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三个认同”调查分析

作者: 田原 宋秋月 庞国伟 颜培正

中医药文化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三个认同”调查分析0

摘  要:增强“三个认同”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使命,也就是加强国家、文化、民族的观念和思想的认同。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现状、文化认同现状、民族认同现状、国家认同现状四个维度设计问卷并开展调查研究,实地调研了解中医药文化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促进作用,构建可行的路径运行机制。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新时代大学生;“三个认同”;调查分析;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2-0068-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three identities" is the mi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o shape their souls, shape their lives and shape new people, that is,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of the ideas and thoughts of the country, culture and nation. Based on this new stag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aim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three identities" among young people an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ic journey of realizing the dream of a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a. As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ognition, cultur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and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on "cultural identity-ethnic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a feasible path operation mechanism was buil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ree identiti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perating mechanism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专项“中医药文化视角下来陆港澳台青年学生‘三个认同’机制研究”(21CCXJ21)

第一作者简介:田原(1986-),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博士,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通信作者:颜培正(1992-),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博士,讲师,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力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1]。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三个认同”的思想教育,既能推动我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增强“三个认同”意识,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文化本身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方式下塑造和完善人,对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具有很好的教育和调节功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珍贵资源[2],具有服务、宣传等功能[3],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具有向导作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中医药特有的文化资源,以中医药文化为突破口,寓教育于学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善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水平,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使中医药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内涵呈现出新的面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  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  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家园,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其历史传统、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的认可、接受及传承,在民族的“归属感”中起着关键作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相互共存。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于国家的一种感知,它包含了政治、文化和族群方面的评价和感受,是国家身份与文化身份的提升。所以,从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出发,把新一代的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把握新时代青年思想的特点,与时俱进,积极引导。

(二)  样本选取和调查方法

为切实了解中医药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三个认同”的具体影响,对增进新一代青年国家意识创新方法进行探究,进行问卷制定、分析归纳、调整修改和定案分发等程序,共发放252份问卷于抽取的高校学生中。旋转成分分析表明,该问卷抽取4个因素进行分析为宜,并依据所抽取因素的特征及内容,分别命名为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文化认同现状、民族认同现状和国家认同现状。通过对探索性因子进行分析,从每个维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编写《中医药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三个认同”的影响》,对1 666名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1)。

二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现状

(一)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围绕4个维度展开,即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及国家认同。本项研究采用IBM SPSS 23作为统计与定量分析的工具,采用李克特量表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选项的得分分别为5、4、3、2、1分。依照总体情况,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中的各维度均分都位于4.4分以上,反映良好。其中,国家认同分数最高,达到4.89分。其次是民族认同,得分为4.85分;文化认同,分数为4.74分;得分最低的是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分数仅为4.60分(表2—表5)。

(二)  新时代大学生“三个认同”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新时代青年学生“三个认同”的增强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以新时代大学生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以“三个认同”现状调查数据作为因变量,以强迫进入变量法做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文化与“三个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当R2大于0.1时,结果表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很弱的相关性。新时代青年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分别与“三个认同”各项指标的R2值见表6,由结果可以看出,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对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维度有较好解释度,且对变异有较强解释度的因变量有显著正向影响(P<0.05)。

三  结论与思考

(一)  “三个认同”与中医药文化的内在关联性

通过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在对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中均取得了较高分数,有着普遍良好的认识。其中,数据调查中民族认同尤为突出,得分为4.85分,说明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社会教育的影响[4]。研究发现,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民族认同上存在明显差异,并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此外,“三个认同”现状调查显示,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中的国民身份意识整体状况良好,取得了4.88分的良好分数,尤其在道路认同、理论认同方面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反映出新时代青年学生对于祖国的发展、国家的蓬勃兴盛,以及取得的进步深感自豪。总的来说,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认知与民族文化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基本能用成熟的态度与合理的方式看待与对待民族问题,对民族所属有着高度的认同与自豪感。

调查结果还显示,新一代青年对中医药文化具有较好的基础,其中对中医文化重视程度的得分占优;但相较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现状而言较差,分数为4.60分。同时,回归分析表明中医药文化了解程度的增强对于“三个认同”的提高有正向相关性。上述数据说明,新时代青年应主动认知中医药文化价值,吸取其文化精华、传承思想精华,对增进“三个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医者仁术”作为中医文化中的核心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对增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具有深远影响,对新时代大学生三观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引导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医精诚”道德观是民族认同的“黏合剂”。调查结果显示,在民族认同现状调查维度中,由于历史与现实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民族现状的了解程度较低。所以,强化新一代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提高民族自信心、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药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标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其核心价值理念“大医精诚”更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医者的职业道德,与新时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相契合。可见,中医药文化是凝聚中华儿女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政策,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核心方针。

“动态平衡”谐调观是文化认同的“稳固剂”。中医药文化“动态平衡”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转化、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认同现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的分数最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仅仅停留在知识、情感认同的水平上,还没有转化成其实践行动的直接驱动力,仍存在不稳定性[5],同时也存在着民族差异。华夏儿女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着共同悠久历史的文化延续,是全体人民的基本共识和归宿,也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基本共识和归宿。通过开展“动态平衡”和谐观教育,寻找中医药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相契合的切入点和文化平衡点,保证文化融合的和谐性,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定位个体的文化身份,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成员意识。在“动态平衡”中润物无声地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进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成就和归宿感,促成文化主动性。

“以人为本”思想观是国家认同的“催化剂”。《本草纲目》有言:“以德治天下,以仁治天下”,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其中在中医养生和治未病的独特调理方法中也均有体现。国民身份认同现状的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认同程度较国家认同其他方面而言处于劣势,仅为4.88分,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问题亟待解决。人口是增强国家认同最为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可以重塑国家概念,增强国家认同。“医乃仁术”是中医药文化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提到治病和治国都是济世救人的手段,要求把个人、社会与国家结合起来,这与国家认同中把国家、社会与个人相结合的思想相通。“以人为本”与国家认同紧密联系,可以有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并将其落实于实践、扎根于民众、成长于社会,形成一个稳固的价值观共同体,同心协力向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