是非能力尚未成熟和自省自律品质尚未健全,导致对廉洁修身的思想觉悟迷茫、认知行为矛盾、疑虑和不信任偶发。在奖助学金评选、学生干部任命、班级公共经费使用、课程考试、简历制作、论文发表和群团推优入党等过程中,客观存在少数不廉洁现象,成为基于个人受教主体层面的内部劣势。另一方面,一是高校将廉洁教育触及至大学生党员仅十几年,实践过程损耗大[5]、持续度不连贯、效果产出不佳,理论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缺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落实力度薄弱,缺乏科学化、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计划部署、组织机构和考评机制;在教育方法、载体形式和内容探索上,呈现出创新性、针对性、多样化不足,显性教育和隐性涵育互补不够等问题,成为制约高校提升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水平的内部劣势。二是少数家庭个别长辈自身的不廉洁行为,侵蚀了初心、污染了家风;对待周围亲人和配偶子女的不正确亲情观的不良家风,是导致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效果式微的内部劣势。

二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现实审思

本研究对陕西地区6所高校理、工、文、农、医、艺等不同学科大类、不同年级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党员进行自编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累计发放线上和线下调研问卷860份,回收有效问卷8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05%。

(一)  廉洁主体判断片面,培育关注有待深化

调查显示(表1),大学生党员对廉洁主体的判断模糊、片面,只有35.22%认为“所有人”都要具备廉洁素养,且依旧有28.85%的被调查者表示只会“偶尔关注”廉洁,甚至有9.20%的被调查者表示“基本不关注”廉洁,这两项共占1/3以上;仍存在4.12%的被调查者会“偶尔自我提醒,但不会有意培育”自身的廉洁素养。这说明被调查者对廉洁的认识和关注不够,对廉洁素质培养存在麻痹思想。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党员廉洁的最主要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社会、家庭等,但选择学校作为最主要因素的未占到被调查者的一半。在教育内容来源方面,39.83%的被调查者选择“学校党支部活动和校园活动”,与选择“课后影视作品和历史书籍”的大致相同;而选择“学校课本和课堂教学”及“周围亲友诉说”的比重不高,均仅略占一成,说明高校主导作用和家庭熏陶亟需加强。

(二)  参与教育频次较低,目的不纯途径匮乏

数据显示(表2),只有1.21%的被调查者认为“几乎不想参加”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还有8.96%的被调查者对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觉得“无所谓,作用不大”,其余约九成表示“非常期待”和“比较期待”。这说明大学生党员参与廉洁教育的期待较高,但仍有小部分被调查者对廉洁教育的作用领悟不到位。同时,学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几乎全部参加”的被调查者仅占5.94%,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参与廉洁教育的次数很少,态度为“仅限于完成党支部任务”和“根据爱好和课余时间选择参加”;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参与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是“为提高廉洁素质,积极参加”,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党员是“为获得活动时长,经常参加”和“担心影响学习,很少参加”,甚至有1.82%的大学生党员认为“浪费时间,几乎不参加”,可见部分大学生党员参与廉洁教育的频次过低、敷衍了事、目的功利。在主要途径上,超过七成被调查者表示参与教育是通过传统的主题党日和党支部活动、主题班会、主题讲座,还有14.16%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途径为“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而觉得主要途径为“专设的廉洁课程”仅占7.01%,说明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渠道匮乏、创新不足、氛围不够,专设课程缺乏。

(三)  满意认可程度不高,创新机制体系缺失

调查发现(表3),只有20.34%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成效明显,能有效增强廉洁观念和行为”;71.79%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收获在于“了解政策与案例等廉洁理论知识”,27.60%的被调查者认为收获在于“提高廉洁意识与廉洁观念”,但依旧有极少数0.61%的被调查者表示“仅完成了理论传输,但思想收获较少,更谈不上行动”,可见被调查者对现有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效果的满意度不高。在组织力度和重视程度上,只有9.08%的被调查者觉得学校对于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不太重视,活动很少”;近一半表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没有专设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纪委、学生处和校团委等随机”,超过三成认为“比较单一,几乎集中于学生党支部”,还有不到1/5表示“不清楚是否有廉洁教育组织部门”。同时,被调查者认为“活动数量少,没有机会去了解”是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最大不足,其余从多到少依次为形式结构单一、内容枯燥、针对性和创新性差;六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高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效果的最主要原因是“高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机制尚未构建或不合理”,17.19%的被调查者表示最主要原因为“临时性和突击性强,未能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还有14.29%的被调查者认为最主要原因是“监督管理不利,奖惩力度不够,缺少教育评价”,其余7.38%则表示为“个人、社会、家庭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