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作者: 王崴 胡俊 唐冬丽 瞿珏 邵思羽摘 要:机械工程专业作为一门面向各领域应用的基础学科,在我国工业体系和国防建设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推动军校机械工程专业向技术密集型、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要培养出与之相对应的创新实践能力更强的机械类人才。但是在大力培养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创新实践能力不够,教师授课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对学生成果的科学评价体系需要更深层次探讨等问题。文章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存在的各类问题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教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能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校内外联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推动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建设,将队伍建设也一并纳入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措施当中,最后进一步优化考核要求,形成一套科学的、准确的、精细的更侧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通过将这几方面的创新实践举措运用到机械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取得成效。
关键词:机械专业;专业硕士;实践培养;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2-0038-05
Abstract: As a basic discipline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mechanical special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industrial system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military academies to technology intensiv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 should also cultivat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talents with stronger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vigorously training mechanical master students,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such as students' lack of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lack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need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and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achievements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In view of the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carries out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train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and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major, it formulates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mproves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brings the team building into the students. Finally, the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are further optimized to form a set of scientific, accurate and fin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focuses more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innovative practice measures to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mechanical master degree students, after several years of practice, preliminary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words: mechanical specialty;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practice training;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从1998年设立工程硕士专业类研究生以来,机械工程专业作为较早一批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学科,经过20年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培育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1]。在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新形势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要求,满足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机械工程领域方向的高层次技术和指挥管理人才提出的新需求,重新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实践[2]。
一、高等教育及部队建设发展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需求
(一)高等教育发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
2018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育出具有更强工程应用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国家新一轮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出台了《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发放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培养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内容具体强调了工程类硕士要向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的目标培养,并能够在今后工作领域的某一方面里具有独立担负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能力;规定了工程类硕士不管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都要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并对年限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规定;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要将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三者并重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要注重先进性、复合型、工程性和创新性,教学实践注重校内与企业实践联合培养并实行双导师制度,学位论文形式也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重点突出工程实用性。
(二)军队建设发展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能力要求
为了能够充分应对动荡频繁的世界格局,持续提升国防安全的防卫能力,确保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发展,军队建设发展不仅仅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动军事装备新一轮的变革与保障,更要注重军队人才的培养和传承,形成具有我军特色、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相适应的军队教育体系。这也就对具备高层次应用型和管理才能的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显示出了更加深刻而又长远的意义。机械工程作为一门集力学、材料、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在机电系统设计验证、仿真优化、制造加工、检测诊断、维护维修等方面为我军武器装备的使用维护和保障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3]。这也就要求培养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要能够时刻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过硬的军事技能,在扎实掌握机械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更宽广的专业技能知识领域里与不同学科进行交叉互动。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提升装备的机动和执行能力、环境适应性、动力与驱动能力,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系统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针对机械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提前排查,对于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够快速解决与恢复,在不同使用场景下能够因地制宜地将机械设备优化调试至最佳状态;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部队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使用和保障方面所需的各个岗位要求,同时具备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具备成长为高层次参谋、指挥管理人才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工程,实践能力较弱
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相对于本科教育来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培养,对学生的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全面掌握所学机械专业涉及到的各门类基础知识,形成完整成熟的知识体系,更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具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快速适应岗位、承担所在岗位的职责[4]。但是在开展实际专业硕士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注重课程理论的讲解,在设定各种先验条件的基础上分情况开展细致分析和讨论,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然而在设计工程实践内容的时候,会选择性地将课程当中较为经典的教学内容作为实践重点,无法做到将课程所有内容涉及到的实践能力教学培养全覆盖,致使实践能力欠缺,与实际应用存在严重不对称问题;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致使学生在硕士毕业后到部队任职时难以适应装备操作使用、维护维修等实践活动,适应周期更长;工程实践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多选择在校内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致使学生不能全面掌握机械专业前沿领域的应用情况,无法实时接触到最新的机械装备应用达到拓宽眼界的目的[5]。
(二)科学思维欠缺,创新能力不足
科学思维是人类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后形成的一套对自然界事物的初步感官认知、内在规律分析、最终结论给定有着客观的、科学的、严谨的、系统全面掌握的体系。正确的科学思维应该有着发散的思维想象力,崇尚对知识的探索和解决实际能力的追求;尊重客观事实的发展规律和验证问题的科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懂得换位思考,以最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具有批判质疑精神,对于一切怀疑的命题都能够去进行探究和验证。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和应用就是为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迅速、准确、全方位地解决实际工程应用或者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在开展实际教学和课题研究的过程当中,知识传播多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科研实践知识积累多以导师引导和文献阅读为主,缺乏对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视和训练,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没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此优化科学思维体系,致使学生解决工程装备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6];在遇到装备项目应用过程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会主动去根据实际操作来还原问题本质;很难发现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正确防范可能风险的出现。最终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提升速度不够快、创新能力不足。